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丽的披麻皴|画家闫晓萍
userphoto

2023.06.04 北京

关注

我是画山水的,对山水的皴法也是初步了解了八九分。作为披麻皴,它是一种线皴的代表手法。它的书写性是其生命力所在,在书写方面,有才能的画家在披麻村上都有上佳的表现,比如赵孟府以及他其后的元四家,他们的成就和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团乱麻似的线条,竟演绎出一代又一代被历史承认的画家。

纵观山水画的皴法体系,不外乎线皴系统和块皴系统,介于两者之间还有了点皴。线皴系统上以披麻为主流,五代南唐画家首创披麻皴时,评论界对此的反应是很冷漠的。比如最初的董源山水,它的创造力是被忽视的,直到北宋晚期,董源的艺术魅力才开始被认识,沈括的《梦溪笔谈卷》第17卷《书画》云〉: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人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巜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沈括的评语,所谓的“不为奇峭之笔”,“用笔甚草草"以及“远观景物粲然”等等,正是董源披麻村的妙处。

江南气候湿润,林木森郁,山多土少石滑,披麻皴如乱麻,加上苔藓的配合,是贴切了江南山水的写照,由于披麻似的线条和密点的交融线条在乱中求变化,在散中求统一,点子的聚散也随机应变,因此它没有整齐划一的定式,掌握披麻皴的技巧,全凭画家对造化深切的体会,以及对笔墨和情绪之间的调节,这也体现了乱中变化和聚餐不定的整体性。

董源首创的披麻皴在北宋晚期受到重视,但并没有立刻主宰山水画,在南宋山水画中,几乎没有披麻皴的地位,直到元代在赵孟府的提倡下,由他亲力亲为与示范,披麻欲及才被广泛接受,并成为山水画的盟主。也是因为北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河南中部的开封,以居其中的这一带及附近地貌为特色。

赵孟府的《三村图》是元初披麻皴的典范,其笔法的书写性,线条的灵活轻盈,墨色的整洁度已不是董源所能梦的了,黄公望善于画,多得利于披麻皴的情绪演绎,《富士山居图卷》是披麻皴的经典,他用几年的时间,随淡随浓,点线并笔,徐徐画来,成就一副山水巨作。吴镇在披麻皴中树立了自己的风格,由未忘南宋水墨淋漓的遗风,他把披麻皴和水墨渲染结合,寄水乡风情与豪拓苍茫之中,别树一帜。

倪瓒改披麻皴从中直的线条为偏侧锋,淡墨干笔,些许重墨夹杂其间,名为折带皴,折带皴是披麻皴的一个分支,褪去了百年来争胜斗奇的火气,让冰清玉骨之身长留人间。赵孟福的外孙王蒙把披麻皴推到了淋漓尽致和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披麻皴线条凝重,力能扛鼎,且力度非凡,韵味无穷,配上他那情势粗壮的台点,让人叹为观止,其皴法名解索皴,鸟空游丝皴是披麻皴发展的一个耀眼的峰巅。

但它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到了清代中晚期,披麻皴锐变成为一种僵化的程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主要还是那些画披麻皴的画家安于现状,沉淀于他们自己的审美情趣之中,缺少才气又不思辨,代复一代将皮麻皴锐化了……要使这种古老的山水画手法重新绽放光彩,有待于我们这一代画家的努力,旧瓶中的新酒,依然可让人陶醉。

但凡有生命力的艺术手法终究有用武之地,披麻皴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它随意组合,可长可短,饱满的湿笔则润含春泽,瘦硬的干笔则惨同秋色,它能跌宕起伏,令人快意倍增,欲罢不能,它的线条变化丰富,便于个性驰骋,为开拓各种风格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闫晓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水画中披麻皴的技法特点
戎荻山水画之:南宋画家董源披麻皴的画法步骤及演示
五代两宋的山水画为什么那么美?看看那些大师的各种皴法
宋代山水--董巨江南画派
岳黔山讲授山水临摹(最新授课语录一/待续)
传世山水名画~五代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