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咖】李舸的关键词:我本来也一无所有、我不怕、我不愿意、我喜欢、我自己的

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出品   

  


李舸和特种兵在黑龙江雪原外训


李舸“初心”访谈视频


李舸“照见内心”采访视频


在李舸利落如连珠般的京腔中,疯狂训练空耳听力的广东图图,记下了很多个“我”。

 

1991年开启摄影生涯,拍过无数国家政要、国事级别的现场,经历中国20多年的大喜大悲大事件,走过中国千山万水,然后走上了中国摄影界光芒四射的舞台,当上了主角之一: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李舸在奥运会采访


李舸体育系列


李舸体育系列


李舸体育系列


李舸体育系列


李舸体育系列


摄影界中人,对李舸的关键词应该不陌生:初心摄影,左手写字,非遗,“四独要求”(独家、独特、独创、独幅),佛光山,中国摄协副主席……

 

这些都是关于他的采访中频频出现的字眼。

 

但在图图看来,李舸的关键词很简单,他的故事,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大写的“我”。 


李舸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航拍


只留意到李舸的身份和严格到极致的摄影理念时,图图觉得他是个站在山头上,环顾四周,人影空寥,不得不自我鞭策的独孤大侠。


看到李舸近年系列作品甚至他个人的工作照时,又隐隐觉得他和年轻时的窦唯有几分相似,置身圈子中,孤且直。

 

如今,图图觉得,李舸似乎和崔健更相似,同样强调自我的价值与意义,这种强调几乎到了极致的程度,会不断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在职业追求的道路上继续探索,甚至“跨界”,也包容着这条路上其他的“现实”。


关键词:我本来也一无所有

拍摄那么多灾难现场,不害怕吗?

——无所谓,我本来也一无所有。


李舸行板系列·中国制造业

巧得很,李舸和图图聊天时,也提及了“一无所有”这个词语。这是崔健的名曲之一。

 

当然,图图并不知道李舸是否喜欢崔健。

 

这个根于他童年经历的“觉悟”,让李舸勇闯许多危险的第一现场。自觉一无所有,自然也不会有太多恐惧。

 

李舸从解放军政治学院新闻系毕业之后,进入人民日报摄影部当摄影记者,跑了很多自带光环的国事现场,用镜头捕捉过多国政要。



李舸参加军演

 

但是,中国20多年中经历的重大灾难和事故,现场也少不了他。

 


李舸在非典定点医院工作


2003年,中国爆发“非典”疫情,北京作为重灾区,随着被感染的病人越来越多,社会上谣言四起:进了医院你就出不来了,没病的也给你弄出病来,有病的就直接给你弄死。

 

特殊时刻,更需要能直观传递真相的照片。李舸这么想。

 

李舸主动申请去非典的定点医院之一,进驻中日友好医院非典病房。他的申请一开始被拒绝了,工作单位不愿他涉险。但领导看他态度实在坚决,也只能批准,还给他打了疫苗。

 

他在非典病房里封闭了十多天,每天跟着一线的医护人员拍摄8小时。人民日报在头版给他开了专栏。

 

李舸进驻非典病房的第一天


非典隔离期间,李舸的同事们来看望他


然而,来势汹汹的疫情,连一点“劫后余生”的庆幸,都给不了这个硬气的人。

 

“无所谓,(安全威胁)我根本不当一回事,天还塌不下来!”


同样危险的,还有1998年长江爆发百年不遇的洪水,李舸辗转两湖采访长达40多天。一次刚回到武汉驻地休整,晚上还没躺下,就又收到工作通知:荆江分洪区有可能要炸堤分洪,必须连夜赶到荆州大堤现场采访。

 

李舸和同事半夜开着车,必须逆向而上,赶在泄洪之前穿越分洪区,才能到达采访地点。当时分洪区里几十万人已经全部撤离。

 

两人跑到分洪区指挥部沟通此事,留守的人劝不住他们,只好嘱咐:“你们逆向而行,一定要认真观察,一旦听到机枪声,要立马弃车,就近上房上树!”

 

结果第二天凌晨,长江第六次洪峰顺利通过荆江大堤,两人安全穿越。

 

万一真的分洪,岂不是惨了?“当时只想着采访。经历那么多,命大,应该没事。”

 

1998年的时候,李舸已经工作7年。这个时长,足以让多少人在岗位上熬成老油条,李舸对现场和纪实还是如此执着,丝毫不将生命威胁放在眼里。

 

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表达,那就是,面对这些险境,李舸的内心毫无波动。

 

会不会所有的威胁,在他面前都有些许挫败感?

 

“我从小就有这个感触,我本来就什么都没有。”


关键词:我不怕


纪录那些沉重的画面,心理负担重吗?

——我不怕,苦难带来的是正能量

 

李舸乡村系列·拾花的日子


李舸乡村系列·拾花的日子


李舸乡村系列·拾花的日子


李舸乡村系列·拾花的日子


无论是灾难现场,还是纪录中国乡村变化,拍摄中国非遗传承,都难免遇到一些颇为沉重的画面。李舸说,他一直在向拍摄对象学习,有些人什么都没有,依旧怡然自得。

 

困境对他而言,是历练和经历,而非痛苦。

 

李舸出生于北京。两岁时,在空军任职的父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不久,当军医的母亲也被打倒。

 

年幼的李舸和姥姥被撵出空军大院,辗转在各个亲戚家中寄居。

 

这便是他“一无所有”的根源。

 

“小时候去到哪都是被鄙视的人,但是我那些处境同样不好的亲戚对我很好。别人给的,我都该感恩。”

 

可幸的是,幼年失去家庭的李舸,有个忍辱持重的姥姥。姥姥曾就读于燕京大学,当过中学校长,对李舸的教育看来非常成功。李舸跟着姥姥,面对如此坎坷的童年,没有反社会,甚至没有阴影,反而经历了一场磨练之后,学会珍惜、感恩、知回报。

 

正是这样的锻炼,让他面对许多灾难现场和纪录苦难时,没有害怕,也不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只把它当作是生活的经历,从中汲取的是正能量。

 

李舸乡村系列·莫沟老物件


李舸乡村系列·莫沟老物件


李舸乡村系列·莫沟老物件


李舸乡村系列·莫沟老物件


李舸乡村系列·莫沟老物件


“现在的人,看一些真人秀节目,(对节目中的苦难情节)哭得一塌糊涂的,太小儿科了。”

 

大江大海,确实难被小风掀起浪花。


关键词:我不愿意

 

为什么不接受师范的保送,而是选择了摄影呢?

——我不愿意(当老师),我当时想去当战地记者



李舸初心系列


李舸初心系列


李舸中学时学美术,高中毕业时有机会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相信经历过高考折磨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那种解脱感,不亚于永离苦海,修成正果。

 

李舸拒绝了。

 

“当时保送是有条件的,必须回中学当美术老师。我不愿意。”

 

不愿意的另一面,是对自我的追求。

 

李舸是军队子弟,总觉得自己就该去战场、去前线,于是进了解放军政治学院的新闻系。

 

当时成立新闻系的院校屈指可数,摄影专业更是凤毛麟角,而李舸就特沉迷于此,自己选修了摄影。

 

一个我不愿意,李舸从教师转到了摄影。送到手上的“胜利”,不是他想要的,他也可以弃之。

 

李舸还有一件事不愿意做,就是不愿意帮人作序。


他认为,客观地去挑摄影作品中的毛病,别人才能不断进步,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奉承话,没有用。但为人家的书作一个带批评的序,恐作者无法接受,干脆不作。

 

一个我不愿意,李舸在人情面前保住自己对摄影的本心。

 

人情关恐怕是中国最难过的关了。


李舸初心系列


李舸初心系列


李舸初心系列



关键词:我喜欢

 

会因为其他诱惑或困难放弃摄影追求吗?

——我喜欢摄影,它是我生活的方式


李舸行板系列·中国制造业


摄影记者的地位大不如以前,拥有相机就垄断摄影表达权的时代更是一去不复返。

 

但李舸从未想过放弃,摄影已经成了他的生活方式。“我喜欢摄影,就不可能考虑放弃,只会想如何继续改变、创新。”

 

面对如今大众摄影时代,李舸觉得,这意味着摄影的门槛降低了,但作品的要求变高了。他没有像图图想象那样,是一个山峰上的独孤大侠,相反,他眼中,但凡比他看得远的人,都值得他学习。

 

90后,甚至00后的新生代摄影人,各地的宣传干部,来陪同创作的同好们,被拍摄的对象……

 

因为喜欢,所以努力汲取着一切营养。


李舸行板系列·中国制造业


李舸行板系列·中国制造业


李舸行板系列·中国制造业


李舸行板系列·西非


李舸行板系列·西非


李舸行板系列·西非


李舸行板系列·西非


李舸行板系列·西非

 

2008年汶川地震,对李舸而言,算是一个创作上的分水岭。那年,他几乎全部否定了自己之前的作品,“90%都是垃圾!”

 

原因在于,他当时虽然拍了很多很震撼的画面,也都被报社采用了。但事后,连他自己都印象模糊了。反而一直深刻印在他脑海中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用床单把亡妻背在身后的影像。那是一个外国记者拍的。


李舸2008摄于汶川


李舸2008摄于汶川


李舸2008摄于汶川



2008年李舸在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城


反映当事人命运和情感的作品触动了他,他义无反顾地抛开过去宣传式表达,重新上路。众人总揶揄他,当了中国摄协副主席,应该推、抬自己才恰当,但他总在各种讲座、交流时把自己当反面教材。

 

“好作品要经过沉淀之后,留待后人评价。后人说谁是大师,谁才是大师。”

 

因为喜欢,所以毫不犹豫地放弃已有的成就,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转奔更高境界。

 

一般人对资深摄影家的形象,夸张点说,应该是浑身挂满机身,腰间全是镜头,还得扛个大脚架。李舸却常常只拎着个微单相机,追求直出,无剪裁、无后期。

 

李舸将这种追求当作一种自我训练。他举了个例子:去安徽拍摄时,遇到一对夫妻拍树,拍出的叶子颜色不够黄,丈夫豪言:回去PS即可。


“这也没事,那也无所谓,全靠几秒钟就能完成的PS,是在给自己的不严谨找借口。我不能给自己这样的借口。”

 

李舸认为后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创作,但他却把自己的后期之路“扼杀在摇篮中”:拍摄的时候就加上黑色边框滤镜,便无法剪裁。

 

因为喜欢,每次举起相机,都是极为严肃的。


关键词:我自己的


每个人都该把自己的事做好,有自己的东西……

摄影,才是我自己的

 


李舸初心系列


在报社,当李舸成为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时,已经是一个摄影记者所能到达的极限。

 

有人劝他转行,以期继续升职。但他像当年放弃保送一样,把善意的建议放到了脑后。

 

“岗位是单位的,摄影才是我自己的。”或许改行、升迁与出好作品未必矛盾,但他认准了自己的路,就一直在那条道上发力奔跑,不理会其他诱惑。

 

李舸说,到了一定年龄阶段,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才有胆量说硬气的话,做硬气的事,年轻人只有多多奋斗,才能规划自己的人生。

 

纵观李舸的学习与职业生涯,图图总觉得他一直都知道每一个“当时的自己”要的是什么。

 

李舸初心系列


李舸初心系列


李舸初心系列


“每个人都该把自己的事做好,我既然有摄影这个技能,我就踏踏实实地用好它,这样它才能成为你的东西。”


长期以来,李舸都在坚持拍摄三大主题:禅修文化、非遗、中国乡村。他不光是纪录,还从中感悟,将主题的精神转化成作品,表达“我自己的东西”。

 

李舸深感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很多事物现在不拍,以后可能就不存在了。非遗的艰难生存,中国乡村的巨变自不必言,即使是“看似没变化的佛教,其中的人、相对应的社会文化,其实都在变。”

 

哪天,当这些都已消亡,我们只能从李舸的作品中追寻。


李舸不仅是追求主题的独特,他的作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独有的,带着强烈的文化属性。他甚至花了2年时间,在安徽宣城和非遗大师共同研发了集熟宣与生宣于一身的特制宣纸,既能打印照片、又能写书法,而他的左手书法也别具一格。


李舸非遗系列·宣纸技艺


李舸非遗系列·宣纸技艺


李舸非遗系列·宣纸技艺


李舸非遗系列·宣纸技艺


李舸非遗系列·宣纸技艺


李舸非遗系列·宣纸技艺



李舸非遗系列·镇江香醋


李舸非遗系列·镇江香醋

李舸非遗系列·镇江香醋

 

一幅作品从拍、印、题字、盖章,都是他“自己的”,别无分店,这就是李舸正在追求的“我自己的”。


李舸影画系列·九华禅意




李舸初心系列

































李舸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


任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摄影艺术大展、中国新闻奖、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等赛事评委


被授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抗击非典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等荣誉


《初心》的作品,首创将摄影、书法、篆刻和手工宣纸等多种艺术形式巧妙融合,形成了独树一格的跨界艺术作品


2014年初至今,鉴于李舸在禅修摄影方面的成就,他多次受邀前往台湾佛光山进行独家摄影创作。由星云大师一手创建的佛光山,是世界著名的道场。自1966年开山以来,几乎没有专业摄影师获得过深入拍摄的许可,能让李舸独家较为系统地进行摄影记录,实属特例


从影以来,先后在亚、美、欧、澳、非等大洲的众多国家举办摄影展、拍摄画册【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摄协新掌门人产生,八月曾来湘讲述长沙故事
【CPE风采1】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视频采访)
我的2016·李舸 | 行板如歌 探寻初心
李舸跨界艺术作品《初心》亮相798
李舸作品展《初心》
李舸,沉色素朴的记录才是影像的根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