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04

侠医世家导读:《伤寒杂病论》的诊断核心是六经辩证体系,学习《伤寒杂病论》之前,先要弄明白,何为六经辩证。

要讲辩证,就要先把“病”和“证”的概念弄清楚。

“病”是指的病灶,比如肝炎,癌肿,感冒之类,这都是病。

“证”是人体在对抗和排除这个病邪的时候,身体产生的整体反应,如出汗,呕吐,腹泻,发热,胁胀等就是“证”了。

当人体将病邪排解掉了,病也就好了,也就没有证了;当人体不能将病邪排除的时候,身体就会有证的反应,“证”就是证据,事实上就是人体和疾病对抗和僵持在人体某个层面的证据。

人体排除病邪的渠道主要有两个:

以全身千万个毛孔为主体的“表”系统;

以胃肠为主体的“里”系统。病邪还有可能在半表半里进退以寻求出路。

半表半里是以人体躯壳空腔为主体的中间系统,这里用现代知识分析,就是指的淋巴组织,黏膜组织,多免疫细胞,链接身体的所有水道,也是能排病邪的。半表半里这个概念在《伤寒论》里没有明确提出,只提到了表里之间的概念,为了表述方便称之为半表半里。

六经

“证”发生的位置,就是上面说的划分为表,里,半表半里这三个层面。

“证”还有阴阳的区别,分为阴证,阳证

何为阴证阳证?在临证上:

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阳证

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阴证

这种反应的差别主要来自于人体津血能量的多少。人体津血的多少,脉象反应的最直接。所以凭脉象的虚实来判断阴阳往往比较准确。

以感冒为例,我们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是看这个病人是受凉还是受热,而是看这个病人自体对感冒的反应。

自体津血充足的人,一般都有发烦,口渴,怕热之类的阳证热证

自体津血虚少的人,一般都有畏寒怕冷,少食之类的阴证寒证

所以冬天热证最多,夏天寒证最多。

既然证的属性有阴阳之分,自然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各有一组阴阳,于是便形成了“六经”。

表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太阳病”,阴证称之为“少阴病”;

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阳明病”,阴证称之为“太阴病”;

半表半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少阳病”,阴证称之为“厥阴病”。

此所谓“六经”,是六经辩证的总纲。

六经辨证

古中医关注的不是病本身,而是人体的排病之势,热后协助人体去排除这个病邪。这就要知道人体选择的排病邪的途径在哪里,推定人体排病的途径的证据,我们称之为“证”,也就是诸如发热,体痛,呕吐,腹泻之类的人体的症状反应。中医所谓辩证施治(依据人体排病的整体症状反应),而不是辩病施治,正解应该是这样的,所以真正的中医是不会去看你的什么化验报告,检查报告的,只看你身体出现的症状反应。

中医治病之途有二

一,平衡人体的能量(阴阳)

二,找到人体自然选择的排除病邪的途径(表,里,半表半里),人体三个大层面,每个层面一对阴阳,合而为六经,这就是六经辩证的本质。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求真——何为六经辨证?
【中医指南】中医就是用简单的东西去对付万病的!
论辨证施治实质(节选自胡希恕先生”辨证施治概论“一文)
听课笔记:冯老在2018年第九届全国经方论坛上的报告
胡希恕经方医学疾病观
【临诊碎玉】临床症状是辩证论治的制胜法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