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塔影园派”创立者——顾苓|金石鉴赏,顾苓,篆刻|::e景苑::中国传...
更新时间:2008-11-11 关键字:金石鉴赏,顾苓,篆刻
文徵明、文彭父子以花乳石自书自刻,创造吴门派篆刻,开文人篆刻先河,在篆刻书意、章法、刀法上均有突破,效仿者遍及天下,得真传者寥寥无几,顾苓则是公认的“得文氏之传”,系文彭之后吴门篆刻的又一宗师。
顾苓,字美云,号浊斋居士,苏州人,主要活动于清康熙年间。明朝灭亡后,他隐迹不出,自辟塔影园于虎丘山麓。顾苓善书法,隶书取法《夏承碑》,行楷宗赵孟頫。他精篆刻,对金石碑版颇有研究,治印推崇文彭,亦得秦汉法度,重视气韵,不追其形,于神似上见功夫,于工整中求意趣。他的篆刻在清初首屈一指,风格秀劲古拙,自然天趣,著有《塔影园稿》、《塔影园印稿》。顾苓不仅是位篆刻大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将自己在诗文书画的才华,嫁接到篆刻上来,使篆刻之花开得更加艳丽,成为与书、画鼎立的一门艺术。他倡导出颇具影响的地域性印学流派——“塔影园派”,至今仍为苏州印坛津津乐道。
寿山鹿目田子母螭钮朱文印《真赏》
“真赏”印文
“枫落吴江冷”印文
顾苓治印的独特风格是于“白文转折处,非方,非圆;非不方,非不圆;天然成趣,巧者得之”,在刀法上以切刀、冲刀相结合刻成,显现出蕴蓄韧力之美。他制作的寿山石朱文“真赏”印,以汉印缪篆结体,刻得大气磅礴,体势雄健有力,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冲、切相结合的刀法,一如当时有人记载的一种“如虫蚀叶”的刻法(即步步进逼,蚕食推移,每移一刀必切入深刻而有停顿)。这正是后来浙派切刀的特征。此印布白稳重,线条带有圆意,笔画秀劲圆转,于流动中蕴骨力,在光洁中寓厚实,有古玺印之美,不愧为大家手笔。“传是楼”印是顾苓的另一力作,这是他为昆山文学家徐乾学刻的藏书楼印。此印刻法仿照文彭所作“文彭之印”、“七十二峰深处”等元朱文印风格,且工稳过之。笔画虽然刻得特细、极瘦,由于作者掌握了“书贵瘦硬方通神”之理,反而刻得挺拔有力。其圆转处,如将坚硬的钢丝用力扳弯所成,韧力含蓄在细线之中。在章法上,“传是楼”三字安排得宽大雍容,有恢宏高华的神趣。
顾苓的白文印“枫落吴江冷”,款署:“戊寅季秋,舟往虞山,见树枝脱叶,飘林满坡。偶阅三桥印存,得句以摹其法。顾苓篆。”文三桥(即文彭)朱文取法元朱,白文学习汉印;但白文并不完全取自汉印中的缪篆,而略予变化,实与汉印不类。这颗印,顾苓看了《三桥印存》,所以也不类汉印,完全摹仿了文彭的篆法、章法和刀法。印上的5个字,不论直与横、字与字之间,均留出阔白线,以使全印气韵通达,规律有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韵苏州
文彭在篆刻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印章发展概略(上)(下)
学篆刻系列讲座--【1-10】章
篆刻史话:浙派,“西泠八家”的由来
清代篆刻流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