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月,我读了哪些书

一.12月,我读了哪些书

 

来不及等待,来不及叹息,时间如一列呼啸而过的火车,急匆匆地从身边飞速过去。月初制定计划,仿佛是昨天的事,可转眼又到了12月月底。这一月,读书依然是每天的必修课。

1.12月,读了哪些书

 我在12月读的书有:
      
1)《名家散文经典》(第1卷,11月未读完)

2)《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

3)《最美小品文》

4)《梦田随笔》(11月未读完)

5)《爱默生随笔》

6)《培根论人生》

7)《周国平散文精选》

8)《暗时间》

9)《百位名家谈读书》

10)微信公众号中的部分文章

在这9本书里,我最喜爱的两本是《周国平散文精选》和《爱默生随笔》,这两个人的散文都带有哲学思辨的色彩,语言质朴有味,意蕴深厚,书写随意自由,字里行间闪烁着思想智慧的光芒,格言警句随处可见。读他们的文字,仿佛在聆听智者的谆谆教诲,耳朵畅快舒适,心眼明净清亮。这两本书已被我列入2017年必读之书。

《暗时间》、《最美小品文》、《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和《名家散文经典》以前都读过。这四本里,我重点重读了《暗时间》,这是一本刘未鹏8年时间的博客分享之作,他在书中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暗时间、思维、专注力等概念,对学习和阅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书中对知识的论述不够系统,有些散乱,但这并不妨碍从中吸收到有价值的观点和信息。我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并写了四篇读书随笔,收获不小。

2.制定读书月计划

值得欣喜的是,在2016年的年底,我第一次制定了读书月计划。就像久旱渴望春雨的秧苗,在苦苦的寻求中终于迎来了一场喜雨,它虽然来的晚了一点,但它必定唤醒了我对于“计划”的觉醒。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2月的读书计划让我认识到,有计划学习的重要性,它是指导我阅读的纲。以前,虽然经常读书,但从未制定计划,阅读漫无目的,缺乏目标和方向,就像瞎子摸象一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也给即将到来的新年的读书提了醒:一定有计划地阅读。

有了读书月计划,对这一个月要的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然后每个星期读什么书,再大致计划一下。让阅读跟着计划走,而不是随意地在书中溜达,瞎闯乱转。就像逛街一样,如果不知道为了买什么而瞎跑,你会觉得没意思,但如果你是为了买一双皮鞋,或者买一件衬衣而上街,你就会有意识有目标地去逛一些鞋店、衬衣店。有了目标,就会有方向感,就不会迷失自我。读书也是这样,要有计划地读,才不会盲目。

3.读书计划与读书结果的对比

从读书计划和最终阅读结果的对比看,有所偏差。在计划中,《名家散文经典》(共三卷)三卷都读完,但读到第二卷国外名家散文时,翻了二十来页,怎么也看不下去。我不大喜欢读国外的译作,可能是一篇内涵和语言都很美的文章,但因为翻译的不到位,让人读起来感觉别扭,于是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只可惜,我的英文自高校毕业后就忘记了,如果能懂英文,最好还是读原著。

《周国平散文精选》和《百位名家谈读书》是不在我这个月读书计划之列的,却额外地读完了。

计划中的《名家散文经典》第二、三卷未读,计划外又多读了两本,阅读计划和阅读结果虽存在些微偏差,但总体来说,12月基本是按照读书计划走的。

 

二.我是利用哪些时间来读书的

 

读书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而是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努

力经营的事业,书应该成为贯穿在每日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对书应该有一种强烈的饥渴感,就像高尔基说的,我扑向书籍,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一样但工作、人情、家事,生活的忙碌和繁杂又会让我们望书叹息:“我哪有时间读书呢?”真的没有时间读书吗?不是的。 

1.     我的读书时间

我有一个记录读写情况的小本子,每天都记录读书学习情况,以

便周末总结得失。翻开读写记录本,在12月里,我没有一天停止过读书,这得给自己点个赞。

请看我在128号的读书记录:

晨醒后30分钟:读《蒙田随笔》(31页)

早饭时40分钟:听读文章5

上午下班到家后10分钟:读微信文章(3篇)

午后30分钟:读《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45页)

晚上睡前20分钟:读《周国平散文精选》(14页)

再看1217号周六的读书记录:

晨起后1小时:读《周国平散文精选》(46页)

下午50分钟:读《暗时间》(36页)

从这两天的时间记录看,我平时的读书集中在三个时段,晨醒后,午休前后,晚睡前,多为零散的小时间,也就是碎片化时间。有时会利用做早饭和午休的时间,听喜马拉雅电台,我收集了365读书、十点读书、淡淡午夜咖啡香和5分钟心理学等电台,利用做饭和休息的时间听读。周六和周日两个休息日,我会用大块的时间来阅读。

2. 善用时间的边角碎料读书

我上面记录的是不受人事干扰的正常情况下的读书时间,但因杂事太多和一些意外事情的出现,有时读书计划会受到影响,比如1210号叔叔从合肥回来,住在我家,13号离开。叔叔在的4天里,他不停地和我说话,我上班、买菜、做法,陪他上街办事。记录本里有如下的记录:

12.10,叔叔从合肥回来,下午和晚上同叔叔说话,什么也没做。12.11,上午,和叔叔一起上街办事,下午,与叔叔和侄女说话

4点。

12.12,晚上洗衣服,与叔叔说话,狗狗生病,呕吐,带它去看

病。

12.13,狗狗呕吐,上午下班后带它去打针,下午,叔叔返回合肥。

12.14,侄子、侄媳妇中午来我家吃饭,忙着做午饭,没午睡,下午昏昏沉沉。

叔叔在的几天里,我不能正常读书,他走后,我就在那一周的剩下几天里,利用早起和晚睡把落下的时间补上,也完成了一周的阅读任务。

既要上班,又要做家务,处理各种琐事,还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时间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有时,刚拿起书,一个电话就得放下书,去处理事情。读书受到各种限制,但只要想读,总有时间可以利用。关键是坚持,哪怕每天读半小时,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读许多的书。刘未鹏在《暗时间》一书里,写到他上大学时经常利用乘车的三、五分钟阅读,经常利用吃饭、睡觉、走路的时间思考,都是利用小时间的极好的范例。

每个人的日子都是差不多的,都有自己要做的工作,都有琐事缠身,关键是我们要正确对待时间,要学会挤时间,善于利用时间的边角碎料。日积月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阅读量。

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以前,只是把它作为名人名言来记忆,现在感受到了:鲁迅正是因为惜时,爱读书,勤写作,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学大家。

 

三.我收获了什么

 

12月里,我阅读的收获不是我读完了9本书,也不是从书中获得了多少,而是由阅读带来的关于读书的几点认识。

1.自诩为“最美”的书,不一定是好书。

以《与名人一起品味小品》和《最美小品文》来说,这两本书选的都是篇幅很短的小品文。前者是一本薄书,选文少而精,文章作者多为中外名家;后一本是厚书,选文多质量却不高,多数文章没有作者,只以“佚名”代替,除了寥寥的几个名人事例,少量的引入深思的感言,就没多大可读性了。所以,前一本薄书知识、思想的含量远高于那本厚书。由此可见,书的好坏不以厚薄而论,自诩为“最美”、“最好”、“精美”的书不一定是好书。

2.名家的书,不一定是最爱的

本月我读了三个国外名家经典,即《蒙田随笔》、《培根论人生》和《爱默生随笔》(1120号在淘宝上买的),其中我最喜爱的是《爱默生随笔》。蒙田随笔,引用俯拾皆是,书写自由随性,行文天马行空,让我只能仰视,却无法深入进去。培根文章短小精悍,语言质朴自然,理性太强,让我望尘莫及。爱默生随笔行文较长,但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字里行间充满着哲理和思考,是我比较喜欢的文章风格。

3.写读书笔记能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
这一月读书最大的收获是写了《暗时间》的四篇读书笔记,通过

写读书笔记,对这本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作者读书、学习、思考等观点基本把握,这比囫囵吞枣的泛泛而读收获要大的多。把一本书吃透的最好方法,是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记笔记,读只是感性认识,不够深入,只有动笔圈点勾画、做摘抄、写心得等,才能更深入地把握一本书的实质和内涵。

作为从16年到17年的过度,12月份的阅读是为即将到来的新年的阅读做准备的,这就是从所读之书中,寻找和搜集名家精美文章,留备下一年写专题阅读笔记打基础。从2016年的1020号,我开始尝试慢阅读,即一天精读一篇文章,然后写读书笔记,获益匪浅。反复回味咀嚼,有时一篇甚至两三天才能读完,细读慢品中感受着文章的别样馨香。所以,精读一篇名家美文,胜过泛览几十篇的鸡肋之文。

 

四.读书中存在的问题

 

读书是我每天给精神充饥的面包,我如饥似渴地扑在面包上,贪婪地吞食着知识的营养,常常忘了红尘滚滚、琐事缠身。我忙里偷闲,享受着读书的快乐,但在阅读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读多思少,读的不够深入

读书多,思考少,依然是我阅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只是读,读,读,却很少停下来思考。刘未鹏在《暗时间》里说:“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深入推理,来自哪里?无疑是思考。

2017年的阅读中,我一定要让自己停下来思考,但这是一个不太容易的过程,至于读中如何去思,我现在心里也没有底,慢慢摸索吧。

2.     读书盲目,缺乏计划和系统

我读书比较盲目,报刊、杂志、名家之作、历史书籍、禅宗故事、

阅读写作等,往往是拿起来就读。枕边、书桌上、电脑旁、沙发靠背上,甚至是卫生间的储物架上都放着书,这样,我随时都可以开始阅读。天天利用茶余饭后,醒后睡前的时间,也陆陆续续读了点书,但你要问我,读了哪些书,我却一下子想不起来。究其原因,还是读书没有计划,不够系统,不够深入。

我大多凭兴趣读书,喜欢读那些适合自己口味的书,比如名家散文、禅宗故事、历史往事等,就文体来说,散文读的多,小说、论文等读的少。

制定读书计划,确定阅读书目,进行主题阅读,强化精读,多读名家之作,是我在2017年大致的阅读方向。

 

读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从几岁的孩子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都可以拿起书来读,但越读越会有一种迷茫感,因为读书不只是为了享受读书之乐,还更应该有所探求。所以,读书又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我将继续在不断的阅读中思考和探索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虽然鬓角的白发渐增,但走在一条宽广喜悦的阅读的路上,我就像一个青春张扬的充满激情的年轻姑娘,活力四射。于是深切地体会到了孔子的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看了就忘?其实是你不够认真
如何利用21天培养阅读习惯
不装逼的读书方法应该是怎样?
好读书丨叶健文:一名理科生的十年耕笔之路
读书与不读书,你的世界差别真的会很大!
每天读书半小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