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大方图解》上卷003

【麻黄汤】

治太阳风寒在表,头项强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痛、恶风、恶寒、恶寒、胸满而喘,其脉浮紧或浮数者,用此发汗。虽有是证,若脉浮而弱,汗自出,或尺中脉微与迟者,但不可用。风寒湿成痹,肺经壅塞,昏乱不语,冷风哮吼最宜。
麻黄三两(准今法不得过二钱) 桂枝二两(准今法二钱)
甘草一两(准今法一钱) 杏仁六十枚(去皮尖,准今法至多二十枚)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覆取微汗,不须啜粥。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云说:此段以《伤寒论》三十五条为基础,并指出禁忌症——脉浮弱汗自出,最适宜症——风寒湿成痹,冷风寒哮。原方不啜粥,余如桂枝汤将息。此病的主要症状,均与足太阳膀胱经所过相连。可以看下图:


何氏曰:观于此,而知古人用此孟峻之药未尝不慎也。今法用水一茶杯,先煮麻黄,去沫,再换清水二茶杯,合诸药同煎,无不汗出者。
云说:云尝煎麻黄汤,不换汤、未去沫,效果明显。一女子,时年42岁,发热一天,体温40.2℃,无汗,恶寒。云开具麻黄汤原方三剂,一剂体温平,汗出无反弹;二剂痊。时年屠医生跟诊,首次看到经方效果。所幸,云之示范有效。

《金鉴》注曰:凡风寒在表,脉浮紧,无汗者,皆表实也,麻黄汤主之。麻黄性温,味辛而苦,其用在迅升。桂枝性温,味辛而甘,专主营气,其性缓。一营一卫,一气一血,一急一缓,使太阳周身脉络,无不流行,风寒无处可容,必汗之剂也。杏仁苦降,佐麻黄以逐在肺之邪,逆气降则喘自平。甘草之甘平,佐桂枝和内而拒外,在表之邪,必尽去而不留矣。
云说:与桂枝汤不同之处,在于此病在表,不在肌。桂枝之力解肌,麻黄之力发表,故最终必尽去表邪而不留。

何氏曰:西北土厚水深,人参腠理坚实,寒气重而无汗者,必用此法。东南地薄人弱,用之每致亡阳,不可不慎。如真有风寒深重,用羌、桂而汗不出者,可仿刘崧峰先生用浮萍法,亦无不即汗也。 
云说:若是体弱,如何氏羌、桂依然不出者,可用浮萍透。但,云以为此终不如小剂量麻黄有效。可频频服之,直至汗出邪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表实证
[每日学伤寒】桂枝二越婢一汤
大青龙汤证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9条
伤寒用浮中沉三脉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