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普洱茶的陈化和转化不是一回事?读完此文,你就一清二楚了

原创 | 义芳君说茶

1.

谈及普洱茶的“陈化”和“转化”,大家不妨先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据说,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普洱茶是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光绪年间出产的金瓜普洱贡茶,迄今大约100多年。

1963年前后,曾有一些专家取了一些样品试喝,最后给出了“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的品饮评价。

这说明了啥呢?

至少说明了普洱茶作为“可以喝的古董”的美名并非浪得虚名。此外,普洱茶长达百年以上的陈化期,这也是其它茶类所望尘莫及的。

不过,尽管陈化期可以足够长,却并不意味着茶叶品质的转化可以足够好。

好,话说回来——

由此可见,普洱茶的陈化和转化的确并非是某些人所理解的是同一回事。

2.

陈化是一个纵向的时间性概念,就像一个人从青春年少的少年时期走向年老色衰的老年时期,而转化则是一个横向的内质变化的概念,是品质的再造,或升华,或弱化。

茶有新陈,味有厚薄,陈化是必然的结局,内质却未必能有转化,或者未必能转化到位。

理论上,茶叶放的时间越长,其陈化的程度就越高。具体表现在茶叶的外观颜色、香气以及口感滋味上。

前端发酵的茶类,如乌龙茶、红茶,其基本品质在茶叶发酵、焙火之后就已基本定型。一般成品茶在新茶出来后两三个月至半年左右达到品质顶峰,而后在陈化中,色泽逐渐变灰暗、香气变沉闷、汤色也变得浑暗,滋味走向平淡,并出现陈味。

而这类茶里的焙火型为什么可以出现陈化期比较长的陈年老茶呢?实际上,但凡我们提及这些茶类的陈年老茶时,往往注重的是茶叶经过陈化后呈现出来的药理性特征,而非更加非凡的香气及口感滋味上的表现。

而对于典型后发酵工艺的普洱茶来说,却是截然相反的。

在长期陈化过程中,普洱生茶如果茶叶原料优质、储存良好的话,由于微生物、各种酵素的参与,其内质会发生持续的转化,不仅在茶叶外观颜色上发生变化,由青绿色逐渐变成黄褐、红褐;在香气、口感滋味上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形成焕然一新的香气,例如:梅子香、参香、枣香等等;茶叶口感滋味也将变得更加顺滑甘润,形成全新的品质特征。

但是通过渥堆发酵技术人工催熟的普洱熟茶,由于缺乏相应的活性物质和转化空间, 陈化期一般只是堆味的逐渐消退,不会再出现较为明显的转化。

本文由义芳君原创撰写,每日分享茶文干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5秒内识别一款茶陈化了几年,最大的口感变化是什么?
普洱熟茶怎么鉴别好坏?
【茶友话茶】为什么有些好茶是“拼”出来的?
不要把茶叶当养生功效来大量品饮丨知识
真正喝茶后才懂的事,小白对茶的八大误解,有你听过的吗?
干货| 七大茶类的存放技巧,你知道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