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成这3个习惯,你能跑赢90%的人

「学 习 力 是 一 切 能 力 的 基 础 。

from十点君

做对这3点,增值速度提升10倍 来自十点读书会 10:02


  

文 | 赵 周

你好,我是赵周。


浙江大学毕业的我,曾在阿里巴巴,用一年时间从零销量的职小白,逆袭成阿里巴巴销售部门第一名,被马云钦点为销售部门培训总监,成为阿里集团最年轻的金牌讲师。


在我做阿里集团培训主管期间,接触过无数的企业高管和职场小白。如果问他们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什么?


不是智商、情商、资源、机会、格局,而是学习力。一个人学习力如果足够强大,前面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后天习得。


慢慢地,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学习能力是一切有效学习的基础。


而我之所以能成为别人眼中“很会学习的人”,不过是把学习力的精髓,用在了读书这件事上。

  


因此,辞职后,我创立了全国最大的读书社群,现在已经帮助十几万热爱学习的人,通过改变阅读和学习方法,实现人生逆袭。


今天,我就把我多年实践总结的读书学习心法免费分享给你,希望你也能在学习这件事上,少走弯路、快速提升,实现职业跃迁。

 

做对这3步

让你在读书这件事上跑赢90%的人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血肉。”

 

因此,就有不少人理所应当地认为,凡是读过的书,也会和吃过的饭一样融为血肉。

 

这个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

 

钱钟书先生就说过:“读过的书若不及时反刍应用,时间一久大多都付之东流了。”

 

对现代人,特别是职场人更是如此。我们读书的终极目的,不是说我一年多读了几本书,而是为了做出改变。

 


我接触过一个职场新人,看起来非常努力,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读书学习上。但一问他的本职工作却做的一团糟,领导交代的事情丢三落四,草草了事。

 

不仅如此,他和多数普通人的读书方法一样,都是错的:

 

没有目标:到处找别人要书单,或是看见什么书畅销读什么;

按部就班:拿起一本书就开始读,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消耗大量时间精力;

读完就忘:读到有启发的句子就在下面画一条线,什么都没有写,在书合上那一刻已经忘得精光。

 

这种方法让自己读的很累,回过头来却收效甚微,生活丝毫没有变好,还总觉得自我感觉良好,毕竟“读了很多书”。

 

这一切都是有“原罪”的。

 

我们小时候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是“怎么还在玩,快去读书”


只要你一读书,不管怎么读,读什么,大人们就会夸奖你,久而久之我们形成一种概念:只要学习就没错。

 


学习是没错,但是这个学习思路是错的。

 

在以前知识匮乏、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学肯定比不学好。但是在今天知识爆炸,终身学习时代,要比的不是学不学,而是怎么学?

 

因此,在我坚持5年,每年读300本书之后,发现了一个真理:要及其功利地读书。


第一步:


在选择一本书开始读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纯粹娱乐消遣?是要心智性阅读,还是娱乐性阅读?

 

如果是心智性阅读,在阅读前可以到豆瓣亚马逊看书评,然后重点看书中的目录,序,前言,后记等。

 


就像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一定是先看看地图,找到几个喜欢的地方,然后朝着感兴趣的景点直接过去。目录和序就是起到地图的作用,却往往被多数人忽略了。

 

第二步:


找到目标后,你肯定会计划打算花多长时间来游玩这个景点。也就是打算给这本书配置多少你的时间资源,否则极容易半途而废。

 

第三步:


到景点之后,你还会想你来这里要收获什么?是想发朋友圈,还是感受美景或历史?


对应到书中,就是你打算解决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对你的工作生活会有什么样的指导性改变。

 


总结一下,极其功利地读书,就是在开始阅读前,先明确目标,配置好资源,再带着问题进入。


就像到一个城市旅游,先知道去哪个景点,准备花多长时间去,以及去那里的目的是什么?

 

就这三步,让你在读书这件事上跑赢90%的人。

 

毕竟,好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读完就忘了怎么办

可是,你为什么要记住?

 

我还有一个学生华子,毕业于一所不错的一本院校,靠应试考上了大学,在大学中表现也不错,顺利完成了学业。

 

但是,在应聘中反复受挫,他也读了很多面试技巧的书,临场时却大脑一片空白。

 

他苦恼地问我,怎样才能记住书中的面试技巧呢?

 

我反问他一句话,你为什么要记住呢?

 

他说,当然是想在应聘时用上啊!

 

我又问他,且不说那些面试技巧记住有难度,往深里想一想,记住就真的能派上用场吗?

 

阿华不说话了,因为这已经颠覆了他过往许多年的学习认知了。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在什么阶段养成读书要记住的习惯?

 

对,就是从小学到高中不断“被要求”而形成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把我们变成了知识的“存储器”。

 

可是,记忆真的有用吗?

 


当阿尔法狗能够轻松战胜人类棋手,可重复记忆的学习领域,机器学习能力已经超越人类的时候,我们究竟靠什么跑赢人工智能?


出路只有一条:死记硬背会死得很难看,真正把好的理念用在生活中才是王道。


即便华子通过记忆,面试技巧侥幸过关,后面等着他的将是无法靠背记逾越的实际工作的难关。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益?


答案就是,一定要学对你最有用的知识,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就像我说的“读书就是要功利”!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非常不理解,一般人总把读书看出一件很崇高的事情,而崇高和功利是两码事。


其实这个功利,指的是学以致用,和转化为工作成效的能力。



这便是我独创的便签学习法:


读一个图书片段,反思自己的失败经历,规划改进行动,需要可能不过十分钟。


当你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反复的阅读、反思、规划、行动,进行深度学习时,知识是否被记住早已不再是问题的关键了。


因为记住的在有一天会忘掉,而践行反思才会带来最终的改变。


通过行动,应用主动学习掌握的知识,不是记住,而是内化。从行动学习构建而来的知识,才能够为你的个人成长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让努力可积累

积累可迭代

 

英国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说,“成年人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自身的经验”。

 

因此,就算完整地掌握了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但若学到的东西不能积累迭代,一样只会被存量束缚。


能否从过去的经历中提取出经验教训,是所有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想想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


工作多年,工资却少得可怜?

想升职加薪,拼命买书报班,却没有长进?

想读书学习,却没有目标,成效甚微?

对现状不满,又不知如何去改变?

......


这是因为大家欠缺了一项能力,就是学习能力。


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无论你想拥有的是沟通能力、思考能力、管理能力、人际能力、英语能力、还是理财能力等等,只有掌握了如何学习的能力,才是高效进步的核心技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脸和体重,而是这一点
古典《超级个体》1-6学习思考能力
读书有没有用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关于学习,职场牛人不会告诉你的事
快速提升职场口才与演讲能力的技巧(三)竞聘技巧
工作中,如何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能力?就3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