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强体质避疫毒,中医提供几点建议
userphoto

2022.11.10 河北

关注

疫情期间,如何强身健体提高抵抗力?试试以下建议。

一、轻叩膻中畅胸阳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话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言,摒弃私心杂念,保持内心安宁,达到恬静淡泊、心神自宁的最佳精神状态,有助于防御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当人体处于不良情绪中,脏腑功能便会失调。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所以,面对疫情既要重视防护,同时也应放松心情,保持愉悦乐观的心态,注意精神调摄,使人体气机通畅,百病皆去。

若久居室内,不便外出,时感胸闷,可以轻轻按压或轻叩膻中穴,用声带发“呵”字音,发“呵”音6次为一个周期,可依据身体状况,连续发声3~6个周期,能够起到振奋心肺之阳、畅达胸中气机作用。

膻中穴是养生保健中常用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有调理脏腑、理气活血功效,主治病症为胸部憋闷不适、心悸气短不安等。

特别提醒:既往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者,若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二、艾灸强身、艾条熏香抑病毒

足三里,隶属足阳明胃经,是一个强壮身心的保健要穴。艾灸可以激发脏腑功能、行气血、和阴阳、增强体质。按摩和艾灸足三里,是最常见的居家保健方法。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其中有主肌肉和主统血,为后天之本。每天按足三里5~10分钟,有增加脾胃运化功能,促进体内的水湿转化为水谷精微,达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化湿的作用,对人体大有裨益。

艾灸足三里,防病保健,效果更佳。故民间谚语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采用艾灸以调理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疫毒有积极作用。也可选取中脘、气海、关元等穴位。

除艾灸穴位之外,还可用艾条熏香室内。

具体方法:关闭门窗,点燃艾条,烟熏半小时,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居室房间交替进行,每周2~3次,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生存。

三、咽津养生强体质

古人言:“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口腔中的津液(口津),俗称唾液、舌水,又被称为金津玉液。药王孙思邈推崇至极的“舌抵上腭,吞咽口水”养生方法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厚爱。

咽津法一般包括搅舌、漱津、咽津三部分。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头贴着上下牙床、牙龈、牙面来回搅动,待口中津液增多,作漱口状漱津,最后再将津液分次缓缓咽下。

咽津的过程中,可以和脾健胃、润泽五脏肌肤、养肾补元,还可补益脑髓。长此以往,可使人体健康长寿。

四、脾肺同养固卫气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防御外邪入侵需要依靠体表卫气的固护。人体卫气由脾胃运化所生,也就是说,只有脾旺则气血运生有力,卫气就会充沛有力,防御功能强劲。

老年人脾胃功能低下,卫气弱则易被邪气外扰,而肺主皮毛,邪气外袭,首先犯肺,继而易引起呼吸道疾病。肺脾功能虚弱者,平时煮粥时可以适量加些山药薏苡仁,健脾祛湿、补益脾胃。

山药与薏苡仁均为药食同源之品,山药既可以补益脾胃又可以生津益肺,薏仁具有健脾祛湿之效,二者够促进肠胃功能,从而增强体力,抵制病邪。

生活方式调养

1、避免交叉感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目前已经清楚,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因此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物体的接触,勤洗手,出门戴口罩,避免到人流密集场所,尽可能减少聚会。

2、避免熬夜,保证充足休息。

3、避风寒,保证头、颈、腰背、下肢的保暖。容易出汗之人,尤其是小朋友,注意出汗之后,如果衣服湿了,应该尽快更换衣服,或者提前垫干毛巾在前胸后背吸汗,保持身体干爽,根据天气与出汗情况及时加减衣物。

4、避免进食油腻、煎炸、烧烤、辛辣食物;慎食寒凉性较强的水果,或可用水果烹热后再食用;食用奶制品应适量,不宜过多;食物宜烹饪制作成易于吸收的形式食用。

5、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尽量保证每天能自然排解大便。

6、保持每日适当活动。疫情期间基本上是居家闭门状态,可以随时进行一些肢体伸展活动或者力量锻炼,行动不便者也应适当活动手脚。年轻人可跳绳、原地高抬腿跳、哑铃等;老年人在居室中可进行深呼吸、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锻炼,以身上有微微温热感或微微汗出为佳。

如阳光可照射进家庭居室中,应多到阳光照射区域沐浴阳光。

保持居室卫生清洁,保持空气流通。

中医药简易辟秽防疫法

1、用艾条按每100平方米1条、或苍术饮片约15-30克的分量,在室内燃烧、烟熏。注意熏蒸期间人不要逗留在室内,熏蒸完毕后彻底通风再进入房间。

2、手足偏凉人群,可1-2天沐足1次。


方法:艾叶50克,青蒿50克,生姜50克(切片),苍术30克,水4000-5000毫升,滚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待水温降至约45℃左右,浸泡足部,每次约15-20分钟,沐足水温不要低于35℃,以身上有微微温热感或微微汗出为佳。

3、辟秽香囊:苍术、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吴茱萸、藿香、艾叶,各等分。共研细末后放在布包中。随包佩带或放置家中。

心理自理自助与疏导

疫情发生,难免会产生巨大心理压力,心情也难免容易焦虑。过度的心理压力、焦虑不仅会影响睡眠,还让人容易上火,以及消化与免疫失调等,为预防带来阻碍甚至加重易感性。因此,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境反应,接纳这些情绪,自我减轻心理负担。不轻信某些传言,要相信政府公开的信息,要对政府的防疫工作保持足够的信心。同时在人们选择闭门不出时,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和相关人士展开沟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疏导情绪:

1、积极联想法:主动去联想一些积极的、放松的场景,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心态。

2、放松训练:依次对手部、上肢、头部、下肢、双脚等各组群进行逐渐紧张和放松的过程,最后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

3、正确宣泄情绪:可以通过写日记、亲朋间的有效沟通或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等途径和方式宣泄不良情绪。

4、调整认知,做有意义、有价值感的事情。

5、听听音乐:音乐是生命的火花,能够净化心灵、激发才智、休闲身心。趁闲时坐在安静的家中,泡上一杯茶,排除心理上的紧张烦乱情绪,播放音乐,让美妙动听的音乐流淌全身,使自己的精神状态,脏腑机能,阴阳气血等内环境得到改善,从而调养身心,保持健康。

从五音调五脏。养心用徵调:活泼轻快、欢快明朗的《紫竹调》和《白鸟朝凤》;养肝用角调:柔和甜美、生机盎然的《胡十八拍》和《蓝色多瑙河》;养脾用宫调:沉静稳健,辽阔厚重的《十面埋伏》、《鸟投林》;养肺用商调:高亢昂越、铿锵雄伟的《阳春白雪》和《黄河大合唱》;养肾用羽调:清纯温婉、阴柔滋润的《梅花三弄》和《汉宫秋月》。

推荐五道食疗药膳



● 黄芪灵芝茶


原料:黄芪15克,赤灵芝15克,大枣15克。

做法:上药加水煎煮30分钟后饮服,可反复煎泡代茶饮用。

功效:补气强身,扶正御邪,提高免疫力。适用于气虚体弱,气短自汗,脾虚泄泻,食欲不振,反复感冒等症者。

● 玉屏风茶


原料:黄芪10克,白术、防风各6克。

做法:上药洗净,加水煮开,闷泡15分钟即可,代茶饮。

功效:实卫固表,益气止汗,提高免疫力。用于平素气虚,免疫力低下,易于感冒者。

● 五指毛桃杏仁汤


原料:五指毛桃30~50克,南北杏各15克,猪脊骨500克。

做法:五指毛桃、南北杏洗净,用清水浸半小时;猪脊骨洗净,切块。把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煲1~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五指毛桃有“南方北芪”之称,可健脾益气、祛湿化痰、舒筋活络、提高免疫力和强身健体,加杏仁可增强理气化痰止咳的功用;用于平时保健,脾气虚,初起咳嗽有痰,免疫力低者。

● 紫苏玫瑰花茶


原料:紫苏叶10~15克,玫瑰花10~15克。

做法:上药洗净,冲入开水,闷泡15分钟即可。代茶饮。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辟晦止呕,疏肝理气。尤其适用于初感风寒、胃脘不适、胸闷不适、情志不舒者。

● 党参山药陈皮粥


原料:党参10克,山药20克,大米(或小米)100克,陈皮5克。

做法:党参、山药洗净切小丁,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煮开后10分钟,加入洗净切碎的陈皮,再煮1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可用于脾气虚、痰湿重,食欲不振,免疫力低者。
四套预防保健操



1、摩头擦体(干浴)

此导引术可增强人体卫表之阳气,提高免疫力。

具体方法为:端坐或盘腿而坐,搓热双手,贴于面部,自下而上,自中间向两边进行“干浴面”,六个来回后,十指微缝贴于前发际,由前向后进行“十指梳头”,重复6次;再以两掌自风池穴经胸锁乳突肌,从颈部两侧推至身体前面,再依次摩擦后背及四肢,每个部位均重复6次。

每日可做2~3次。在太阳出来后至正午前完成此导引术效果最佳。

2、鸣天鼓

此导引术可调动督脉之阳气,同时祛风散寒。

具体方法为:以双手紧捂双耳,将食指与中指重叠后敲击后脑的风池穴,或直接以四指同时轻拍风池穴与风府穴。每次轻敲24下。


3、八段锦

八段锦可同时调整五脏六腑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防病抗病及抗衰老的能力。

每日可将全套八段锦完成2~3次。
4、穴位按摩


可按摩风池、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进行保健,按摩顺序为从上到下,每个穴位每次按摩3~5分钟为宜。■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健康有约、广东省中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食疗药膳,药膳食疗3000例
中医专家又出妙招:学会这5个简易方法,能够提高抵抗力,冬季少生病
应对新冠,免疫力是最好的保护(附调理方法)
对抗湿气,防湿攻略及除湿药膳来了
谷雨养生 | 春季最后18天,补脾祛湿是关键
秋分 | 秋季常煲4碗汤,去秋燥防咳嗽,养阴润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