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洲县化肥厂
userphoto

2022.05.07 湖北省

关注

1966年7月,新洲县委向来新洲视察工作的国务院领导同志申请一套年产5000吨合成氨的小氮肥设备指标。9月,抽调55名干部,在阳逻区成立县化肥工程建设指挥部,筹建县化肥厂。招收工人126名,投资63万元解决土建工程经费。

1967年5月,县化肥厂项目正式纳入国家计划。县建设银行拨款427,3万元,购回5000吨型氮肥生产设备一套,省轻化工业厅设计处按化工部第四设计院小氮肥工艺第三次修改版设计,仓埠建筑队和省轻化安装队负责施工安装,主要传动设备计92台套,主要静止设备25台套。

1970年6月,派出培训的的260名工人陆续回厂,组织试运行一次成功,9月21日正式投产。至年末,生产合成氨973吨,碳铵4149吨,含氮量为16.8%,交商业部门包销。

氮肥主要原料无烟煤,由省、地、县计划部门分配指标。起初,因缺乏块煤,造气炉往往不能维持正常生产,1973年,通过技术革新,自行设计,建成一条碳化煤球生产线,生产高强度的碳化煤球,以代替块煤,保证正常生产,达到设计能力,年产合成氨5029吨。

1975至1979年进行扩建,先后投资150万元,添置2台造气炉、2台高压机、2台低压机、2台循环机、3台冰机、1套合成系统、1套碳化系统,对原主要设备进行扩大口径或提高转速的改造,有125个革新项目获得成功。

1975年5月,中国科学院、湖北省科委下达用武汉锅炉厂研制的20吨/时立式旋风炉在新洲县化肥厂进行“供气、发电、烧钙镁磷肥”的综合利用实验项目(简称“一炉三用”),由财政拨款250万元,从利川县调来2台1500千瓦苏式发电机组。县政府抽调专人成立“一炉三用”工程建设指挥部。经省电力设计院、省电力中试所、华中工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武汉锅炉厂、县建筑设计室和厂内的科研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设计,由仓埠建筑队土建施工。1978年11月,设备安装就绪,炉、机、电、化4个系统联合启动试运转,取得一次性成功。1979年1月,进入工业性连续试生产,每小时可供蒸气10吨,发电1500千瓦,烧钙镁磷肥1.93吨。1979年,合成氨产量达到1002吨。

1977年9月,县化肥厂被命名为全省大庆式企业;1977至1979年,连续3次出席全国“工业学大庆”表彰大会;1980年2月,被石油化工部授予全国小氮肥行业百面红旗竞赛的红旗单位。

从1980年起,再次对氮肥生产进行扩建,加装2号汽轮机组,增建磷肥生产车间。1983年,完成汽机、高压机、循环机、冰机、供水系统(简称“四机一供”)为主体的技术改造,增加第3号汽轮机、2台高压机、1台循环机、1台冰机等主要设备,连同配套改造,4年共投资200万元。1984年生产能力达到年产合成氨1.5万吨,实现“一厂变三厂”。1983年4月,被省授予先进企业“金质奖章”。1984年利税过百万元,市财政局授予先进单位“银质奖杯”。

1985年,化肥厂进一步落实经济责任制,实行分级核算,加强煤电管理、工艺管理和设备管理,降低消耗,增加产量,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厂区面积扩大到13.4万平方米,职工人数增至863人;总投资额达1759万元。主要设备有405台套,动力机械总能力为9180千瓦。全年生产碳酸氢铵60957吨,除商业部门计划包销外,自销一部分。工业产值951.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229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化作家讲述:化肥厂往事
美人迟暮,丹阳曾经的“五朵金花”
建国至今,作为化工人,行业内大事知道几件?
我国70年代引进13套大化肥装置的由来及现状
世界及中国化肥工业发展史
七十年代初期引进外资建立的项目之:3、化肥工业---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