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露已至,重在防秋燥
编者按
秋天既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是大气肃降的时节,整个秋季气温变化极大。早秋气温高而干燥,深秋气温低而干燥。无论早秋还是深秋,气候都以燥为主。
中医认为,燥为阳邪,伤人阴液,即燥邪易侵犯人体上部(肺卫部分),因此易出现口、鼻、唇、咽、舌、皮肤等部位津液不足的干燥症状。秋季养生,应以防燥为主。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9月8日是白露节气,也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此后,天气渐凉,空气开始变得干燥,即便偶尔降雨也不能明显缓解秋燥的环境,反而更让秋凉时节“凉燥”的威力加大。秋燥虽然是自然现象,但这个“燥”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便成为致病因素。所以,白露时节做好日常预防保健非常重要。
很多预防秋燥的科普文章中都会提到多饮水以预防秋燥的说法,有的人觉得比较有效,有的人却觉得效果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大成介绍说,燥邪的致病原因有四个特点,对于秋燥耗损津液的这一证型,主要是因为“燥性干涸”引起的,这类人群一般多饮水能起到较好的滋阴润燥效果。但是秋燥致病的燥邪还有三个特点需要注意。
第一,燥邪最容易损伤肺脏,诱发呼吸系统疾患。比如大家经常听说的燥咳,这类咳嗽西医的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中医按温燥与凉燥辨证用药,效果较好。
温燥咳嗽一般发生在初秋,以咳嗽少痰、不易咯出、口干咽痛为特点,或伴身热、微寒、头痛等风热表证。中医常用具有疏风清热,润燥止咳的中药进行治疗。
凉燥咳嗽一般发生在深秋,主要是受燥邪与风寒之邪,其症状除了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外,往往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风寒表证。中医常用具有疏风散寒、润肺止咳的中药进行治疗。
有的人会提出疑问:此时不正是初秋吗?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凉燥咳嗽的症状呢?徐大成表示,这往往与患者的体质有关,如阴虚体质的燥咳患者易患上温燥咳嗽,气虚、阳虚体质的患者易患上凉燥咳嗽,这时候不但要用中药常规方剂对证治疗,还需要服用秋冬膏方调理。
第二,中医认为燥性肃杀,会克伐肝气。燥邪五行属金,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金克木,所以,秋天燥邪太过会对人体的肝气造成损害,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心慌心悸、失眠等问题,这时不但要润燥还要疏肝解郁。
第三,秋燥中的凉燥容易滞涩气机。被这类燥邪所伤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喜叹气、两胁胀痛、嗳气、忧郁寡欢、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女性易出现乳房胀痛甚至痛经等症状,这时仅仅润燥是不够的,还需要使人体气机得以顺畅。
因此,预防秋燥伤身一定要记得对“证”,如果多饮水或者简单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是不能缓解的,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中医药调理。
防秋燥食疗方
◎百合粥
百合50克,大米或糯米100克,先将百合与米分别淘洗干净,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与米熟烂时,加糖适量即可食用。百合有清心、润肺、宁神之功,对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心悸、烦躁和失眠颇有好处。
◎银耳粥
银耳10克,发泡后加入大米100~150克淘净同煮,加适量蜂蜜搅匀即可。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
◎山药粥
山药100克、大米100克。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净煮粥,一日2次分食。有健脾胃、益肺补肾的功效,凡身体虚弱、烦躁失眠者均可食用。
◎马蹄雪梨汁
马蹄250克,雪梨一只,将马蹄洗净去皮,梨洗净去皮、核切片后一同绞汁,并用凉开水将汁稀释后,视个人口味加些许白糖拌匀饮用。对燥咳或咯痰困难者,有清热化痰功效。
此外,在干燥症初期,可用桑叶、菊花各15克,加芦根、梨皮各30克,煎水服用。如伴咽干疼痛、口唇裂开者可用红萝卜加马蹄、杏仁、蜜枣及两片陈皮,加水煎饮。
【延伸阅读】对秋燥咳嗽疗效较好的非处方中成药
◎秋梨膏
由秋梨、浙贝母、麦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有养阴生津、清热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宜于干咳短气,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口咽干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甚则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现代医学之肺结核、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有上述症状者也可对症选用。
成人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7岁以上小儿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小儿服成人三分之一量。
风寒咳嗽、湿痰咳嗽患者忌服,并应忌食辛辣燥热之物。
◎橘红丸
由橘红、瓜蒌皮、石膏、苦杏仁、浙贝母、地黄、麦冬、苏子、半夏、茯苓、桔梗、冬花、甘草等制成,有清宣肺热、润燥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对秋燥伤津、痰热壅肺而引起的咳嗽最为合适,症见咳嗽不止,夜间为甚,咳痰量多,色黄质稠,喘息气急,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口舌干燥,心胸烦闷等。
现代医学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脓疡等出现上述症状者也可服用.
成人每次服1丸,病重者每次服2丸,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莱阳梨膏
由莱阳梨、陈皮、浙贝母、法半夏、橘红、白糖、蜂蜜等制成,有清肺化痰、生津润燥、理气止咳的功效,主治燥热伤肺或肺热久嗽阴伤、灼津成痰,肺气上逆引起的咳嗽,症见咳嗽有痰,咯痰不爽,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咽干口渴,声重音哑,形体消瘦,骨蒸潮热,颧红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等。
现代医学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咽炎而出现上述症状者也可服用。
成人每次服10~15克,每日3次,7岁以上小儿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小儿服成人三分之一量。
外感咳嗽患者忌服。
◎鸡苏丸
此药由百合、天冬、麦冬、苦杏仁、瓜蒌皮、石膏、桑白皮、沙参、桔梗、橘红、苏子、半夏、知母、冬花等20余味中药制成,有清肺泻火、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久患燥热、灼伤肺阴、痰热内蕴、肺气失宣而久咳不止者,症见咳呛气急,痰少或吐痰色黄稠,胶黏难咳或时有咳血,身热口渴,咽喉燥痛,气逆喘急,胸膈满闷,骨蒸潮热,颧红盗汗,舌质红苔黄,脉细而数等。
现代医学之急性支气管炎、咽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病出现上述症状者也可服用。
成人每次服3~6克,每日2~3次,7岁以上小儿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小儿服成人三分之一量。
凡痰湿壅肺、寒痰停饮犯肺而引起的咳嗽气喘等均应忌服。
◎二母宁嗽丸
此药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瓜蒌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制成,有清泻肺热、宣肺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燥热伤肺、肺阴受灼、肺气失宣而咳嗽者,症见咳嗽久而不愈,干咳痰黄,量少黏稠而难以咯出,胸闷气促,气逆喘息,咽干口燥或声哑喉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成人每次服1丸,每日2次。
外感咳嗽、寒痰咳嗽者禁服,忌食辛辣之物。
|作者介绍|
杨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办,宣传办副主任、院团委书记。
|医生介绍|
徐大成,男,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市名中医,从事中医内、外科、杂病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治疗过敏性鼻炎、淋巴结炎、扁桃体炎、轻重症淋巴结结核、复杂性窦道、瘘管、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甲状腺肿块、干燥综合症、白塞氏病、下肢脉管疾病、丹毒、肿瘤、老年病中药调理等各种杂症的治疗。现担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来源:保健时报(2014-9-4第 001 版),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橘红百合鸭——润肺止咳
这4种食物是肺部“大救星”!白露后要常吃,润燥、清肺,吃好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燥来袭,国家级名老中医告诉你“润肺三宝”
六款润燥清肺饮品《转》
止咳类中成药
中医推荐:秋季养肺多吃3种白色食物,止咳润肺,远离支气管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