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战中医讲堂:常见病针灸疗法(二)

1.腹膜炎

a.病因

因外伤、感冒、便秘、传染病、坏血病引起,或因胃及肠溃疡穿孔、邻近脏器炎症波及。

b.症状

1.急性:常于数日内虚脱或肠闭而死。

2.慢性:多由急性转成,惟现下腹痛,消化障碍,腹满坚硬,触之有大小不同之结节,多并发「肋膜炎症」。

c.疗法

中脘、气海、关元、膈俞、小肠俞、三阴交、足三里。

2.肋膜炎

a.病因

外伤、感冒、咳嗽、肺炎、发热等合并症,或邻近脏器炎症而波及中医谓为肝气不舒所致。

b.症状

因渗透物之症状,区分为:

1.干性者:微热、干咳。

2.湿性者:恶寒发热,如卧患侧,呼吸困难,患部撑胀,水声沥沥痛甚,脉数弦。

3.化脓性:初起即寒战高热,此最严重。

c.疗法

先刺内关、支沟,再刺间使、阳陵泉,再刺风门、肺俞、天应穴,使感酸麻,散其郁积。

*咳血者:→+期门、肺俞、膈俞、足三里。※本病只用针法。

3.急慢性心内膜炎

a.病因

1.或与梅毒、肾病、糖尿等病并发者。

2.慢性多由急性转成。

b.症状

1疣赘性:为轻者。自觉心脏部有紧压感。

      →为各种轻症及因风湿而起者属之。

2.溃疡性:较为严重。发蔷薇疹,皮肤因栓塞而成溢血。→为各种重症及败血性者属之。

c.疗法

1.轻症:→针神门、通里、内关,再针风池、大椎。

  ※体健者:→加针肾俞、神道,可灸数壮。

2.溃疡性者:→针心俞、膈俞、上脘、中脘、合谷、手三里,不可灸治。

3.脾肿:→针灸章门,刺脾俞、天枢足三里、天应。

※腹水(膨胀):

a.病因

1.渗漏液体  留于腹腔内所致。

2.患全身水肿之并发症,或由腹膜炎引起。

b.症状

1.腹腔内液体达1公升以上使现腹水症状。

2.仰卧时腹部呈鼓音,尿量减少,呼吸困难,但不发热,腹亦不痛。*若发热、腹痛→为「腹膜炎」所引起者。

c.疗法

1.先针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复溜。

2.再针水分、气海、关元,(并灸水分56壮,以内觉热为度。)

3.再刺肾俞、水道、阴交、关元、公孙、行间(或灸。)

4.畏痛或灸后起泡:→可改用「温灸器」于水分、神阙灸1小时↑。本病戒盐,减少饮水。

1.肝硬化

a.病因

1.酒客最易发生本病。

2.嗜好辛辣香料、传染肺结核、疟疾、梅毒,及物质代谢疾患,ex:糖尿、痛风等。

3.患者以中年男子为多。

b.症状

初起消化不良,继则肝脏增大,后出现「黄疸」症状。

c.疗法

先针中脘、天应,次取足三里、内关、巨阙、期门、章门、肝俞、脾俞、肾俞,或加灸67壮。*此病侧重灸治。但针后方可灸治,艾力易于渗入。

2.黄疸

a.病因

12指肠炎或胆道炎,胆汁混入淋巴液内或血液中,因循环作用满布全身,故皮肤发黄。

b.症状

1.一般病症为皮肤黏膜、眼结膜、白眼球、舌苔、全身均呈黄色,小便黄赤,大便灰白。

2.本病分:

    2.1.阳黄:黄而明亮,脉数、身热、口渴、便秘。

    2.2阴黄:黄而灰暗,脉沉迟,畏寒、腹痛、便泻、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c.疗法

1.先针内关二穴,继针中脘、下脘,酸麻直达12指肠处尤妙,再灸35壮,使内感热。

2.然后针足三里、至阳、胆俞、腕骨、后溪,灸脾俞、至阳。

        ※1.阳黄:侧重针治。

            2.阴黄:宜灸治。

3.胆石

a.病因

多食钙质食物,胆道内凝血或分泌物郁滞所致。以坐业美食肥胖,及40年龄↑之妇女较多。

b.症状

初起右胁部发痉挛性疼痛,向右侧卧疼痛较缓,发热恶寒,热度达40C↑,平均23日后即发「黄疸」。

c.疗法

先针内关,继针天应,可以镇痛。

*疼仍未止:→再针中脘、下脘、不容、大横、期门、章门、京门、天枢。灸天应、中脘、下脘、足三里、大敦、肝俞、脾俞、胆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刺血疗法--------妇科疾病
中焦问题知识点汇总
运动系统疾病常用针灸方法
岐黄针疗法为主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病例分享
视神经萎缩
针灸治症汇总六(针灸6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