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影像] “硬膜下血肿”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
硬膜下血肿

【病史摘要】

女,65岁,头晕、头痛伴恶心5天,无明确外伤史。

图1硬膜下血肿CT及MRI检查

【影像所见】

图1A,CT示左侧额、顶部半月形高密度影,其周围少许低密度影,左侧额、顶叶脑实质受压,左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右移位。图1B、C、D,横断面T2WI、T1WI及冠状面T2WI示左侧额、顶部新月形混杂信号,外侧部分呈等T2短T1信号,内侧部分呈长T2稍长T1信号,左侧脑实质及左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右移位。图1E、F,增强扫描可见左侧额、顶部硬脑膜明显强化,硬膜下病变未见强化,邻近脑实质受压向右移位。

【诊断和分析】

本病例诊断为左侧额、顶部硬膜下血肿。

影像学诊断要点:①硬膜下血肿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通常位于额、顶凸面和颅中窝;②呈新月形,范围通常较硬膜外血肿广泛;③可以跨越颅缝,但不跨越硬膜附着处;④CT脑外新月形的均匀一致的高密度,40%混合着低密度,随着时间的不同密度不同,增强扫描可以显示其内侧边缘的强化及皮质血管的移位;⑤MRI硬膜下血肿信号演变过程大致同脑内血肿,但又有所不同。由于其混合成分来自未凝固的血液、渗出的血清和漏出的脑脊液,使脱氧血红蛋白缩短T2的效应减弱,因此急性期T2WI血肿信号不如脑内血肿那么低,慢性期也很少有含铁血黄素沉积。

【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

本病需要与硬膜下水瘤(积液)相鉴别。硬膜下水瘤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

【检查方法及选择】

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是CT和MRI。CT对于急性期硬膜下血肿显示清晰。MRI可以监测血肿的演变过程,多方向成像显示血肿的位置、形态及对邻近脑组织的压迫情况。

【临床病理和随访】

硬膜下血肿可以继发于脑外伤或自发形成,是由于横跨硬脑膜的桥静脉撕裂所致,它们通常引流到邻近的硬膜窦,由于蛛网膜粒常常也被撕裂,因此硬膜下血肿通常混合着血液和脑脊液。20%~30%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有反复出血的证据,可能是皮质静脉通过硬膜下腔时被拉长破裂或血肿颅板侧形成的血管化假膜破裂。

【评述】

根据病变的形态、位置及信号特点,诊断不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影像] “硬膜外血肿”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硬膜外血肿”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轻松学习]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与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
[神经影像] “脑内血肿”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影像学诊断要点—中枢神经系统及耳、鼻、咽喉
每天学一张CT片(19期)--相关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