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片时间】第0606期:灰结节错构瘤

灰结节错构瘤

【临床资料】

女性,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性早熟和痴笑样癫痫。

图1灰结节错构瘤

A

B

C

D

【影像学检查】

A.MRI平扫T1WI在第三脑室下方、鞍上脚间池区类圆形结节样肿块,边界清晰光滑,肿块与正常脑灰质呈等信号;

B.T2WI:肿块呈混杂稍高信号;

C.D.增强扫描病变内未见明显异常强化征象,垂体形态略示增大

【最后诊断】

灰结节错构瘤(术后病理)。

【诊断要点】

下丘脑错构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组织学上由成熟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织构成,呈非肿瘤性异常生长。下丘脑错构瘤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先天性脑组织发育异常性疾病。有文献认为下丘脑错构瘤起源于乳头体或灰结节,于妊娠第35〜40天形成下丘脑板时错位所致,归属为中线神经管闭合不全综合征。起源于灰结节的错构瘤,可从脑基底部向乳头体区延伸。肿瘤大小不一。较小的无蒂,位于第三脑室的底部。较大的肿瘤可以有蒂,垂入大脑脚间池。好发于年轻男性,女性也可见到。

1.临床表现:最主要的症状是性早熟,无症状的患者多于尸检时发现。特征性的症状是痴笑样癫痫,也可出现行为异常及感知能力下降。

2.CT表现:

1)CT平扫上表现为下丘脑区软组织肿块,呈结节状,与脑组织密度相等。

2)结节无钙化。

3)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3.MRI表现:

1)下丘脑区软组织肿块,呈结节状。

2)MRI T1WI上与灰质呈等信号,在T2WI上信号高于灰质。

3)肿瘤通常无明显强化。

4)由于慢性激素刺激使垂体增大是下丘脑错构瘤的一个特征。

【分析思路】

诊断依据:

1.患儿有性早熟及痴笑样癫痫等临床表现,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2.肿瘤位于鞍上脚间池内,为特征性的发病部位。

3.肿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在T2WI上呈混杂稍高信号。

4.MRI增强扫描肿瘤无明显强化。

5.垂体体积略示增大。

鉴别诊断:

1.颅咽管瘤:①多呈囊性或者有一明显大囊位于实质性部分上方。②实质性部分在T2WI常为等高混杂信号,囊内部分信号强度与囊内容物有关。③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结节样强化。

2.灰结节胶质瘤:肿瘤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后有强化。有助于鉴别。

3.生殖细胞瘤:位于鞍上池的生殖细胞瘤T1WI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对放射治疗敏感,易发生蛛网膜下隙种植转移。有助于鉴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丘脑错构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
什么是下丘脑错构瘤?
丨译文丨鞍上14种强化肿块汇总
【图文】蝶鞍区域病变影像诊断与分析策略
【综述】儿科松果体、鞍区和鞍上肿瘤的神经影像学:鉴别诊断指南
蝶鞍和鞍旁病变的影像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