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彩珍瓷-----钧窑《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

五彩珍瓷-----钧窑

                 文/陈 平

钧瓷是中国古代北方最有名的青器窑。以其神奇诡秘的窑变工艺展现了五彩斑斓的绝妙釉色和古朴的造型,既受帝王青睐,入主宫廷,又得平民厚爱,家传为宝。钧瓷以其偶然性、排他性、唯一性和神秘性,成为陶瓷艺术皇冠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蜚声中外。很久以来,对钧瓷的年代划分以及钧窑的始烧年代等方面,一直存在争议。这些学术问题的最终解决,尚有待于更多新的考古发现和科技的进步。

钧州地名的由来

  阳翟县北宋时归京西北路颍昌府管辖。金朝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置颍顺州,二十四年改称钧州(以州有钧台,故名),以阳翟县为州治。明代万历(朱翊钧)三年避御名,改禹州(大禹曾受封于此为夏伯)。1913年民国政府将禹州改名禹县。1988625日经国务院批准,禹县撤县建市(县级市),并由许昌市代管。自明末始,文献在谈论钧窑或钧州窑时,可能亦因避讳而将“钧”作“均”。至今仍有少数人将“钧”写作“均”。 钧窑位列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对这种排位仔细加以推究,它并不科学。文献中有关“钧州窑”的记载,首见于成书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宋氏家规部》卷四“窑类条” 下记:“钧州窑,注,深紫色者,粉青色带微紫者,质甚厚。”钧窑应是钧州窑的简称,或云钧窑因钧台得名,亦未可知。

以孔雀石入釉   

钧窑为北方地区著名瓷窑。它以阳翟为中心,窑场遍及钧州(二县一镇)各地。目前已发现110余处窑址。

钧州市神垕镇产孔雀石(含铜)。钧瓷以孔雀石入釉,高温一次呈红色。钧瓷入窑一色,出窑千彩,故有 “钧窑无对,窑变无双”之说。采用铜元素烧成铜红彩斑釉及各色铜釉是钧窑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意义的飞跃,是钧窑大放光彩,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关键。

所谓钧瓷,是北宋时河南阳翟县所烧的一种青瓷,那时尚无钧窑之名。当今古陶瓷学者称窑器造于北宋者名阳翟窑,以造于金朝者,始称之谓钧窑,清人或称禹窑。钧窑属于北方青瓷系统,在天蓝釉中加入铜的化合物,各种紫色釉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海棠红、玫瑰紫之属是也。亦有在天蓝釉局部有意涂抹含铜着色剂,红彩斑产品类此。

钧窑的性质

官窑是官方出资兴建与管理的。官用瓷是官方定制购买的。贡瓷是进献送礼的。宋代的越窑、耀州窑等和明代的龙泉窑、钧窑及磁州窑等,皆同时生产官用瓷和贡瓷。弘治十五年(1502年)《大明会典》中有关钧州瓷器贡御的记载:“凡河南及真定府烧造,宣德间题准,光禄寺每年缸、坛、瓶,共该五万一千八百五十只,分派河南布政司。钧、磁二州酒缸二百三十三只……”。钧台窑始烧于金大定24年(1184年),官钧琢器(陈设类钧瓷)的始烧年代可能是元末至永乐期间,或稍后一个时期。钧瓷采用素烧强固胎体,釉烧呈光泽色彩的二次烧制工艺,这在钧台窑遗址中可找到证据。因此,钧窑它是一个既生产日用瓷,又生产贡瓷和官用瓷的窑场。河南省禹州神垕刘庄窑(生产钧瓷精品)可视为一般民窑的代表,而禹州钧台(夏禹王的儿子夏启宣誓继承王位时所站的台)窑则是官钧窑(州府一级官窑)的代表。金元时期在北方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钧窑为中心的瓷窑体系。

迄今为止,既无带纪年款的传世官钧出土,又未见墓葬出土带纪年款官钧。钧瓷在辽代遗址和墓葬中不见。金代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钧瓷甚少,尤其缺少确切纪年墓出土器。

河南省博物院所藏墓葬或窖藏出土的钧瓷主要有:遂平出土的天蓝釉彩斑盘、汝州市官庄出土的天蓝釉洗、1978年长葛市石固镇出土的月白釉花瓣碗、1980年嵩县城关镇北街村出土的钧窑月白釉荷叶洗和钧窑月白釉花瓣碗;1963年禹县黄庄窖藏出土的钧窑天蓝釉鬲式炉、1976年河南方城窖藏出土的钧窑紫斑折沿花口盘和登封市冯湾村窖藏出土钧窑天蓝釉盘。此外,北京海淀金山向阳村林业研究所院内金墓出土了碗、盘、钵及瓶等钧瓷,这些宝贵的标准器,为探讨禹州早期钧瓷生产面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005年北京市西城区皇城根毛家湾1号院发现的瓷片坑,出土了官钧瓷片标本4片,此组标本无清晰的地层叠压关系,于解决官钧琢器的烧造年代问题无益。

两岸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大致可分为精细型与粗放型两类。关于粗放型与精致型官钧孰早孰晚的问题,从前者工艺比较原始、落后的特点来看,其年代或有可能早于后者。因为精致型的诸多工艺特点,均似在粗放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如支烧工艺的进步和模印数字的采用,也应是在粗放型基础上的改进和规范。

钧窑系形成时间比耀州窑、定窑及、磁州窑系为晚,而沿续时间却比耀州窑、定窑有过之而无不及。钧窑系以河南禹州窑为中心。钧窑系瓷窑的产品未见在长江以南出土,表明它们主要流通于北方地区,在较长的时间里,一般认为,凡钧瓷均属于河南地区产品。包头窑、浙江金华铁店窑是二处重要的钧窑系窑场。明代江苏宜兴有仿钧窑,称为宜钧。广东石湾仿钧,则称为广钧。钧瓷最迟到明代中期就停烧了,也谓落日余晖。

 

钧瓷的数字之谜

   

官钧的底部大多镌刻有一~十的汉文编号。编号有烧前刻制者,但亦见少数为后刻,乃清代宫廷玉工刻迹。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陈设类钧瓷相同,此类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一般认为,数字愈大器物愈小。但只适用于花盆和托盆,但并不包括出戟尊、渣斗式花盆、鼓钉洗和后世仿品等,因为这些器物上镌刻的号数字码多为随意为之,不代表任何意义。精致型陈设瓷数字位于外底,位置固定,多模印数字,字体书法较规整,粗放者数字大多刻于圈足内侧或云头足内侧,字体大都草率不工,位置亦无严格要求。乾隆时期宫廷玉工除了在陈设类钧窑瓷器上加刻宫殿和地名外,还摹仿旧有刻字在器物底部加刻或改刻数目字。可能是釉色相似的器物配合一付之记号。

 

钧瓷的特征

 

钧窑除烧造钧釉瓷外,还烧青釉瓷、白釉和黑釉瓷器。

钧瓷的器型主要有尊、瓶、奁、杯、炉、洗、壶、钵、盘、碗、水盂和花盆、盆托等。

一、钧瓷采用乳浊釉,釉质莹润、含蓄,釉色变幻多端,釉面有垂流现象,器身不同部位,亦因釉层的厚薄不均和烧成因素之不同,呈现出多种色彩,过渡部分多有白色、灰蓝色等针状结晶,俗称“兔丝纹”。器外壁施釉多不及底,足心施釉(芝麻酱釉)或无釉。器内底釉中有“蚯蚓走泥纹”,这是钧瓷特征之一。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放射状延伸、长短不一,与雀爪相若之凹陷釉痕,又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留迹),也是钧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有单色釉和多色釉。釉色主要有月白天青玫瑰紫海棠红、葱绿、玛瑙红及天蓝等。钧瓷的红彩斑和玫瑰紫最美丽动人,最具视觉冲击力,因而也最具典型性,留给人们的印象也就最深。钧瓷的蓝色分三种,蓝色较深者曰天蓝,次之称天青,最淡者叫月白。 

三、钧窑的初创期产品足部修挖十分精细,并且施满釉。金钧瓷多为小件器物,制作精良,釉层较薄,部分产品还采用了“裹足支烧”的方法,在器物底部留下了细小的支钉痕迹。官钧在施釉方面表现为在足底施满护胎釉,支钉烧成。既采用密集的锯齿状支圈,又采用稀疏的锯齿状支圈支烧,前者支钉痕小而美观,后者则留下一圈大而难看的支钉痕。钧窑的胎、釉属于瓷胎,大多呈浅灰色或褐紫色。钧瓷除圈足外,支足多采用如意之兽,且支足多为三足。

 

 钧瓷的款识

 

钧瓷的底款,除刻有“重华宫-金昭玉翠用”、 “养心殿-遂安用” “养心殿-明窗用”“养心殿-长春书屋用”、“瀛台-静憩轩用”、 “瀛台-涵元殿用” 、“漱芳斋用” 、“钟粹宫”、 “景阳宫” 、“永安寺悦生殿永” 、“瀛台-虚舟用” 、“延禧宫凝香殿用” 、“建福宫-凝辉堂用”、“重华宫-芝兰室用”及“奉华”(烧窑前刻)、“省符” (烧窑前刻)等宫殿名字外,多以“一二三四……九十”编号。  

景德镇御窑厂仿烧钧瓷的底款主要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道光年制款”等篆书款和“大清宣统年制”楷书款。

 

钧窑的恢复和发展

 1955年中央陶瓷会议后,神垕第一陶瓷生产合作社主任刘保平根据会议精神和专家的建议,从外地请回钧瓷老艺 卢广东,率行试验钧瓷。当年试烧钧瓷成功,并通过天津、青岛和上海、广州等口岸,销往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和日本等东南亚国家。现在禹州瓷业盛况空前,确立了其作为钧瓷界龙头老大的地位。“钧瓷柴烧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成立的星航钧瓷公司,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广东佛山石湾窑(图) DM
宋瓷珍赏 钧窑 上
解析钧窑瓷器的特征和制作工艺
钧瓷真伪辨析(组图)
宜钧:陶瓷界的四不像品种
元钧瓷的特点及其鉴定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