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广州最最最早的码头居然在象岗山?!

现在的广州有不少的古港遗址,

比如南海神庙的扶胥古港、黄埔古港,

据说以前珠江没缩水前,

现在的荔湾一带还有不少码头呢。

所以,广州是有多少个码头,

它们就没有个先来后到的关系吗?

有的有的,

其实广州的码头迁移,

都是水陆变迁的结果。

水陆变迁促使码头迁移

广州在很早的时候

就有了内港和外港的区分。

内外港的分布,

与古代广州的“天门地户”

——石门和虎门水道对应。

虎门在哪大家应该大概知道,至于石门嘛,其实就是古代的石门山,大概就在今天广州西北部的珠江西航道江畔、白云区石井镇内。两山对峙,横截巨流,对峙如门,因地处西江与北江交汇处,是古代由北方水路驿道进入广州的北门户。


內港:主要分布于石门之南,为河港,靠近城区;

外港:分布于虎门之北,离城区较远,主要是海港,作为大船或者海舶停靠和中转的锚地。

大体上来说,广州的港口、码头的位置迁移线路是由北而南、由西而东。晋代之后,由于水道的淤积,船只需从更南边的水道进入广州。同时随着狮子洋围垦和淤积的加速,以及海船吨位的增大,外港码头也不断向虎门靠近,今天的南沙港码头已经移到了虎门之外。

番禺区的海鸥岛面向的是狮子洋,从狮子洋往外到虎门,再到今天的南沙港(广州港),广州的港口可是越来越远离城区,越来越接近珠江入海口了。

但2000多年前可不是这样的。

那时广州古城南面的珠江水面异常宽阔,

平均宽度估计超过了2000米,

所以被称之为“海”。

根据历史记载,昔日广州城区的水陆分布格局大体如下:

一个大湖——兰湖,位于城西北。

两个半岛——坡山半岛和番(山)禺(山)半岛,位于城南。

古代广州水陆分布图

三个河(海)湾(因无正式名称,今暂以珠江三石名称命名之)——浮丘湾(湾内有浮丘石),位于坡山半岛之西;海珠湾(湾口外有海珠石),位于坡山半岛与番禺半岛之间;海印湾(湾口外有海印石),位于番禺半岛之东。

兰湖水系多支聚合流入浮丘湾;古文溪(甘溪)两分支分别流入海珠湾及海印湾。历代内港码头先后分布在这些湖和湾中。

随着珠江北岸不断南移,珠江河面缩窄,北部通港河道淤浅,以及船舶吨位的增大,广州历代港口码头的位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秦汉时期的兰湖码头

晋至南朝时的坡山(古渡)码头(今五仙观位置)

隋唐时的光塔码头

宋元时的西澳、东澳、西湖码头

明时的蚬子步(怀远驿)码头

清代的十三行码头

清末至民国时期珠江内外航道诸码头

五仙门旧照

內港:象岗山一带曾是最早的码头

现在到广州解放北路

附近的象岗山一带走走,

你肯定想不到,

这里曾经是广州最早码头的所在。

秦汉时期,象岗山下的古兰湖,东起今天的双井街,西至洗马桥,南达西山,北到桂花冈下,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兰湖东岸有广州最早码头 。

千年来,古兰湖逐渐淤塞,面积不断缩小,如今只剩得一条狭窄的驷马涌仍在流淌。后来广州河涌改造,驷马涌的不少河段变为暗渠。

晋代,流经广州城中心的珠江河宽度超过2公里,珠江北岸直达今天的惠福西路,五仙观留下的“仙人拇迹”,就是当时珠江长年洪水期流水冲蚀的痕迹。

据《广东新语·山语·穗石洞》记载,公元265年两晋时,五仙观是珠江的“坡山古渡头”。 

到了唐朝,广州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中外商人云集。码头区已从兰湖移到光塔一带。当时珠江岸线大概在惠福路之南,文明路之北。

光塔码头就位于坡山半岛西侧的浮丘湾畔。其西边(即今之西关一带)是属于兰湖流域的河涌纵横的低洼沼泽地。 

光塔

宋代,广州城子城两侧加建东城和西城。光塔码头所在的浮丘湾已演化为南濠,被包围在西城之内,海印湾演化为清水濠,被包围在东城之内。两濠分别被称为西澳和东澳,是宋时广州最重要的内港码头区。

元代,兰湖淤塞,码头西移到彩虹桥(如今荔湾区西华路)。

明代将宋三城合一,在城南加建外城。东、西澳及内城南呈东西走向的护城濠、玉带濠均成了城中内河。

永乐年间,广州内港码头西移到蚬子步(在今杨巷路之西的怀远驿街),并在那里置怀远驿,作为接待外商之所。 

到了清代,码头更移到十三行之南。清末至民国年间,广州内港码头遍布前后航道。

外港:孤悬海中的小岛今成现代化码头

今天的西场一带,2000多年前是驷马涌口附近珠江边的一个红岩岛,西汉大夫陆贾初次出使南越国就是在此登陆。这里与南梁时达摩和尚在广州登岸的地点西来初地,以及宋时花地河出口处的大通古港等,属于不同时期的广州外港。


但是,古时广州最重要的外港

当属位于今黄埔区南海神庙

附近的扶胥港。

扶胥港可能最早形成于晋代,作为广州外港延续了千年时间。明代以后,由于受泥沙淤积的影响,扶胥港波罗庙码头迁移至琶洲黄埔村,始有“黄埔港”之名。

1937年,因河道堵塞变窄,黄埔古港迁至波罗庙上游6000米处的长洲岛,沿用“黄埔”之名,时称“黄埔新埠”,即今之黄埔老港。

1973年,在黄埔老港区下游东江口西南的墩头基,又建设了一个黄埔新港。

1987年,又在老港区下游15千米处的东江南侧动工兴建新沙港区。

21世纪初,开始建设南沙港区。

如今,

南沙曾经孤悬海中的龙穴岛及其周边填海地,

现在成为南沙港的主要码头泊位区,

充满现代气息。

不管水陆如何变迁,

广州的码头如何迁移,

这座城市,

依然汇集着东、西、北三面向海而来的河流。

这种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使广州得到非常广阔的内陆腹地,

覆盖了大半个中国,

也奠定了广州成为千年商都、

“海丝”重要始发港的地理基础。


来源:丝路云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古代辉煌:海上丝路的第一站在这里
广州港
在黄埔大吉沙岛:寻觅广州最安宁的角落|周末行记
【羊城精华一天游】去珠江夜游、海心沙、陈家祠一天
下次再有人问你广州有咩好玩,就甩这个给他!别再带朋友去上下九北京路看人好么
广州笔记:沿着珠江骑车,从大元帅府到黄埔古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