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书法风格的先导人物,苏轼始终不想放弃的书法大师

北宋初期的李建中,是唐代“尚法”与宋代“尚意”这两种书风之间过渡的桥梁。他继承前人法式而又能推陈出新的艺术精神对当前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有这样的一位书法家,虽然名气不大,但是深得苏轼的推崇,苏轼认为他是宋代书法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书法家,他就是--李建中。本期书扬文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李建中的书法艺术。

李建中,字得中,号“岩夫民伯”。蜀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淡泊荣利,尝先后三求掌西京留守司御史台,人称“李西台”。善修养之术,曾奉命参与校订《道藏》。有《土母帖》、《同年帖》、《贵宅帖》等墨迹传世。好吟咏,每游山林,多题字留诗。有别集卷,今已不存。大中祥符六年李建中去世,终年岁。

李建中幼年好学,岁父卒,家道中落。李建中的父亲名昭文,史传上没有什么记载,而祖父为前蜀功臣李稠,为王建开国立下汗马功劳。曾祖父李逢在唐朝官至左卫兵曹参军,也是一名武官。由此看出,李建中乃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这样的家庭背景与他日后的善“序王霸之略”不无一定的关系。

李建中在宋初书坛的地位极高,书名远播,时人莫不奉李建中书法为贵。当朝士大夫家里大都收藏有其遗墨,世传《西台六帖》即是宋人所集。当时兵部秦价、祠部李宗易皆学李建中书法而得名。虽然如此,李建中的书法真迹流传下来的却极其稀少。

据记载,公元年,大水海没洛阳寺壁,杨凝式、李建中题壁书法皆被摧毁。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即使没有被大水俺没,题壁书法也不如纸帛书法那样易于保存,长久以往,破败损毁自然也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在当时,关于其书迹的记载也只有在宋拓《郁孤台法帖》中载有李建中《宠书聿至帖》,今有刻帖拓本传世;及在大中祥符四年腊月二十八日,题怀素《自叙帖》。

李建中书法的艺术风格就是其人格魅力渗透在书法作品之中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风貌。观李建中书法,可将其书法风格特征归纳为率意自然、淳厚质朴和平淡虚静三个方面。

李建中的书法呈现出一种率意自然的风格特征。从其现存的书法作品,尤其是《同年帖》来看,率性挥毫,字里行间尽显流畅自然之态。这似乎与其所处时代书风有关。书法发展到宋代,减少了对法度的钻研,而赓续了在唐代已然兴起的浪漫主义书风,并加以进一步地拓展,造就了“尚意”的书风。“尚意”书风主张“放笔一戏”“信手自然”,追求“无法之法”“不工之工”,最强调的一点就是行文的率性,一切都呈现出自然的状态。

观李建中《同年帖》,中锋行笔,圆转飞动,前半部分较为规矩,自“保爱”二字起,开始信手挥毫,墨色枯润相间,线条粗细变化精妙,沉稳而又流动,字形大小参差,行距疏密恰到好处,机趣丛生,浑然天成。“顿首”之后,更是毫无布置,烂漫多姿,妙不可言。

徐利明先生在《中国书法风格史》中讲到:“北宋后期所展现的‘尚意’书风的鼎盛景象,有一个酝酸、渐进的过程,而北宋初期的李建中、李宗愕、林逋,和中期的范仲俺、文彦博、欧阳修、司马光以及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蔡襄,都在客观上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为后期尚意书风高潮的形成,做了积极的准备和必要的铺垫”。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自然也不能忽视同时代的前辈们的贡献,所以,我们可以说李建中为宋代尚“意”书风“导夫先路”作出了一定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建中书法:苏轼评他“书虽可爱,终可鄙;虽可鄙,终不可弃”
宋初第一手,书史第二流——宋代李建中书法《贵宅帖》欣赏
三希堂藏本:为什么乾隆重视北宋李建中书法?不愧是书法中的翘楚
浅析:宋四家中谁最得魏晋真传?
学习和欣赏米芾的书法,一定要了解他的书论...
宋 林逋 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