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村里来了三个女知青(五)
哑巴技术员与小王保管的故事
一九七七年年初,我从水库工地回到了村里,正式接替了老村长的职务,担任了生产队的队长。
在当时,队长是不能完全脱产的,除要和社员一起同时下地干活外,还要负责人员派工、参与会议、经营核算等诸多事务。,只要是生产队里的事情,个个都得管,样样要操心。
那个时候,我们队里有几十位社员,菜地面积在七十亩左右。另外,还有七、八口鱼塘和藕田,队里地域广阔,品种繁多,如果要全部走上一趟,至少需要大半天的时间。
那天从水库工地回来后,我将被窝等用具放回了家,就急忙地来到了生产队蔬菜园。在排班室前,老村长正陪同着大队长在谈论着什么,他们周围巳经聚集了不少的社员。一见到我,大队长停止了谈话,他随即从椅子上站立起来,宣布了对我的队长任职决定,然后,提出了好几点要求和希望。
散会后,大队长拍着我的肩膀,叮嘱我要好好干。说完,他告别了大家,独自地向大队部的方向走去。
第二天早晨,我接过老村长的榔头第一次敲响了悬挂在村口大槐树下的那口铁钟,响声四起,钟声宏亮,悠扬的钟声一直沿着村庄向那片一望无边的菜园地不断地传递。
当来到生产队蔬菜园的时候,排班室门外巳经来了不少的社员,三位女知青当然也在里面。
第一次给社员安排工作难免有些紧张,好在有老村长帮忙,总算将当天的任务作了安排和下达。
要知道,作为蔬菜生产队的一名队长,不但要抓好菜,而且要管好人,发挥好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尤其是发挥好生产技术骨干的作用显得更加地重要。种菜离不开技术,技术又得靠人掌握,在队里所有几十号劳力中,只有廖廖几人能够掌握蔬菜培植新技术,相坤哥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坤哥是我们生产队里的技术员,他的年龄比我要大十岁右右,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由于一场感冒没有得到及时地医治,结果造成他的声带被烧坏,早早就变成了一位哑巴。
相昆哥的家位于村祠堂的旁边,原来的房屋不是很大,有大小不一的四间泥巴土屋。后来,他自制三合砖,亲手将原来的旧房进行了翻新,另外,还重新盖起了一栋很不错的二层楼房。
别看相昆哥是个哑巴,可人却是相当的聪明和能干。在家里,编织、泥工、木匠活他样样都行,他饲养的猪又肥又大,编织的篮子竹筐漂亮又耐用,制作的櫈椅实用又结实,得到了村里许多人的称赞。特别是村里的一些女人,每每在数落自家男人不是的时候,总爱说的那句话就是:“你看看人家相昆”,意思是自个儿的男人连哑巴都不如。
在当时,村里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常停电,为此,相坤就转动脑筋动起手来,他叫老婆从工厂里拿回一些铁板、铁管等边角物料,利用空闲时间,亲手自制了一台燃烧电石的照明灯,第一个在村里解决了停电的问题。后来,村里的男人们纷纷效仿起来,家家户户做起了照明灯。每当夜幕降临,人们在铁筒里装上电石和水,然后点烧细铁管的出口,“轰”的一声响,随之电石燃烧了起来。这个时候,整个村庄被星星点点的灯火所笼罩。
相昆哥生有一男两女三个孩子,老婆是一家矿山工厂上的工人,她五官长得端庄秀美,人品贤惠能干,小时候原本是相坤哥家的童养媳,后来长大了就变成了他的媳妇。我家原来离他家很近,仅隔一户人家,在原来那个窄狭的房子里,我居住生活的二十年,可从来没有看见他们夫妻吵过架,也很少见到他们红过脸,夫妻恩爱有加,小孩乖巧听活,家庭幸福和谐。
在生产队里,犁地、播种、栽培植和配药都是一些技术活儿。相坤哥什么都会,他挑挖犁耙样样都行,播种洒药从不要人操心,从种子的选用、播种、培植以及农药的配制、喷洒,他都逐一把关,亲自操办。什么季节播什么种,什么虫子打什么药,他是一一知晓,心中有数。
三位女知青除正常出工下地干活外,还兼管着生产队里其它的一些工作。她们对于我任生产队队长似乎很欢迎,因为我们年龄差不多,兴趣也还相同。在平日里,我们一起下地干活,体贴自如,照顾有加,形同姐弟;在休息空闲中,我们又一起高谈阔论,谈理想,谈未来,聊得很是投机。小胡和小周兼管生产队的成本核算,小王依旧做着仓库的保管工作。
在生产队排班室的正前方,有一片十分平整的土地,这就是我们生产队的菜苗培植园。那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菜籽播种培育的理想地方。
有一天,在那块菜苗培植园里,我见到了技术员相坤大哥,他正在一块已经整理好的空地上忙碌着,一会儿播撒着辣椒、番茄菜籽,一会儿用带有许多小孔的铁壶淋洒着土壤。见到我走过来,他直起了身上,脸上微微一笑,随之从喉咙深处发出来两个“哦、哦”的声音。我知道,这是他在给我打着招呼。我立即竖起右手大拇指在他的眼前晃荡了几下,然后向菜地深处走去。
可能是在水库工地劳动了好一段时间的缘故,我从菜苗培植园走出不久,小王就与技术员相坤哥发生了一场误会,以致引来菜苗地里一片的哭叫声。
那天天气还有些寒冷,相坤哥整理完毕苗圃,他要薄膜复盖刚播下的菜籽地,就向保管员小王打起了手势。首先,他将手伸向空中一边摆动着,一边用嘴作着吹气状,然后做了一个翻转的手势,最后,将手掌面对菜地比划了一下。
他的意思应该很明显,此时此应该是需要很轻的、翻卷的、覆盖的东西,这应该就是薄膜了。
小王像是读懂了似的,她跑进生产队的仓库,拿出了一大叠草垫子出来。
相坤哥看见后,顿时火冒三丈,他瞪得圆圆的眼睛,嘴里不断地发着“哦、哦”的叫声。他一边打落小王手中的草垫子,一边冲入仓库拿出来一卷薄膜。
“哦、哦”的叫声不断响起,本来就胆小的小王姑娘,听到哑巴技术员不停地叫嚷,她起先被吓坏了,眼泪不知不知从眼眶里流了出来,最后竟委屈地哭了起来。
听见苗圃园里的叫声和哭声,我急忙赶了过来,将小王叫到了排班室。
“他先用嘴作了一个吹气状,然后又做了一个转动的手势,好像是风吹草动,我就理解为草垫子了,”小王说道。
听完小王的解释,我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安慰好伤心的小王后,我又走到苗圃园,等相坤哥将地里的薄膜盖好后。我就做起了手势:先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脏,最后将双手向外扩展开来,意思是要他别着急,将心放平。他平静了下来,停止了“哦、哦”的叫喊。
从那件事发生以后,小王的心似乎要细多了。在劳动休息之余,每当遇见相坤哥与大家交流时,她都用心观察技术员的一举一动,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并向社员说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每当得到众人肯定地答复后,小王脸上总会露出那开心腼腆的笑容。
从此,小王与相坤哥的沟通和交流就默契了起来,小王总能从他的手势中准确判断出他的意思,要什么拿什么。而相坤哥呢?他也对小王满意了许多。
小王和相坤哥,一个管理着库房药品,一个给蔬菜灭虫打药。在虫害多的季节里,不管是天色蒙蒙亮的清晨,还是晚霞落山的夜晚,在田间地夫总能看见两个形影不离的身躯,他们一前一后,一人手拿药瓶,一人肩背喷雾器,忙碌于那片一望无际的绿色田地里。
喷洒农药是要讲技术的,不但要对症下药,而且配制比例、喷洒风方是很有讲究的。我很清楚的记得,在初春的某一天,小王为了替哑巴技术员打农药,小王身上生了不少的疹子的事情。
那一天,相坤哥为白萝卜苗配好药水后,因为家里有事就暂停了喷洒,小王知道后,背起背包式喷雾器在蔬菜园里喷洒了起来。那天,风儿较大,不定向的风带着药水不时地吹到小王的身上。第二天,小王身上发了很多的疹子,痒极了,用手抓了以后,还会流出水来。去公社医务室,医生说是农药过敏,给她配了几天的静脉注射才慢慢的得以愈合。
痒没了,病好了,小王也从中吸取了教训,不断地从哑巴技术员那里学好到了一些农业新技术,掌握了一些农机使用好技窍。
在起风的天气里,一般不得喷洒农药,如果非得喷洒时,人必须站在顺风处,以便发生人员中毒事故。
在炎炎的夏季,不能用污水配药,以免农药发生反应;不要在风雨天和烈日下施用农药,以免药性失效或烧坏蔬菜叶面;不要滥施农药,以免起不到杀虫的目的;不要一药连用,以防蔬菜产生抗药性和依赖性。
不同的蔬菜品种,配不同的农药;虫害的严重程度不同,药量的配比就不相同;季节不同,蔬菜的施药方式也就会不同。
小王,一位腼腆的大姑娘,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正在茁壮地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石文坛]吴一凡的往事记忆《打农药》
赵永修:我当棉花技术员
我的少年之四 | 王守安
我和三叔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
我的社员生涯
散文:钟声(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