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行也能看出疾病?(上)

【导读】自古以来,中国先贤把五行理论巧妙地运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辩证的生克关系来认识、解释生理现象,尽力适应内部自然规律以养生,努力掌握人体运行机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无比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
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

●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

● 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 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

● 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

● 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

● 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

● 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 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

● 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
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 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

● 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不是医生也能自己在家治病关注微信公众号:guashacixue ,教你经络,穴位,刮痧,刺血,拔罐等最有效的治病小技能,自己在家就能治好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行学说』在中医防治疾病上的运用
保健秘诀 调适五脏
中医--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药学综合知识点-五行学说
五行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