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八一征文之三十二期

怀念我的父亲张天涛

    我的父亲叫张天涛,我叫张雪松,我的名字是父亲生前就起好的。我父亲是原6纵16师46团政委,父亲牺牲十九天后我出生在哈尔滨。

 张天涛 1948年2月25日摄于哈尔滨双城,照片上的字迹是张天涛亲手所写

    我父亲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当时给四方面军保卫局长曾传六(注释1)当小勤务兵,经历了四方面军艰难的长征。1936年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后,父亲随组成的西路军执行任务,在总部任机要员。1937年任务失败,队伍打散了。父亲与黄文(注释2)沿路乞讨寻找部队,被国民党马步青部抓去修公路。

    1937年9月,国民党马步芳将被俘的一千五百名红军战士顶替青海省民国二十六年应征壮丁数额,编成补充团,交送国民党政府。从甘肃经过西安时,数十辆押送车停在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不远的革命公园,被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意外发现,这些操着南方口音,衣衫褴褛的军人,竟然是红军西路军被俘战士。经过叶剑英代表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终于将这最大一批西路军人员救下,送回到延安。父亲与黄文被分到115师685团。

    抗日战争时期,我父亲任115师苏鲁豫支队宣传队长,青年干事,组织干事。1940年,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344旅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南下增援新四军。1941年“皖南事变”后,1月20日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三个支队改为7旅、8旅、9旅,父亲历任3师7旅20团教导员,团参谋长,副政委,1943年在3师中干队学习。

 张天涛 1940年12月 江苏盐城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任东北野战军6纵16师47团政委。辽沈战役之前,我父亲所在的47团打下了大房身机场,切断了国民党长春与沈阳的联系,从长春外围撤下后,父亲调任46团政委。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0月26日,在黑山厉家窝棚的辽西阻击战中,46团伤亡极大。副团长胡海晓负重伤,参谋长程元茂牺牲了,营长何伦元、贾连科、副营长李永祥牺牲,二连指导员孟宪章及他带领的一个排的战士拼杀到最后也都牺牲,47团副团长刘富贵牺牲。我父亲带着警卫连英勇阻击,战斗激烈,也牺牲在前沿阵地上,年仅27岁。

张天涛 1946年摄于长春

    现在还健在,居住在武汉的徐明阿姨(注释3),当时是16师卫生部的医务人员。她所在的野战一所就在离师指挥所三四里路地方,负责收容伤员。她多次含着眼泪给我们讲述我父亲牺牲后的当时情景,“张政委被抬下时,看见额头上豌豆大弹孔,像睡着了一样,非常安祥,我当时就忍不住嚎啕大哭。”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辽沈战役结束。东总在哈尔滨烈士陵园,为在辽沈战役牺牲的朱瑞、石坚(注释4)、张天涛、刘富贵等英烈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党、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七十多年过去了,我也是一个老人了,过去总觉得父亲离我很远。这么多年里,从前辈们的讲述中,从父亲一件件的遗物中,我渐渐走近父亲,感觉他就在我身边。

    那一条黄色毛毯是缴获的战利品。1947年5月47团在老爷岭打了一仗,全歼国民党112团,击毙敌团长。毛毯发给我父亲使用。现在已经捐赠给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

 张天涛牺牲前用过的毛毯

    那已斑驳的行军马褡子,曾经伴随我父亲从苏北到东北的千里征程和白山黑水的战斗。

张天涛用过的马褡子

    在东北,父亲巧遇到调来东北工作的红军长征时的老首长曾传六,首长送我父亲一块大手表。

 曾传六送张天涛的大手表

张天涛自制的相册

    我父亲自制的相册,那些照片保留了在战火中生死与共的战友们的形象。现在我送给那些战友们的后代的照片,有不少来自这相册。

    我父亲使用过的钢笔和那块大手表,还有三个工作笔记本是当年随同我父亲遗体一起送到哈尔滨的。现在保存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直到1982年我们才看到这些遗物。

    这个笔记本的下部分可以隐隐约约看到“民主联军16师司令部政治部赠”的字样。

张天涛的工作笔记本

      父亲的笔记本里有听东总首长的报告记录,有领导讲话和上级精神的传达,有战况分析和战后总结,有政治工作布置和城市工作安排等许多丰富内容,是那时部队工作的具体记录和写照,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艰苦的战争中走向胜利的历史记录。

    睹物思情,从这些遗物里我真切地看到了我父亲,他是一座英雄的丰碑,永远耸立在女儿心里。

    这里也回顾我母亲的革命经历。

    我的母亲叫蔡均,1928年2月出生在江苏盐城,我姥爷是盐阜区的共产党员,担任过村长工作,母亲的三个姐姐及家人都在地方党组织从事抗日工作,如担任党的交通员的,掩护和照料在家中居住的民运工作队等。她唯一的哥哥也在1940年被姥爷亲自送到苏鲁豫支队教导队参加了八路军。

    1941年1月20日新四军军部在江苏盐城重建。母亲2月就参加了新四军的鲁艺少儿队,以后又到了新安旅行团。7月日本鬼子大扫荡,组织上安排队伍分散,就地打埋伏。河塘、稻田、芦苇荡都是她们躲过的地方。9月母亲到抗大五分校学习。      1942年3月母亲分配到8旅宣传队。42年冬天因形势紧张,日本鬼子和国民党顽军韩德勤部经常扫荡根据地。组织上再次安排她们分散隐蔽,躲到老百姓家里或是回家隐蔽。但母亲没有回家,和几个战友一起,到处躲藏,睡草棚,睡稻田。这也是整个抗战最艰难的时期。

    1943年母亲加入了共产党。终于等到9月,组织上将她们召回到盐城文工团。她们表演节目,宣传抗日,做群众工作。为了不让鬼子得到粮食,她们同群众一起抢收粮食支持部队,演出节目慰问部队。45年4月盐阜区将地方十个文工团合并成一个苏北文工团,我母亲参加其中。

当年的苏北文工团,前排左1为蔡均 。

    抗战胜利后,9月初7旅奉命从淮南前线回师苏北,攻打淮安,淮阴。在这打两淮之战时,她们宣传队参加支前工作,运输物资和救护伤员。

    打完两淮战役后,根据中央“抢占东北”的命令,7旅即奔向东北。我母亲清楚地记得打完两淮的第三天,正是阴历的8月15中秋节,她们7旅宣传队七个女同志:寒剑、冰克、王建、胡文瑾、马又兰、刘波和我母亲随部队离开了苏北,离开了家乡。当时,母亲她们并不清楚部队具体的任务,只知道跟着部队走。在过陇海线时,要求快速冲过铁路,只见许多没有见过铁路的战士们,还要趴下摸摸那铁轨,枕木,感觉一下后才继续行军。部队北上到山东临沂时,正好碰上开完“七大”回来的陈毅军长,母亲她们都亲耳聆听了陈军长关于部队北上,解放全中国的报告,但是真不知道东北那儿有多冷。

    父亲所在的7旅20团是先头部队,从山海关出关。当母亲她们要出关时,山海关已被国民党军占领。母亲她们就从河北的三河走喜峰口长城出关,终于到了东北。那时候天寒地冻,冻得直跺脚,耳朵也冻起了大泡,手脚都生了冻疮。7旅第一仗打的秀水河子,她们宣传队的女同志都参加救护,转运伤员,受到表彰和好评。

    1946年3日,东总把全国各地到东北的部队文工团,都集中到佳木斯学习,母亲也参加了,得到很大提高。以后母亲在部队一直搞文化宣传工作,平时主要工作负责战士们的文化教育,战时要参加支前,战后要参加俘虏兵的收容和教育工作,发展解放战士。当时就德惠一仗,光俘虏兵就达五千多人,我母亲她们的工作量是很大的。

 蔡均 1947年在东北

 这是在东北了,都带着大皮帽子。后排右是7旅宣传队长吴纯一,前排左是寒剑,两人是夫妇。后排左是蔡均,前排右戴眼镜者是冰克

    1947年5月母亲与时任47团政委的父亲张天涛结婚。

    1948年9月我父亲调任46团政委,部队休整完毕。临战前,父亲将即将生产的母亲送至哈尔滨,托付给老首长曾传六的爱人关静照顾,那天关静刚把即将临产的母亲送去医院,回到家中就看到部队来人,报告父亲牺牲的消息。大家都非常悲痛,当时没有把这个噩耗告知母亲。待满月后,关静同部队来人陪同母亲来到哈尔滨王家屯的安葬地,即现在的哈尔滨烈士陵园悼念父亲。

    辽沈战役结束后,大部队入关。母亲从哈尔滨回到绥化6纵后勤部。1949年春节后,母亲再次来到墓地告别了父亲。在失去亲人的极大悲痛中,蔡均背着弱小的我,跟着部队一路南下。当时宋维栻政委和爱人晁锋将原来给他们家带孩子的小阿姨文芝,同组织上安排的战士小姜一起, 在南下途中照顾母亲和我。这次是从山海关胜利入关,经过天津静海、济南、过黄河,从先解放的开封往南。一路上母亲还去照顾伤员,做驻地的群众工作。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18日母亲随后勤部队也到达武汉,以后就转业到地方工作了。

当年宋维栻政委和爱人晁锋的全家福。照片的字迹为张天涛书写

    八十年代母亲和我在哈尔滨见到文芝阿姨,她还讲到坐羊皮筏子过黄河的情景:天冷,风大,浪大,河水打在身上结成冰,船工说你们得把孩子抱紧啊!

    多年来,母亲和我受到许多老首长,老战友的关心帮助。

    母亲在八九十年代两次去到四川宣汉,在父亲老家,见到父亲的亲姐姐及侄子女。以后在经济上给予了他们帮助。随着国家的脱贫政策,亲戚们的日子都过好了起来。

    我母亲现在就居住北京。曾多次去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哈尔滨烈士陵园祭扫父亲和当时牺牲的战友。母亲已95岁高龄,每天看书,读报,关心国内外大事。今年七一还给干休所干部战士上党课呢。老太太身体特棒。

2022年建党101周年时,蔡均给干休所干部战士上党课

    我做为张天涛的女儿,一直寻找着父亲经历和战斗过的地方,这几年我和老伴先后去了高台西路军纪念馆、张掖倪家营子乡。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看到在红四方面军时我父亲的入党介绍人王恩舟前辈(注释5)捐赠的自传,感到很意外也很欣慰。到西安时,我们特地去了革命公园,在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更深入地了解我父亲和那批西路军战士的被营救详细过程。

    2018年9日,在辽沈战役70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到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那里有我父亲张天涛的半身塑像,有我们捐赠的烈士遗物。我们献花缅怀,深情告知先烈,国家的今天如何伟大和强盛。在纪念馆的领导帮助下,我们来到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在那里又看到了我父亲的事迹介绍。我们又去了黑山烈士陵园,拜了陵园内我父亲和刘富贵烈士的浮雕像,久久地沉浸在追悼的情感思绪中。最后我们到了厉家窝棚的烈士陵园,祭扫那场战斗中牺牲的英烈们,这也是我父亲为中国革命流尽鲜血,献出生命的地方。

    几次军改后,原东北野战军6纵16师46团老部队保留传承下来。去年,在广州的老部队的子弟们,又帮助我了一个心愿。2021年10月大家一起到了老部队,相聚在当年父亲战斗牺牲的46团。那是历史悠久,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那面军旗上有我们父辈的鲜血和荣光。

部队驻地

相聚在46团铁军的旗帜下

合照前排左起:姚苏南、张雪松、张桂兰、单小英、孙伟娜、尚丽娜

后排左起:吴晓春、魏晓路、陈南利、郭京陆、吴海、胡平源、吴晓光

这是参加活动人员在老部队的刘老庄连驻地前合影。站在前排左2的小女孩身后的女士为本文作者张雪松。东野6纵16师46团前身为新四军3师7旅19团,刘老庄连为该团4连

                2022年8月10日于北京

                          张雪松

注1:曾传六,1904出生,湖北黄安人。1927年11月入党,参加黄麻起义。鄂东特委总支书记,参加了鄂豫边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1931年1月,鄂豫皖红四军10师29团政委。率部参加了鄂豫皖各次反'围剿'作战,西征入川,参加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历任师政委、军政委,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省保卫局局长。

    1935年5月参加长征,红四方面军保卫局局长。1936年11月,红军西路军保卫局局长。西征作战。西路军政治委员会常委。1937年3月,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委员。西路军失败后同李先念等人突围成功。

    1938年,129师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军法处处长。1940年,延安抗大校务部部长。1944年,河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中共七大代表。

    1946年,调往东北工作。任东北财经委物资处处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商业部副部长。1954年后任商业部副部长,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1983年10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注2:黄文,西路军时的患难战友黄文。福建长汀人,原中央红军的干部,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编入四方面军,西路军。在新四军3师7旅时,任过20团组织股长,后留在华东。解放后任炮14师政委,河北省经委副主任。十几年来他多方打听张天涛的家人。终于在1982年我们在石家庄相见。

注3:徐明,16师48团曹金魁团长的爱人。

注4:石坚,石坚有很传奇的经历。他原是万毅东北军的。他时任5纵44团团长。打无梁殿时牺牲的。曾任7旅19团参谋长。我去年找到他的家人了。

注5:王恩舟,四川苍溪人,生于1921年。1934年1月参加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西路军政治部首长警卫员。被打散后突围到星星峡,和先期突围到达的部队会合。后历任中央军委警卫团副连长,陇东385旅司令部参谋,中共甘肃工委干部队副队长,陇东军分区独立团营长,甘肃军区警备第2团副团长、团长,步兵第55师团长,青海省海南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甘肃省武威军分区司令员,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

宋维栻、方轫撰写

张天涛简历:张天涛同志,1921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宣汉县马家场张家嘴一个小地主家庭。1933年9月,年仅12岁的天涛就在革命潮流冲击下,参加了红四方面军,曾三次走过草地,曲折到达陕北。1937年10月,天涛在延安115师685团任宣传队3分队长、队长等职。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至1940年4月,天涛任苏鲁豫支队青年干事、组织干事及青年股长。1941年1月,天涛被任命为20团1营教导员。1943年8月,天涛调新四军2师在阜宁板湖中干队学习一个月,于1944年6月回20团1营仍任教导员。1945年天涛升任20团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1946年6月,四平保卫战之后,天涛被任命为20团副政委。1947年5月,天涛升任6纵16师47团政委。9月,调双城上干队学习半年,结业后回47团任原职。辽沈战役开始后,天涛调46团任政委,他带领46团于10月下旬直插大虎山地区,切断敌廖耀湘兵团逃往营口与缩回沈阳的通路,为我军全歼廖兵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战斗中,天涛不幸中弹,光荣牺牲,年仅27岁。

作者注释:此简历中记录张天涛入党时间为1937年12月。张天涛第一次入党是在红四方面军,时间为1935年。后来因为西路军失败,组织关系失落,回到八路军后重新入党。

作者简历:张雪松,张天涛与蔡均之女,1948年11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

    1969年入伍,1971年入第七軍医大医疗系学习。1972年入党。1982年转业至地方医院,一直从事医疗工作到退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八批109位志愿军英烈回国,爸爸您回来了吗?女儿想您……
一个团包围400日军却拿不下,师政委说了两句话,随后日军被全歼
何斌 | 军营往事与家事
文学港湾|剑钧笔谭|锦州,那座英雄的营盘
39年八路军欲西撤整训,却惨遭灭顶之灾,五万大军仅剩千余人
53岁老人参军成八路军杀鬼子最多战士,离抗战胜利仅仨月被杀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