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开诚:荔城印象

增城是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市东部,东江下游北岸,罗浮山西面;东与惠州市接壤,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黄埔区毗邻,北与从化区和龙门县接界。面积16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6万人。

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年),隶属南海郡,因南海郡原辖6县,新置一县,多增了一城,故曰“增城”。
增城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增城荔枝以品种多、品质优、口感佳和历史悠久而驰名中外,故又名“荔城”。漫步增城,满山遍野荔枝树如荫若盖,品种繁多,尤以“增城挂绿”最为珍贵。2012年,“增城挂绿”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趣话荔枝

宋代词人苏东坡有一首诗,叫做《惠州一绝》,是他被贬岭南(今广东)时所作,诗中写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这句话据说是误传,因为荔枝性热,吃多了容易上火,因此在当地的说法是“一啖荔枝三把火”,意思是吃一口荔枝就好像三把火围绕着你,形容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
当时苏东坡初到岭南,品尝了荔枝,甚觉美味。但由于语言不通,他听见当地百姓用粤语说“一啖荔枝三把火”,误以为是“日啖荔枝三百颗”。这两句话的粤语读音极为相似,苏东坡把这句话听错了,就以为这句话是夸赞荔枝味美,要多吃。后来还将其写入诗中,阴差阳错竟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唐代以首都长安为中心,有七条重要的放射状的驿道通往全国各地,其中有一条从长安至岭南的驿路,由长安经襄州(今湖北襄樊)、鄂州(今武汉市武昌)、洪州、吉州、虔州(今江西赣州)直达广州。古道两侧修有驿站、公馆,装备快马骑手,对荔枝实施换人换马的接力运输,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把鲜美的荔枝送至皇宫。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中”一骑风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当时增城荔枝北上朝贡的真实写照。
“增城挂绿”是增城的特产,它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增城挂绿品质佳,适应性强。挂绿荔枝果实扁圆,体积适中。果蒂带有一绿豆般的小果粒;蒂两侧果肩隆起,带小果粒侧稍高,谓之龙头,另一边谓之凤尾。果实成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挂绿”一名因此而得。其果肉细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别之处是凝脂而不溢浆,用纸包裹,隔夜纸张仍干爽如故。
增城挂绿以文献正式记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原产于增城新塘四望岗,后至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万幸只存县城西郊西园寺(现荔城挂绿广场)一棵至今,西园挂绿弥为珍贵。在2001年、2002年举行的挂绿拍卖会上,曾创下单颗55.5万元的天价。
清代诗人李凤修咏道:“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兼金欲购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盘盂。”清代文学家朱彝尊,慕名入粤观赏,赞曰:“南粤荔枝,向无定论,以予论之,粤中所产挂绿,斯其最矣。”足见其珍贵程度。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人为因素的及日军侵华战乱的影响,挂绿古树得不到精心照料,到了1946年,原有的三桠树枯萎两桠,树势萎颓。1948年结果仅140余颗。五十年代,古树焕发生机,1955年取得丰收,收果37公斤,一部分送往北京中南海,一部分则在广州南方大厦和增城戏院向群众公开发售,一时盛况空前,成为佳话。

陈桥做景

2000年春节,陪母亲到增城过年。正月初三,哥哥神秘地告诉我:要带我到城北五公里的陈桥头村,去市里做电器生意的朋友陈柱梁先生家“做景”吃席。我说,我是个生人,去恐怕不合适吧!哥哥说,当地“做景”待客,不论远近亲疏均受欢迎,还可以请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村上谁家来的客人越多,谁家就越有面子,有的人家甚至连宴三天宾客,乐此不疲。哥哥开始准备开车去,后来考虑到节会家家设宴、宾客盈门,开车不便,最终决定骑自行车前往。傍晚时分,到达村口,果然人山人海、唯一进村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俩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进到村里。乖乖,幸好没有开车,否则万万是进不了村的。
到了陈先生家,先行一步到来的钟老师(广东省音乐家)热情地招呼我:开诚,坐到我身边来。随后陆续赶来的阿庭、陈队长、华龙等人见我在场,兴奋异常:你恐怕是今天到陈桥头参与“做景”最远(古浪到增城约3千公里)、最“尊贵”的客人了!
交谈中得知,在增城几乎每个村都有“做景”这一风俗。做景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农历正月初到三月,有些地方更迟。客家人比较早,一般在正月初三到正月未,本地人则是正月初七到三月。
“做景”一词是从增城本地话中音译出来的,即由各村自选农历吉日,家家户户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相聚,大摆宴席,见面交流,增进友谊。这种风俗在增城和龙门一部分地方流传了几百年。“做景”在当地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叫法,如南部叫“做会或做棚”,中部叫“做景或做会”,北部叫“做景”,通常一般叫“做景”。
“做景”这一风俗的来历,是与古代父母对外嫁女的牵挂与思念有关。它的具体内容不断地演变,由最初的与远方的亲戚朋友、外嫁的女儿相聚,后来慢慢增加了唱戏、看电影、篮球赛、文艺节目、生产经验交流等内容。它所带的特色是浓浓的温情,使人心头平添了一份温馨与安祥。它的寓意除了与亲朋好友、外嫁女儿相聚外,还成了该村的推介会,是构建良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另一个说法是:村里曾经发生过灾祸,为了避邪祈福,增加人气,旺一旺村子,所以就确定某个日子,约亲朋好友上门吃饭聚会,热闹一番。
陈先生家道盈实,两层的小洋楼甚是气派。坐在二楼的平台上,举目望去,村里老房子很少了,民居大多都是富有岭南特色的小洋房。夜幕降临,家家欢声笑语、户户张灯结彩,儿童们戏闹着在收割完的稻田里燃放烟花爆竹,热闹中氤氲着祥和的气氛。
饭菜准备好了!烤排骨、 烧鸭、凉拌木耳 、猪肉丸、大蒜焖慈菇 、粉丝支竹
、生菜、炸云吞、酱油鹅、烧菜心, 粉丝 萝卜羊肉 、 白切鸡……轮番上阵。白酒和啤酒就摆在靠墙的一面,一任客人“按需所取”,绝没有劝酒和猜拳行令一说。
虽然席面摆的都是普通塑料凳 、四方桌,没有富丽堂皇的场面,但是浓浓的乡情,亲切的交谈,是吃山珍海味也找不到的感觉。期待哪一年再参加一次朋友家的“做景”,期望古老的民俗活动永续传承下去!

灵山之行

正月某一天,应陈队长盛情邀请,我们一行三人自驾,前往其家乡派潭镇灵山村。
灵山村是一个群山环抱、风景绝佳的小山村。目光所及,绵延的山地上覆盖的岱绿色还没有褪去,只是在这初春时节多了几分鹅黄。山间平地上,参差点缀着红砖白墙的民居,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愈发显出山村的宁静与祥和。
陈队长二哥家,一栋二层小洋楼座落于山村中央。今天,农闲时节加上春节的喜庆,喜好打麻将的一家人,便用这一传统娱乐项目,做为招待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的“主菜”。二楼专设的棋牌室,男主人及其女儿、女婿加上我凑成一桌玩家。我本来就对棋牌不感兴趣,加上对打麻将只能算是一知半解,刚想推辞,哥哥就把我按在了座位上,还塞给了200元钱,低声用古浪话对我说:“输赢不要紧,入乡随俗,主要是对主人家的尊重”。两个小时的时间,人家玩得是行云流水、热火朝天,而我则如坐针毡、一身透汗,钱自然也输了个精光,这才作罢,切实体会了一把“技不如人”的尴尬。
中午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又来到陈队长大哥家。陈老先生热情地端出了用老鼠仔泡的药酒,问我敢不敢喝?我望着玻璃瓶中一堆白生生地、有些瘆人的没毛老鼠仔,笑着说:“你们敢喝我就敢喝”。于是陈先生拿出一纸杯,给我倒了满满一纸杯酒。我端起来一闻,一股浓浓地腥味,泯了一口,倒也口感协调。先生在喝酒聊天的空儿介绍道:这窝鼠仔,是他在自家稻田里犁地时起出来的。广东自古就有喝老鼠仔酒的习惯,据说经过泡制的鼠仔酒有祛风、理气、去瘀、补血补气及增强肝功能和预防 动脉硬化等作用,是纯天然美容护肤和强身健体上品。泡制方法是,将出世不久、没长毛没睁眼的小耗子洗净,浸入60度以上的纯粮酒里,上盖密封泡3个月就可以用了,泡的时间越长越好。有人担心,耗子自身并不是安全性食材,其身上带有鼠疫等病毒,食用可能感染病原菌。但当地人祖上家家户户就一直有喝此酒的传统,也未见感染病菌的实例。
我以为,喝老鼠仔酒的传统,是先民根据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在千百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来的,有其实用性的一面;而当“非典”、新冠病毒一次次向人类发起挑战的时候,理性和科学应当得到尊重和提倡。
热情周到地招待、独特淳朴的民风,给我的灵山之行留下了极为深刻地影响。

游湖心岛

湖心岛旅游风景区位于增城东北部的正果镇,以蒙花布乡村公园、榄园竹海、湖心岛、二龙古渡、黄何乡村公园等为核心景观,是“水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是集观光、休闲、旅游、娱乐、度假于一身的大型生态旅游区,也是增江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汀塘榄园竹海,地方幽静,属于湿地区域,水光山色颇有 漓江 韵味。尤胜 漓江 的是,两岸除了凤尾竹外,还夹杂着许多古榄树,一柔一刚,一阴一阳,颇得和谐之美。百亩榄园地势平坦,乌榄树生长时间超过百年,树壮枝高、盘龙虬曲,形态各异,自成景观,十分罕见。榄树间隙里布满翠竹,紧挨着河边,空气清新,一片青绿,让人感到无比舒适。我们或漫步于幽静的石头小径;或攀上高大的乌榄树枝,倾听鸟语竹声,感受清风榄香,欣赏增江画廊美景,其乐无穷。

鹤之洲上

鹤之洲是同母亲、哥嫂一起去的。记得那天蓝天如洗、风和日丽,实足的好心情。
鹤之洲湿地公园位于增城区增江河东岸一片天然湿地,与雁塔隔河相望,与凤塔一衣带水。传说这里自古是鹤群栖息翔聚的地方,成千上万的白鹤时而在浅水觅食,时而腾空起舞,好一派祥和壮观景象。附近的鹤洲村也因此而得名。
鹤之洲湿地公园面积约250亩,园内荔枝林郁郁葱葱,与静静的增江河相映成趣。一坡绿树灿花堤岸边,一泓光影斑驳的浅水中,一片枯而不倒的荔枝林,以其硕壮的躯干和苍劲的枝桠展示着生命不死的奇特与天地间超然的艺术造型之美。母亲坦然地坐在了一颗枯树枝上,留下了一脸永恒的微笑。我忽然想到,这不正是秀美南国的“胡杨林”吗?胡杨的雄奇、荔枝的遒劲,虽相隔千山万水,水土气侯截然不同,但二者的精神与风骨倒是高度地一致啊!

正果佛寺

正果寺又名佛爷寺,在荔城镇东北部13公里,正果镇北缘瑞山之右。寺为供奉宾公生佛(又名牛仔佛)而建。宾道者金牛都(今正果番峰村)人。生秉异质,早悟禅宗,自少出家削发于明山寺。南宋皇祐元年(1049年)坐化于瑞士石藤箩之中,真人肉身圆寂,僧徒遂以肉身装塑建寺祀之。传说:“焚香礼拜,烟从今之正果寺冒出,究其缘由,烟从龙口入,顺其道而由尾出,谓之瑞龙降佛地,遂于宋庆元3年建寺于瑞山之右,取名”正果寺“。成佛岩的正因寺是龙之首,今之正果寺为龙尾,次乃前因后果之征兆。宾公生佛生平济世扶危,御灾捍患,慧观缘起,志修行,功德盛,修成正果。可谓先有其人,后成其佛,先有宾公生佛,后建正果寺。
寺靠增江上游,龙门下,僻万山舟车辐辏之中,引龙门之水为功德水,植瑞山之林为坻圆,人杰地灵,植此建圩,取名正果。正果寺历史悠久,自宾公开左以来,历祀数朝,宋、元、明、清,乃至民国,相沿至今,史逾900多年。
寺院建筑,始建于宋庆元三年(1197年),是一座送进飞檐,古色古香,巍壮丽的古刹,结构严谨,布局统一,层次分明的抬梁式,歇山顶兼并的古建筑物,尤以燕子托、莲子托,龙凤托,浑然一体,错落有数,各抱地势,支、顶托勾心斗角。石雕、木雕、浮雕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山门四大天王威武巍然挺立山门左右,象征风调雨顺。中殿如来佛组十八罗汉分列左右,形态各异,气象万千,妙趣横生。后殿宾公生佛庄重厉然,令人肃然起敬。正果寺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方圆五百里屈指可数,“名扬四海,饮誉九州”的寺院。自宋至今,香火鼎盛,经久不衰,游人客络绎不绝。
传说宾公的一生,普渡众生,济世扶危。清丰四年,匪寇险城,绅民团练,打宾公旗帜,匪惊溃,遂复县城,诛贼有司,事闻朝廷。光绪六年,皇帝降旨,加封号,营造封昭显石牌坊,查核相符,功德及民,以彰崇报,为后人瞻仰纪念。光绪三年,洪水泛滥成灾,危及堤围。乡民祈佛庇佑,宾公大展神通,化身乡民率众打宾公旗帜,抢险救灾,洪水顿时消退,转危为安,宾公屡昭圣异,乡民感恩戴德,故寺院塑造三尊行佛,每逢斋戒建蘸诞会期或流行灾疫,均接宾公行佛返乡,镇妖驱邪,消灾僻疫,佛法无边,凡有求者,感应灵异,皆有明徽。
正果寺曾在“文革”时候遭到严重破坏,寺内建筑年久失修,面目全非。在1978年期间,群众倡议重修正果寺,但资金困难和各方面的影响,只做一些简单修补。八十年代,广州市佛教协会鼎力支持,十方信众慷慨乐施,重修了大殿、天王殿、新建客堂、斋堂、僧舍、功德堂等建筑,重塑诸佛、菩萨圣像。修复后的正果寺环境宜人,古色古香,清雅幽静,给信众和游客提供一个礼佛观光的理想场所。
正如明代邑人郑爵,谒正果寺诗赞曰:“瑞石藤箩显化身,空空色相总归真。婆心一片人成佛,灵骨千年佛是人。胜地既今名正果,崇伺终古祝长春。深思最幸施霖鱼,洗尽苍生斧滏尘”。

仙姑家庙

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新八景之一,名为“小楼仙源”。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姓何名琼,是增城小楼人,家庙为祀奉何仙姑而建。庙宇始建于唐代,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第一、三进出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拜亭为硬山顶。正堂供奉樟木雕刻的何仙姑像,左边墙壁有一幅八仙浮雕,右侧有一口天花井,名“仙姑井”。庙正堂右侧的瓦脊上有棵桃树,人称“仙桃”。家庙门额上“何仙姑家庙”五个隶书大字,乃咸丰年黄培芳所书。门口两边镌刻行书楹联:“千年履舄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为史官王映斗所书。庙内外装饰以木雕、灰雕、砖雕为主,飞檐拍板遍布花鸟、戏曲人物,工艺精湛优美。家庙有两大节庆,每年三月初七仙姑诞、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日,善信自发举行盛大纪念活动,万人空巷,场面蔚为壮观。现应信众要求,重修何仙姑家庙,重修后的何仙姑家庙占地超万平方米,增建仙源牌楼、家庙广场、八仙会馆、麻姑殿、云母溪、仙姑碑林等一系列新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距离何仙姑家庙大约300米处有一古藤。古藤已有千年历史。它是由青藤绕着一棵古榕和几棵杂树繁衍而成,因此藤树交错,分不清藤生树生。藤根源头在哪里?到今仍是个谜。古藤枝干直径最粗处约150厘米,延伸跨度30多米,覆盖面积近500平方米。
经权威鉴定,古藤学名为“白花鱼藤”,是中国稀有的植物。当地村民说,古藤6月开花,8月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从远处看,古藤就象白色的巨龙,欲飞欲仙,气势如虹。

雁塔古韵

雁塔是增城市现存的唯一古塔,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位于荔城镇南面的豸山上,紧靠碧波荡漾的增江。
雁塔构造雄伟壮观,设计周密精巧,通体用红石砌成,外观七层,内分十三层。高达32米,人们可以从底层直上塔顶。塔身为八角棱形,每层均有窗口,分为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方向,并装斗拱、巡廊,可以游览八方景物。塔顶置巨型磁罂作装饰,金碧辉煌,光耀云霄,磁罂上又系着八条金龙样的连环铁索,每条龙的颈部又垂下铁串系着一只彩凤和一个风铃。据说,人们乘船下从江边驶过,从远而近,仰观塔顶,只觉龙飞凤舞,华采熠熠。
原塔高7级(内为9层),八角平面,青砖砌筑,建在红砂岩须弥座上,须弥座上雕有明代风格的如意纹饰,古朴秀丽。首层朝南处开一圆拱门,其余各面开圆拱形的龛,为穿壁饶平台式,由叠涩出牙砖承托二层平台,二层各开两圆拱门,每层以叠涩多层牙砖承托平台,以青砖砌成角柱和额枋,墙壁涂抹白灰,角柱和额枋涂朱红色。其后重修时改变了原貌,仅保留了邑人周从柬在光绪戊子年所书的一额“雁塔”石匾。
增城美景多不胜数。因本人惧怕炎热和蚊虫,前后到广州六次,均是在春节前后,未能“全景式”体验增城其他季节独特的南国景致,甚为遗憾。
最后以一首2009年元宵节写的一首打油诗《荔城行》作结:

元宵月正圆,心情在岭南。
江边燃爆竹,石滩品鱼全。
白水观高瀑,竹园饮笑谈。
湖心岛上乐,更喜攀乌榄。
梅酒千杯少,争游尽欢颜。
钟老寓意深,句句润心田。
陈队家乡行,历历在眼前。
南国有知音,阿庭问寒暖。
驾车观美景,思念在永远!

2020年11月10日

作者简介

王开诚,1964年生,公务员,古浪裴家营人。

王开诚:母亲的缝纫机
王开诚:生活百味
王开诚:“三官台”上话古今
王开诚:难忘祁连那场雪
王开诚:尕舅朱万太的乡土诗词

文/王开诚     编/大靖明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增城挂绿与何仙姑的传说
增城区十大景点
钟奎华║广东增城何仙姑旅游文创开发现状研讨
增城何仙姑家庙
何仙姑家庙【图】
广东喀纳斯,多少中产想在这里退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