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视点】阮义忠 · 缺席与存在,幻影与现实

        对当代摄影钻研颇深的前法国国家图书馆摄影部主任尚-克劳・勒玛尼(Jean-Claude Lemagny)认为,当代摄影表现有一大部分是围绕着缺席与存在这两个主题打转。

《摄影家》杂志第30期封面:印度,Michael Peto作品,1978

  “这一对完全相反却又缺一不可的双人组对摄影的影响可分为两方面。就一般摄影理论而言,摄影代表的是一个已经不存在的东西,或者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模样的东西。因此一开始,摄影就带着忧伤的成分⋯⋯任何对摄影的看法都引导着我们穿过有着无数镜子、充满恐惧与奇观的长廊,在这里,幻影与现实在交替面的深渊中彼此呼应。”

碧姬,《逝去的美人》系列:Xavier Zimbardo作品,1991

  他在《摄影家》杂志第30期大力推荐萨维尔・辛巴朵(Xavier Zimbardo)所拍的墓碑上的肖像《逝去的美人》:“照片也会变老,也会死亡,只是速度快或慢而已;就连那些被镶嵌在坚硬光滑的搪瓷上的照片也不例外。我们不禁怀疑,人类制作墓碑是为了徒劳无功的延后死亡的证据,或者,恰恰相反的,要借着这些易碎的石块让生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死亡的事实。”

欧荷儿《逝去的美人》系列:Xavier Zimbardo作品,1991

  勒玛尼抒情地提及,许久以前曾经有位诗人说,树木绿草的倒影,就像熟睡的水所做的梦。然而,在石头的粗糙与夜晚清明的黑暗之间,这些“逝去的美人”的脸孔不再透露她们的思想,她们的笑声和眼泪也不再属于这个世界。

眼泪,《青春期》系列:Doifel Videla作品

  相较于辛巴朵的看到生命消失,多佛・维德拉(Doifel Videla)则陈述了生命的成长。两者彷佛是彼此的镜子,互相对照。生于智利的维德拉与妹妹阿娜伊合力完成的《青春期》系列,采取影像与文字结合的形式,叙述一位青少年告别至今依然令其痛苦的童年回忆。

捉迷藏,《青春期》系列:Doifel Videla作品

  每组影像为两张互相对照的照片,一张跟主角的真实世界与日常生活有关,一张则是主角的心理投射与幻想。文字部分则是他根据妹妹的叙述写成:

  《眼泪》—— 突然之间,泪水轻易的、毫无理由地自我的双颊流下;他们似乎就这么凭空的冒了出来。

  《捉迷藏》——平常玩的那些游戏开始让我害怕,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令我兴奋。我注意到有个大人在观察我。

着魔的人,《青春期》系列:Doifel Videla作品

  《着魔的人》——我的身体有了变化。我开始觉得体内有些奇怪的活动,是来自最最深处的;它们让我喘不过气来。

  本期的封面作者是匈牙利摄影家迈可・贝托(Michael Peto),在我们介绍他的作品时已过世27年。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移民伦敦,在短短20年的摄影生涯里,大部分时间为《观察家》周报工作,累积了大量关于英国日常生活以及文艺圈知名人士的作品。

以色列:Michael Peto作品,1958

  多亏《摄影家》的英国顾问布莱恩・坎贝尔(Bryn Campbell),才让我们知道了这位优秀的摄影工作者。在布莱恩的心目中,贝托绝不仅是一名新闻摄影记者:“近年来,艺术家兼摄影家是种繁殖得比浮游生物还快的动物,而且总是值得让那些较不容易受骗的评论家仔细检验。不过贝托的职业意识却是无可争议的真诚,且令人耳目一新得谦恭。”

  布莱恩指出,新闻摄影的本质,尤其是九〇年代初期之前,经常为人所误解。“不论是以往或者现在,它所涵盖的范围比一般人所了解的要广泛得多,包含各种趣味与哲学,从最实事求是的记录报道到泰然自若的纯感觉,以及这两者间的所有细微差别。”

贝多因妇女与儿童,约旦:Michael Peto作品

  贝托必须替《观察家》拍摄各式各样的题材,包括人物肖像与艺术活动,不过他最高兴拍、而且拍得最好的是日常生活点滴以及工作中的人们。他的目的并不在捕捉稍纵即逝的片刻,而在赋予其拍照对象一种普遍性及不朽的尊严。

  他于62岁英年辞世,所幸留下的12万8千张底片、3500张彩色幻灯片以及大批照片并未散落四方,而是在家人的努力之下,让丹迪大学(University of Dandee)全部接收、整理。在本期发表的一小部分,足以让世人了解他的成就。

迪亚哥,孟多萨,阿根廷:Daniel Barraco作品,1990

  除了前面提到的萨维尔・辛巴朵,尚-克劳德・勒玛尼还推荐了阿根廷籍的丹尼尔・巴拉可(Daniel Barraco)给我们。在勒玛尼看来,巴拉可的这些作品是“阴影的语言”:

  “要详细的分析丹尼尔・巴拉可的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所有高质量的艺术作品都是超越评论之上的。而摄影作品尤其如此,因为他注重的是摄影的本质,而不容许任何符号的、概念的、或者道德的层面有所超越。

雕刻家罗贝多・科瑞雅和母亲,Daniel Barraco作品,1995

  巴拉可的照片让人觉得他们是孕育自阴影的最深处。由他的图案可以看出他们来自同样的源头——阴影,神秘与忧伤的庇护所。从这些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存在,甚至沉默的浓度。照片沉默不语,已不是言词所能形容。它们让我们周围的世界再度缄默,它们就像反应原始神秘的镜子。”

  本期唯一的女摄影家,是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蕾秋・弗登赫尔(Rachel Pfotenhauer)。受到路易斯・海恩(Lewis Hine)所拍的童工照片驱使,她于1993年来到印度深入调查童工现况。

印度火柴工厂的九岁女孩,Rachel Pfotenhauer作品,1993

  “海恩以全然的直率,成功地叙述了令我畏缩的故事。这些影像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意识,让我从头到尾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当我看着一张1910的照片,将它和现在做一个比较时,心中隐隐浮现一线希望;雇用童工在今日的美国是违法的行为,或许将来在印度也可以见到这样的结果。”

印度棉花工厂的八岁男孩,Rachel Pfotenhauer作品,1993

  这期杂志是1997年2月出版的,距离我去河内亲访胡志明的贴身摄影师丁当定已有三年。出发前,我对那场会面抱有很大的希望。由于长年以来,关于越战、关于越南,几乎都是透过西方传播媒体来了解,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让越南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来介绍他的所闻所见,怎不令人期待!

越南,丁当定作品,1970

  丁当定看来不像革命斗士,倒像温文儒雅的学者。只不过,之前拟好的一大堆问题,在他面前完全派不上用场。言语沟通不顺畅,再加上他的态度谨慎异常,让我们彼此之间彷佛隔了一道墙。几乎什么也问不出,只好寄望从照片中探知一些蛛丝马迹。

  我好奇地打开他带来的一包摄影作品,不但毫无战争的烟硝味儿,还让人有如闯入一个世外桃源。在丁当定的镜头里,越南乡村的秀丽山水彷佛空灵世界,民众似乎完全满足于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无需跟外界产生任何关联。这是现实,或是他在现实中寻觅的梦境。

胡志明,丁当定作品

        我诧异地问,怎么没有关于胡志明与越战的照片?他回答:“我所拍的好几万张胡志明的底片都成了国家财产,手头只有少数几卷复制底片。”边说边从一个胶卷筒中取出一条拷贝的35mm胶卷:“只有这些了,都在里头。”

  幻影与现实,缺席与存在,或许也是许多摄影家的处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摄影家的眼力——三大原则
把手机横过来,这是江西最壮丽最霸气的一幅照片
中国最霸气的一幅照片,看完记得收藏
摄影长卷《千里赣鄱锦绣图》
摄影家 徐达 | 宜昌经典老照片在博物馆展出
【摄影技巧】—讲经验还是讲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