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石如第四代嫡系传人葛介屏:重传统,不轻言创新,风格自成!

书善四体,尤擅篆、隶,所作质朴苍劲,严谨端庄,且能从古朴中见妩媚,从骨力中见秀丽,风貌别具。篆刻则溯源于秦汉,又取浙、皖两派之长。其鲜明的书法风格在安徽江淮地区影响极大,他就是现代重要书法家葛介屏先生。

葛介屏(1912--1999)安徽合肥人,谱名德藩,字介屏,晚年号介翁,出生于一个半商半农家庭。幼年聪慧,敏而好学,髫际即有才名,为庐州有名的少年才俊。

“诗歌书画开新面,金石文章掷有声。前代风骚欣继绪,皖中又出一山人”。这是著名书法家、诗人刘夜烽先生在葛介屏先生首次举办个人展览时题赠的贺诗,诗中将葛介屏与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顽伯)比肩,足见葛介屏在刘夜烽心中的位置,以刘夜烽当时的地位声望,绝非一般书朋道友的捧谀之词,而是出自内心的尊重。

葛介屏先生早年专注于文诗二课,熟读诗书,用功于经、史、子、集,至于研习书法。

据说16岁那年,文章已初具规模,前师瞿政伯有提携之意,便荐他投江淮名儒江藻先生门下。江氏遂出一题试其才。求学心切的少年葛介屏为顺利“过关”昼夜苦读。时值盛夏,为解暑热、避蚊蝇,打来井水,肩披湿巾,双腿浸其中。不料,文成之后,却因此落下伤寒症,“竟三年不能语”,发不出声。

后来,在江藻先生指点,练字可“扶正祛邪”。说来也奇,一晃三年,随着书艺日益精进,先生喉头亦渐渐发出声来,身体日渐康复。自此,葛介屏先生与书法接下不解之缘,日日临池练功,这一练就是七十余年。

葛介屏先生不仅获得了包世臣再传弟子刘泽源(访渠)、张敬文(琴襄)二位大师的亲授,而且于19岁那年正式成为刘师访渠的入室弟子,成为碑派开山之祖邓石如的第四代嫡系传人。

名师亲授,直接师承,使葛介屏先生直入邓派碑学堂奥,他初以《颜勤礼碑》为蓝本,继而上溯魏晋,遍临北碑,尤以北魏《郑文公碑》、《张玄墓志》和隋之《龙藏寺碑》用功最深,奠定了楷书规模。

他小楷取法《乐毅论》、《黄庭经》、《洛神赋十三行》和《灵飞经》,风格典雅,灵动飘逸,成就了其艺术人生的第一块基石。

晚年葛介屏的书法艺术也步入辉煌阶段。他的隶书,以邓石如为底,兼融汉隶诸碑之长,得《张迁》之浑厚、《礼器》之清雄、《西狭》之奇崛,用笔凌磔取势,用墨浓重似漆,结构方劲古拙,笔致起伏跌宕,一波三折,在起承转合之间表现情性意趣。

他的隶书有两个最富特色的笔法,一是逆入平出的波画,讲求“松针猴毛”的出锋效果,二是竖钩法,以永字八法中的“趯”法取代常见的简书笔法,大大提高了其隶书笔法的含金量。

葛介屏先生的书法作品

葛介屏先生的书法作品

葛介屏先生的书法作品

葛介屏先生的书法作品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石如第四代嫡系传人葛介屏:重传统,不轻言创新,风格自成!_【今日爆点】
孙利明 当代篆书书法大家,孙体书法创始人
他独创“葛隶”,别具一格,被赞安徽书法第一金字招牌
漂亮!《隶书千字册》
从古朴中见妩媚,从骨力中见秀丽 葛介屏书法欣赏
02.隶书概述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