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绍实力强大,为何惨败,真的是因为官渡之战吗?千万别被骗了

袁绍,字本初,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他年少时便“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进入朝官之后,成八校尉之一,身居高位;董卓祸乱朝纲,他只身出逃,引起董卓忌惮,被拜为渤海太守。之后,他先夺冀州,后据青州、幽州、并州,一统河北,成为了最大的割据势力。再加上当时他手下文有郭图、逢纪、审配、许攸等人,武有“河北四庭柱”,按理说有人才、有地盘的他,想成霸业,并非难事。然而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他被曹操以少胜多,不久后病逝,两年后,他所有的地盘都被曹操收入手中,至此一方诸侯,彻底成为历史。如此看来,袁绍的悲剧,缘于曹操,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当时不管是论地盘,还是论兵力,亦或是论手下的文臣武将,袁绍比起曹操,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虽说他好谋而无断,但是能够一统河北,独据四州,他绝非庸才,绝对不会在各方面,都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轻易的败给曹操。再说了,官渡之败后,冀州多叛乱,他还有余力一一平定。如此看来,真正让他败亡的人,并非曹操,真正导致他败亡的原因,也非官渡之战。那么袁绍不但没能成就霸业,反而早早的,在诸侯争霸中被赐出局,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小编认为,袁绍之败,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是败给了他自己。他之败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性格存在巨大的缺陷,即好谋而无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一步一步将自己逼上了绝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他的这一性格,招致了哪些祸患。

一、群臣内斗

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曾在评价袁绍的时候说道:“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的确袁绍手下汇集了大量的人才,但是他根本无法,使这些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他并没有确定明确的发展方向,手下的谋士各执一词,甚至为了争宠,进行勾心斗角,有时甚至会将武将牵连进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原本占据了上风,可是因为审配抓拿了许攸的家人,导致了许攸叛投曹操,战局开始逆转。之后又有郭图献计不成,诬告名将张郃、高览,逼反这二人。仅这一战期间,就发生了这些事情,可见平时这些人之间,更势如水火。这一切都是因为袁绍的性格缺陷导致的,如果他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众人往同一处用力,这等情况自然可以避免。

二、诸子内斗

他的属下之间勾心斗角,还有另一重原因,那就是他迟迟不肯选定继承人,按照古时的传统,人们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一般会立嫡立长,但是袁绍却将自己的四州,全部分封了出去,让每个儿子都有了夺嫡之机,与此同时,他还将幼子袁尚留在了冀州。这种情况下,他手下的人,为了在袁绍去世之后,谋一个好前程,纷纷站队,他的几个儿子也开始互相争斗。这一点他在世的时候,还不是特别明显,他去世之后,矛盾却骤然爆发——幼子袁尚和长子袁谭相互攻伐,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曹操趁机将他们各个击破,接手了袁绍的全部地盘。如果袁绍不废长立幼,明确的将长子袁谭,立为继承人,并杜绝其他儿子争权的可能性,他去世之后,曹操绝对无法轻易拿下河北,他的势力,也不至于就此消亡。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袁绍之败,并不是败在了官渡之战,其势力内部的问题,早已根深蒂固;导致其势力消亡的人,也非曹操,而是他自己。正如陈寿所言:“(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和,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蹶,社稷倾覆,非不幸也。”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等书,小编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许攸之死留给我们的教训
袁绍败给曹操的两步败招,不救刘备让他错失最后机会
两分钟看完三国编年史(201年刘备驻新野到205年幽冀降曹)
小人物贾诩,影响了三国的大局势
东汉末年,此人帮助袁绍夺取冀州,却被袁绍之子斩杀
官渡鏖战篇二:为什么地盘更大的曹操更弱?详细分析袁曹实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