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侯皓然||回忆我的父亲

回忆我的父亲

侯皓然

我的父亲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郊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李家峪。用过去的话说就是一个穷乡僻壤,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祖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的父亲从小十六岁就下煤窑,在距家13华里左右的开滦赵各庄矿当了一名矿工。

过去我们家很穷,父母膝下七个儿女共计9口人,一个大家庭。全凭父亲一个人低微的工资艰难度日,真是清贫如洗。

母亲是一位贤淑善良,勤俭持家的贤妻良母。为这个大家庭默默的奉献着一切。

记得父亲在煤矿下井会时有危险发生,每当父亲晚回家的时候,妈妈总是倚门相望,盼夫而归。

父亲在矿上干了四十年,经过了旧社会的苦难,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历尽风雨沧桑。 

他曾参加过一九三八年开滦煤矿大罢工,并为小队负责人之一。他虽是一名普通的井下工人,但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中,却闪耀着开滦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的思想光辉。

他忠厚的人品,务实的作风,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满腔的工作热情为人典范,令人称赞和敬仰。



人已退休 心系开滦


 

一九五九年,父亲退休了,离开了他恋恋不舍的矿山。他说:离开了矿山,还真的很不是滋味,退了休不能整天在家呆着。没多久他就参加了街道居委会的工作 ,过了几年,矿上经常组织高产,他总是说:井下我熟,我领着大家。后来形成了习惯,矿上组织高产,他就带领街道青年下井支援高产。她退休后在居委会工作的几年中,领着青年不知下了多少次井。退休前的老工友见了他就说:老侯,你退休了还很爱下井。他总是一笑回答说:“我这是人退心不退,给矿上做贡献”。



老有所为 奉献余热


“赵办煤矿”一提起老侯都知道他是这个矿的开创人。由于他在井下干了一辈子,对井下和煤可以说了如指掌。他离开居委会工作后,就和几个退休工人一起 组织开创了“赵办小煤窑”。这个小煤窑后改名为:‘赵办煤矿“是赵各庄街道办事处的龙头企业,为国家创造了宝贵财富 。


赵办煤矿开办之后,他又被调到东矿区 战备办公室组织筹建 ”战备砖厂 的筹建工作。当时的条件非常困难,我记得父亲在家带着工具和蒸饭的大铁锅 ,他带着几名妇女,顶着极大的困难一锹一镐的建成了:东矿区战备砖厂。(当时父亲任厂长)。后来此砖厂厂房扩建人员增多,成为东矿区的正式企业。唐山大地震后一九七七年,年逾古稀七十四岁的老父亲 老厂长 还曾又去他亲手创建的砖厂干了三年,为四化建设奉献着余热,正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子女孝敬 老人心顺


一个煤矿退休工人,九旬高龄,如此健康长寿,秘诀何在?用他自己的话说:少荤多素勤走步,心胸宽阔少发怒。实际上也应该是:子孝孙贤关心多,饮食生活有规则,少荤多素勤锻炼,健康长寿乐呵呵。

确实,老人挺拔的身躯,轻捷的步伐,爽朗的谈吐,清晰的思维,惊人的记忆,没有一点像九旬老翁。

古人云: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孝。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的孝敬,必然使老人心情愉快。平时,除了家庭成员的关心,还有矿离退科领导的关心。年年老人节,过生日,矿离退科的领导总是到家中访问探望并送来慰问品。我父亲见了他们总是又高兴又激动,总是滔滔不绝的谈矿上的历史谈党和国家对退休工人的关心和爱护。他激动的说:我退休这么多年矿上领导还一直关心我,退休金还不断增加,我从心里感谢党和矿上领导。

诚然,一个健康老人首要的条件,就是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环境也需要子女为其创造。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母亲和长妹不幸遇难。老人有五子两女长子不幸早逝,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父亲已经72岁高龄。老人晚年时四子一女,加上儿媳和晚辈孙甥聚在一起共十九口人。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中,有医生,护士,工人,学生,其乐融融。

欧州有句谚语;家庭没有龃龉就好像婚礼上没有音乐。所以任何家庭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就是在互相理解中求大同存小异,保持大家庭整体的和睦和团结。

七律·家和万事兴(新韵)
 
自古家和万事兴,相传历代理分明。
行良共处温馨暖,至善同为挚热情。
祖慧德延宗世旺,孙贤子孝业祥平。
人人奉献全局念,美满繁荣锦绣程。

这个大家庭每个成员,都以孝敬老人为先,均以自己的孝心使老人感到温暖和快乐。老人爱听收音机,儿子就给他买来,老人爱听皮影女儿就买来录音机,老人爱吃什么,孝顺的儿媳就给他做。这个家庭似乎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家每天下班下学都要到老人这报到,这样可以随时掌握老人的情况。大家基本做到了:衣服脏了及时洗,炕凉了及时烧,患了小病及时治。

有人说,女儿是父母贴身小棉袄,女儿经常回家看看,照顾着老人生活起居,老人非常满意。次子是医生,老儿媳是医院的护士,常年负责老人的身体保健,身体不适就及时打针吃药,为老人的身体保驾护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人经常说:我有这样的好儿媳真好。



坚持锻炼 健康长寿


生命在于运动,我父亲常说:人,好像机器,总不动就会上锈。所以,他经常坚持锻炼。

他从小酷爱武术,尤爱九节钢鞭,他的技艺退休后已传数人。

他喜爱“北山”,每天很早起来就上山锻炼。赵各庄北山公园建成前,他常和全国劳动模范侯占友一起,搬石头搭窝棚。多少年以来他总是坚持锻炼。

他非常会爱护自己的身体,九一年他有了一次病,医生说吸烟对他的身体不好,,我父亲竟毅然把七十二年吸烟史从此毅然戒掉了。 


过去有句老话: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响。他的精神饱满,身体健康,不曾敢想:九十岁的老人,在一九九三年八月竟和子女孙甥们一起乘车去南戴河旅游一天。那天他很早就起了床,上车后坐在前边的大座上,老人从窗户往外看:非常高兴,近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远处新建楼群,此起彼伏,地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天上蓝天白云,辽阔无疆。老人静心清目,饱赏着美丽风光,脸上绽放了幸福的笑容。

到了海滨,他戴上了墨镜,在沙滩上走了走,半躺在租赁的长靠椅上,面向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神态自若,更别有一番情趣,有诗为证:

七绝·九旬老父观海有感(新韵)
 
九旬观海浪涛涛,人老精神尚未消。
一粟亦增苍海量,而今伏励乃英豪。
1993年8月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旭照明”。

在我们的印象里,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一个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人,一个严厉而又宽容的人,一个憨厚而又朴实的人,称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他用勤奋和坚毅编织了他的的人生色彩;用善良和美德抒写了他的情怀;用质朴和仁德诠释了他纯纯的父爱。

我爱我的父亲。



作者简介

 


 侯皓然,实名 侯树亭,开滦煤矿退休工人。爱好婚庆,主持,司仪,诗词,朗诵,旅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有八十“老头”俩
从“肖寒讲话”谈起——我与开滦几位领导的交往
我想休个假
恋爱不宜过早,结婚要擦亮眼睛
英雄父辈 | 甘当勤务员(张志勇)
打听来的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