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威,红四方面军之眼,及四方面军征战记

蔡威,1907年出生于福建宁德的一个富有家庭上海工业大学毕业,19岁入党,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蔡威是知识分子形象,脸白白的,两只大眼睛稍凹,戴一副黑边眼镜,穿西装裤,经常低着头思考问题。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说,蔡威是无名英雄。

1936年9月,蔡威病逝,年仅30岁。

1、开始

1931年10月,蔡威被派遣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展无线电通信工作。

他和王子纲化装成商人,由党中央派秘密交通员护送,从上海乘火车到蚌埠,再由地下党护送,经合肥、六安霍邱县进入了苏区边缘。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大别山,安徽六安再往西一点就到了,鄂豫皖首府在现在的河南省信阳市南部的新县。

蔡威二人刚到霍邱县边上的淮南市正阳关镇,四方面军打下了霍邱县,活捉了县长。蔡威居然混到了县长私人代表的身份,到苏区与红军谈判,大摇大摆地进入了苏区。

1931年11月中旬,在麻埠皖西北道委护送下,蔡威二人到达了鄂豫皖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信阳市新县。这时,从信阳、罗山进入苏区的宋侃夫、徐以新也到达了。

蔡威被任命为军委会参谋,受命着手筹建无线电台。

在蔡威来到鄂豫皖前夕,苏区开办了一所电讯学校。学校有两个队,一队是无线电,二队是有线电。

学生是各县小学调来的高小学生。教官则是被俘的国民党军队电台的报务员、机务员。蔡威他们来后也在学校兼职教课。

2、建立电台

蔡威把电台台址选在了新县南门外的钟家畈村的祠堂。

四方面军把战场上缴获的各种无线电器材都集中到了这里。

蔡威很开心,他没想到根据地还有这么多宝贝。但很快就发愁了起来,因为一屋子都是杂乱无章破烂不堪的器材,清理组装起来真是难上加难,而且这里又没有其他懂机器的技术人员。

经过一个多月的清理,蔡威选择了放弃,根本攒不起来嘛。

蔡威把希望寄托在四方面军打胜仗,缴获敌人的电台。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发出通报,要求各部队注意收集和保护无线电台及有关装备器材。

不久,喜讯传来,四方面军打下了黄安县城,消灭了国民党军69师,缴获了一部完好的无线电台。蔡威马上带着无线电训练班的学员去黄安把电台押运了回来

几天后,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的无线电台便与党中央联络上了,随后又与湘鄂西、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联络上。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再也不孤独了。

3、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

1932年5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在皖西苏家埠又缴获了4部无线电台,在潢光战役中也缴获了1部电台。

电台增加了,为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电讯学校的几名优秀学生被挑选到电台见习。保卫电台的警卫人员也增加到了一个排。

战略转移西征

1932年8月,蒋介石亲赴武汉坐镇,以鄂豫皖为中心的第四次围剿开始。

新县的中央分局、军事委员会各机关决定转移,无线电台是这次转移的重点。

军委调来了几百名运输人员,担负电台的转移任务。但是所有笨重的设备,如柴油机、汽油机及多余的蓄电瓶等都没有携带。

电台转移时分为了前后两个梯队。无线电学校跟随前梯队一起行动,蔡威负责前梯队。

吃掉密码本

转移常是夜间行军,蔡威是近视眼,行军时那是深一脚浅一脚。

1932年9月下旬,四方面军到达罗田、英山地区,突破了上官云相的南面封锁线。

1932年10月10日晨,跨过京汉铁路时,由于敌人包围追击,蔡威在紧急情况下把电台密码本撕碎吃掉了!

蔡威的无线电第二台是跟着王树声的红73师行动的。

红四方面军越过京汉铁路后,原打算与红三军会师的。但红三军已经离开了,会合已不可能。

新集恶战突围

1932年10月19日晨,红四方面军到达枣阳县南面80里的新集时,尾追之敌83师、10师、独34旅也到了。

红四方面军被迫与敌交战,激战了四天,伤亡很重。

尾追之敌越来越多,情势危急,红军不得不作突围的打算。

红73师师长王树声告诉蔡威:情况很严重,今晚要冲过敌人三道封锁线,向西北方向突围,你要掌握好电台梯队,不要掉队。

这一夜,蔡威徒步跑了180里路,红四方面军突破了敌人三道封锁线,把所有的敌人都甩到了后面。

南化塘没信号

1932年11月初,从枣阳突围后经过多日行军,红四方面军到达了鄂豫陕交界的南化塘。

蔡威带领大家架设电台,与党中央及湘鄂西红军联络。可电台架起来后,讯号既发不出去也收不进来。

再三检查,确认电台机器是完好无损的。

蔡威急得满头大汗。调试了几个小时,还是不通。

是不是镇子周围山太高,影响了无线电讯号传送?

蔡威决定把电台搬到山顶上去。

天已经黑了,大家扛着机器,抬着设备上山。爬上山顶时,已是满天星光闪烁,深秋夜里的山巅寒气逼人。

架起天线,摆开机器,充电机嗡嗡地在这寂静的山顶上响着。蔡威一遍又一遍地呼叫,可还是没和中央联系上。

这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了。司令部关心蔡威的身体,派通讯员来上山叫他回驻地。蔡威觉得没有完成任务,心里很难过。大家把天线拆下,机器包装好下山。回到南化塘镇子里时,天已经大亮了。

后来蔡威猜测那里无线电不能通联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有铁矿或铜矿影响电波讯号的传送。因为红四方面军离开南化塘时看见老百姓在用土法炼铁铸锅。

4、红四方面军征战川北

自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红四方面军途经河南、陕西两省,两越秦岭,走汉中、过汉水、翻巴山,行程4000余里,历时三个多月,终于到了四川省北部的通江、南江、巴中地区。

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创建了通南巴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川陕边区苏维埃政权。

无线电第一、二两台随总指挥部一起住在通江。

未毕业的学员开始继续上课,电台也与中央沟通了联络,开始了正常的工作。

当时通报工作很少,蔡威、宋侃夫、王子纲等工余之时,在电台里收听敌军电台通报的情况,从敌台报务员相互谈话中,了解敌军各部番号、驻地、军官姓名等。

这些情报对于初到四川、对敌军情况不明的红四方面军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无线电台一分为三。

第一台由王子纲负责,跟随徐向前总指挥行动。

第二台由蔡威负责,跟随王树声副总指挥行动。

第三台由宋侃夫负责,留守后方跟随军事委员会。

一、三台负责与中央和其他各根据地的通报工作。而蔡威的二台的主要任务是侦察敌情。

大破田颂尧

红四方面军所占地区,除少部分为军阀刘存厚的地盘外,大部分都是田颂尧的土地。

田颂尧调兵遣将,妄图乘红军立足未稳,对红四方面军进行围歼。

蒋介石在围歼红四方面军于西征途中的企图失败后,也连续急电四川各派军阀,要他们立即停战言和,共同对付红军。

蒋介石委任田颂尧为川陕地区剿匪督办,拨给他42万元军费、100万发子弹,令其迅速围攻红军。

田颂尧宣布就职后,将在川西混战的部队东调,对川陕边区进行围攻,妄图将红四方面军逐出四川。

田颂尧投入了38个团的兵力,随后增加至45个团,兵分三路,任命孙震为前敌总指挥。

1933年2月中旬,孙震向川陕边区扑来。

1933年2月下旬,蔡威率领无线电第二台从通江出发,到达南江前线的王树声副总指挥的司令部。

1933年3月18日,红73师主动撤出了南江县城,王树声的司令部和无线电二台转移到三溪铺。

1933年4月,红四方面军缩紧战线、诱敌深入。川军却以为是溃败,其左路纵队集中了13个团,向红73师正面阵地扑来,妄图把红军歼灭于大巴山以南。

那天夜里,天空下着大雨,枪声、炮声、雷声汇成一片。蔡威桌子上的电话铃响了,电话里传来王树声副总指挥的声音:徐总指挥带来的大军开始反攻了!

不大一会儿,第一批俘虏押来了。大家知道,红军赢了。

此时,蔡威从电台里听到敌军电台发出的SOS呼叫。

捷报传来,田颂尧的13个团被全歼了8个团,其余5个团大部分也被消灭了。

空山坝战役胜利后,红四方面军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将被敌人用三个多月占去的地区全部收复了,而且还扩大了一倍。

不久,红四方面军总部在木门场召集了高级干部会议,决定将红四方面军的四个师扩编成四个军。

接着,红四方面军又发起了仪陇南部战役、营山渠县战役,都取得了预期的胜利。解放了仪陇、营山、万元等县城,消灭了田颂尧、杨森、刘存厚等军阀的有生力量。

苏区扩大到了东起城口,西至嘉陵江边,北起镇巴,南至营山的广大地区。

红四方面军发展到了8万余人。

这就是后来张国焘狂傲的资本。

对阵刘湘

红四方面军的重大胜利,震撼了整个四川的军阀。

在蒋介石的撮合下,四川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在统一对付红军的口号下,被掩盖了起来。

蒋介石要求刘湘把四川军阀组织起来,他发给刘湘军费500万元、枪1万支、子弹500万发。

这是给田颂尧的十倍力量。

1933年10月4日,刘湘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司令部设在成都。

刘湘以自己的21军为主力,纠集四川大小军阀,分兵六路,向川陕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

第一路,邓锡侯的28军。

第二路,田颂尧的29军。

第三路,李家钰的新编第6师、罗泽州的23师。

第四路,杨森的20军。

第五路,刘湘的21军。

第六路,刘存厚的23军。

共约120个团,20万人马。

蔡威及时掌握了各路敌人的动态。他把第五路刘湘的21军作为重点侦听对象,对刘湘的前敌总指挥王陵基及其部署调动情况,以及敌人的武器装备、后勤保障、交通运输、物资储备等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为此,红四方面军总部首长对无线电二台的工作非常满意。当第二台到达宣汉附近时,总指挥徐向前、总政治委员陈昌浩派参谋给蔡威送来了300元大洋,以示奖励。

蔡威把300大洋都分给了全台所有人员。

1933年10月19、20两日,红四方面军占领了宣汉、达县。

刘湘急令王陵基率第3、第4两个师及刘存厚23军的第1师,向开县、开江、新宇推进。


1933年11月1日,红四方面军在开县以西与敌遭遇。

五天激战,由于红四方面军兵力分散,未能予敌以歼灭性的打击,加之敌后续增援部队陆续到达,对红军极为不利,因此红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实行节节抗击。

1933年11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南坝场、宣汉、达县一线与敌对峙。


蔡威的无线电二台来到宣汉前线,迅即搞清了敌人的番号、部署、武器装备、人员战斗力量等许多重要情况。

每次在敌人发起进攻之前,红四方面军就能清楚地知道敌人进攻的时间、地点、投入的兵力,以及火力的配置,哪里是主攻、哪里是助攻、哪里是牵制、有多少门炮、多少挺机枪等等。

在敌人发起攻击前半小时,我军进入阵地。比如,敌人5点钟来,我们部队就4点钟吃饭,4点半钟进入阵地,以逸待劳打击敌人。

最初,前方指战员对二台情报将信将疑,但经过几次实践后,就坚信无疑了。

有些指挥员打电话到总指挥部,问陈昌浩总政委,怎么对敌人进攻的时间、地点了解得那么准确?

陈昌浩对情报来源保密,他说:我的房子后面有个菩萨,敌人要进攻,菩萨就显灵告诉我们,所以我们能在敌人进攻之前就知道。

5、红四方面军孤军南下

1935年6月13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夹金山会师后,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开始分左右路北上。

但由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已经越过草地的右路的红四方面军第4军和第30军又奉令南下。

南下的红四方面军到达阿坝自治州的卓克基、松岗地区时,总司令部命令将原红四方面军无线电第二台改为二局,专管技术侦察工作,不再负责通信工作。

28岁的蔡威被任命为二局局长。

蔡威扩大了二局编制,从红一方面军各电台抽调了一批熟练的报务人员来充实侦收力量。二局技术人员共有50余人。

这是一支强大的技术力量,二局除了担负对四川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杨森等军阀的技术侦察工作外,还担负对蒋介石嫡系部队胡宗南、薛岳、吴奇伟等纵队的技术侦察工作。

后来,二局又担负起对甘肃鲁大昌、王钧、毛炳文等部的技术侦察工作。

1936年9月,蔡威由于长期夜以继日地工作,积劳成疾,身染重病。

尽管中央派来了最好的医生傅连暲同志来给蔡威治病,但苦于没有好药救治,蔡威同志还是病逝于甘肃省岷县朱尔坪。

此时正是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宁会师的时候,此时红四方面军还有4万人马,实力依旧远大于中央红军。详见《三大红军会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红四方面军情报三杰之一,是军中能读“天书”的人
蔡威:为何称他“手中有雄兵百万”
探秘档案 | 《无名英雄背后的故事——三十余载亲历记》之《解读神秘的“二局”》
[转载]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蔡威
红军情报为何奇准?陈昌浩答:我房间供了菩萨,会告诉我情报
对红四方面军粉碎第四次“围巢”的建议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