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粤北——中央红军万里征途第一站

2020年7月,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二批)》通知。该名单包括 “长征(红一方面军)片区”的123个县(市、区),其中广东有3个,即韶关市的仁化县、乐昌市、南雄市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后,中央红军决定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粤北地区处于粤赣湘三省要冲,广东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后经过的第一个省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央红军广大指战员经过英勇奋战,突破了国民党军队分别在粵赣、湘粤边境设置的前三道封锁线,比较顺利地通过了中央红军万里征途的第一站。
粤北的山乡,见证了红军长征的历史时刻。


红军长征过粤北大事记
(1934年)
10月25日

中央红军红一军团从江西信丰的大江圩、万隆进入广东南雄的界址宿营。

10月26日

      红一军团直属侦察连在南雄乌迳的新田。打垮了粤军一个连的堵截,毙敌20余人,新田之战是红军进入广东第一战,也是第一个胜战。

10月27日

     红一军团撤离南雄乌迳。由于敌情紧张,红军急行军,迅速越过大庾岭。

10月28日

 红一军团一师三团经小梅关转出江西聂都宿营,行程80里。同日,红二师五团经南雄的黄地、大兰转出大庾县兰村,行程数十里。

10月31日

     红一军团二师由江西的聂都经五洞进入广东仁化长江圩一带。

11月2日

     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一营攻占第二道封锁线南端的军事重镇广东仁化城口镇,突破了敌人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随后大部队进入城口休整,发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筹粮筹款。

11月4日至11月5日

 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一部在仁化与城口之间的铜鼓岭进行阻击战,击溃了从仁化增援城口的国民党粤军彭智芳团,毙伤敌军80余人,铜鼓岭阻击战保证了红军在城口的安全休整,并掩护了大部队通过城口镇。

11月5日至11月6日

      红一军团等长征部队分别从仁化中山、清水江和汝城的延寿进入乐昌的麻坑、大王山。

11月6日

      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昼夜直奔九峰山,抢先占领阵地。随后派部队固守九峰南侧的茶料,监视九峰的敌人,保证了左翼的安全,掩护中央纵队顺利通过乐昌地区,顺利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

11月7日

  红九军团由城口向汝城延寿进发时,突遇城口镇火灾,派三师八团两个营扑灭火灾,召开群众大会,处决了两名敌探纵火犯,随后撤离城口向延寿急进。

11月8日

       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在乐昌九峰茶料与国民党独立第三师吴以起团激战,保证了部队安全通过九峰地区。

11月9日

      红一军团一部最后撤出仁化红山镇向乐昌麻坑前进,同时,红一军团红三团进入乐昌罗家渡后,派红九连去梅花圩没收了两家地主财物以作军用。

11月10日

 红一军团先头部队(三团)在乐昌田头渡过武江河,赶到白石渡,并占领了白石渡。

11月11日

      红一、红九军团在砖头坳与国民党叶肇师、陈章旅、李汉魂师激战,经数小时恶战,将敌击溃。

11月14日

      红军长征主力部队离开广东乐昌,向湖南宜章前进。

11月中下旬

 红一、红九军团一部从湖南进入连县活动,在天光山与黄洞山交界处、夏湟等处与敌展开战斗;后通过三水取道蓝山大桥进入江华,与主力部队会合。

12月

       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在湘江受阻后,退回湘粤边界,25日该师余部300余人经湘境蓝山荆竹进入广东连县黄洞山、天光山等地活动。


红军“借道”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实行战略转移前夕,利用矛盾巧周旋,在江西会昌县筠门岭的罗塘,与广东军阀陈济棠互派代表进行秘密军事谈判(史称“罗塘谈判”),达成停战协议,为长征“借道”广东并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一、二、三道封锁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罗塘谈判旧址(时为中央苏区南大门会昌筠门岭罗塘,现属江西寻乌罗珊乡)。

国民党内部历来派系林立,各路地方军阀与国民党中央政府明争暗斗。追剿进行战略转移中的红军,就为蒋介石“一石数鸟”战略(即在消灭红军的同时,削弱乃至消灭地方军阀)提供了机遇,也为红军借道广东提供了契机。

陈济棠是粤系军阀代表,主政广东数年,有“南天王”之称。1934年10月9日至11日,中共代表何长工、潘汉年与粤军代表经过三天三夜的谈判,终于达成了五项协议:

同盟停战,取消敌对局面;

解除封锁,互相通商

互通情报,设有线电话(器材由陈济棠负责)
我军可以在粤北设后方医院
可以互相借道,各方战线后退二十华里
罗塘谈判的成功,为中央红军长征初期顺利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防线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我党我军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是我党统战工作的典范。
红军过粤北期间,陈济棠给前方部队的任务是“保境安民”;规定的战场纪律是“敌不向我开枪不准射击,敌不向我攻击不准出击”。从10月14日傍晚到18日傍晚,红军向粤北突围转移。陈济棠按照“秘密协议”给红军让出了一条通道,使红军较为顺利地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进入广东南雄。

首战告捷


红军进入南雄后,蒋介石急令陈济棠派兵堵截,在红军必经的乌迳、新田等地设兵布防,企图阻止红军长征部队向西转移。为了迅速扫除长征路上的这些障碍,争取时间,不让敌人在这些地区站稳脚,中央红军“先锋”红军团下达一道死命令:坚决把乌迳新田之敌消灭。

红军的先遣部队由160名精英组成,由外号“小老虎”的刘云彪(时任红一军团侦察连长)率领。

19341年10月27日拂晓,侦察员报告拦阻的敌人约有200人,正在新田墟附近的山坡上挖战壕、筑工事,敌指挥部现在新田墟的炮楼里。刘云彪听完报告即下达攻击命令,并率部队乘敌不备,向敌人发起正面攻击。敌人抵挡不住,最后丢下20多具尸体,仓皇逃命。南雄新田之战是红军突破蒋介石第一道封锁线后打的第一仗,也是第一个胜仗,它保证了红一军团等长征部队顺利通过乌迳,沿着梅岭山麓向西转移。


南雄乌迳镇新田村。就在这个村庄的一个小山岗上,红军打胜了进入广东后的第一仗。

突围大王山

在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敌第一道封做线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命令陈济棠加强第二道封锁线堵截红军。11月2日,红一军团二师六团突击占领了敌第二道封锁线上的重镇城口,突破了敌人的封锁。随后大部队进入城口休整。


红军长征主力奇袭城口的突破口——水东桥遗址

城口镇是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的中心据点。图为城口镇旧貌

1934年11月3日至5日,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一部在仁化与城口之间的铜鼓岭进行阻击战,击溃了从仁化增援城口的国民党粤军彭智芳团,保证了红军在城口的安全休整。

由于敌人在仁化、乐昌地区的南北部都派重兵围追堵截,致使长征大部队和中央纵队都集中由乐昌的九峰和大王山区通过。11月5日,红军冒着绵绵阴雨翻越粤北的大王山。该山海拔1500多米,两侧是悬崖峭壁,山腰荆棘丛生。时值初冬,寒风呼啸,山高路滑,战士找来根树枝当拐杖,举着火把探路,队伍犹如一条火龙在山间蜿蜒行进。


国民党军构筑了一道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的封锁线。图为江西赣县王母渡国民党军碉堡。

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再次颁布紧急“堵剿”电令,在第三道封锁线上修筑了数百座确堡,加强防堵。11月8日至11日,红军先后在乐昌九峰茶料、白石渡砖头坳等地与国民党军队激战,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随后红军长征主力部队离开广东乐昌境内,向湖南宜章前进。


军民鱼水情


红军经过广东,粤北人民群众给予了红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主要表现在:给红军当向导,做翻译,提供情报;在物质上积极支援红军,包括粮食、生盐、布匹、草鞋等;为红军提供住所,冒险安置、护理伤病员,收容失散红军。在艰苦残酷的斗争中,红军一路征战,一路与人民群众缔结下生死情谊,并因此一路攻坚克难、发展壮大,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光荣和悲壮的远征。长征书写了军民一心、患难与共的光辉篇章。

据记载,红军占领城口镇后,红军战士们在河边街、正龙街等街头巷尾休息,他们把所露宿的街道村旁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红军吃了群众的粮、菜,烧了群众的柴草,用了群众的物品,都以高于市价的价钱付了银元或苏维埃纸币。红军宣传革命政策,对民众秋毫无犯,军民关系十分融洽。

红军长征部队在沈家村里的墙壁上留下“红军是抗日反帝的武装”等红军标语。


1980年9月,五山坪田村85岁老人黄胜昌回忆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坪田村的情景,并捐献红军留下的“秘令”复写纸。

今日城口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

责编:梁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田打响红军入粤第一仗
长征路上的今天·1934年11月8日·延寿敌人狗咬狗·二师攻占枫门坳
今古 | 血战湘江,长征史上最壮烈战役,红军如何突出重围?
追寻父亲的足迹重走长征路。
湘江战役
【关注】从南雄到仁化,一路都是长征记忆|金记者长征日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