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岭、众生、华润三九市值飙升百亿,中药上市公司市值正增长不足三成!

回望2022年,极为不平凡,个中甘苦,对于每一位医药人而言,很可能成为日后记忆中的一块飞地。

面对疫情,从“新冠肺炎”到“新冠病毒感染”,绝不仅仅只是字面的调整,更多体现出的是科学精准防控的决心与取舍。

医药产业正是如此,从上游的研发,到生产流通,再到临床使用,每一个细小环节,都意味着无数人的酸甜苦辣、喜怒悲欢和生老病死;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医药产业人每一份担当作为,每一次攻坚克难,历史的厚重感,都会在自己的心中留下烙印。

面对资本寒冬,海外中概股持续遭受市场考验,交易冷淡和多次“闪崩”杀跌历历在目;港股“18A”上市公司从2018年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的5家企业开始,到现在数十家的庞大数字,上市的光环与巨大的融资额背后,股价破发,捉襟见肘的现金流,裁员、买厂房、优化管线,让越来越多的Biotech公司必须更多思考如何活下去。

面对中国医药创新的转型升级,从“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到“以患者为中心”,Me-too、Me-better再到First-in-class的创新追求,正在逐渐刷新行业价值观;医保谈判和带量采购引发的市场“内卷”,创新药如何做出差异化,也成为了每一家本土医药创新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市场考验。

面对高质量发展机遇,中国创新药开始向海外市场发起冲击,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不断刷新交易金额天花板,让更多跨国巨头更加重视中国创新力量;中药领域坚持传承创新发展,“三结合”挖掘临床需求,产品愈发回归价值本源......每一份成功与失败,付出与收获,都孕育着未来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希望。

面对贯穿线上线下的医药终端大变革,《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在千呼万唤中正式落地,“第四终端”在药品网售撬动之下,展现出了非凡的吸引力,也让更多的医药实体零售终端在竞争与合作中,思考如何整合上下游资源,抢占新的机会风口。

旧历史与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一个个体都是渺小的,而历劫重生之后的每一个医药人,以变应变之中,不会随波逐流,更能够敞开怀抱迎接转瞬即逝的空间和机遇。

产业发展总有周期,时代浪潮定含峰谷。2022年的同甘共苦,将让2023年更加充满希望。在这辞旧迎新、冬去春来之际,《医药经济报》新媒体中心特别推出“甘苦2022 希望2023”系列报道栏目,祝福每一位医药人都能在负重前行的同时心怀希望,得偿所愿!

以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为代表的三药,以及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为代表的三方,中药在疫情防控全过程刷足了存在感,中药上市公司在2022年也走出了一波新行情。

伴随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正式收官,医药上市公司2022年的整体表现也全面展露在投资者面前。

从2022年中药上市公司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可以看出,与2021年同期相比较,上榜企业整体名单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继续稳坐总市值Top10“三甲”;以岭药业则凭借“疫情防控”概念走出了一波逆袭,凭借超百亿元的市值增长,超越白云山、华润三九、康美药业,跻身前五。

2022年中药上市公司公司总市值Top10

与头部中药上市公司形成反差,整个2022年,在超过70家中药上市公司中,总市值实现正增长的仅有20家左右,占比不足三成,这与2022年医药市场高开低走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超70家中药上市公司市值变化见文末总表格)

市场观点认为,伴随2022年“精准防控”政策进一步完善,抗病毒、抗感冒等呼吸系统居家用药呈现出需求井喷的市场局面,造就了中医药局部细分品类的“风口”;回归“以患者为中心”,中医药企业必须把握住高价值创新的核心导向,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中构建长期的竞争力。

既要创新也要风口 把握机遇逆势而上

中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升了中药的市场认可度,特别是随着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市场普遍预计中药需求会得到持续释放;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药需求会呈现刚需增长态势,叠加中药板块本身就受到上游种植业周期性影响,涨价预期也进一步推动部分企业股价上涨。

回顾整个2022年,中药板块上市公司共有20家企业总市值正增长,其中以岭药业、华润三九、众生药业对比同期飙升百亿,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抗病毒药物”显然是今年资本市场强烈追逐的热点概念,其中的明星产品毫无疑问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今年1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其中提出,发热症状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资本市场闻风而动,随即将以岭药业股价不断推向新高,2022年9月26日以岭药业股价为18.82元/股,12月8日股价盘中最高攀升至53.96元/股,两个多月时间,以岭药业几乎暴涨2倍。

获益于“抗病毒药物”概念的众生药业,也在今年资本市场强势崛起,凭借市值增幅123.23%,摘得增幅桂冠。今年以来,众生丸、布洛芬片、右美沙芬片等部分清热解毒类、解热镇痛类、祛痰止咳类产品因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成为了企业逆势而上的根基;众生药业备受关注的在研产品——3CL蛋白酶抑制剂RAY1216,作为新冠药物也持续引发资本市场聚焦。

除此之外,大理药业的核心品种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均被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第六版、第七版、第八版和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推荐用药;葵花药业的核心品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双黄连颗粒获得《湖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2022年第二版)》推荐,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得到《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中成药应用专家共识》推荐......疫情防控用药“风口”愈发强劲。

华润三九和昆药集团的“强强联合”,也在2022年成为了医药产业热议的话题,产业融合也进一步推动了双方的市值增长。今年5月,昆药集团发布公告,华立医药及其一致行动人华立集团已与华润三九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若本次股份转让顺利推进并实施完成,昆药集团的控股股东将由华立医药变为华润三九,实际控制人将由汪力成变更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12月22日,华润三九发布公告,国务院国资委原则同意华润三九通过受让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昆药集团333.55万股股份、受让华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昆药集团2.09亿股股份等方式取得昆药集团控股权的整体方案。

值得关注的还有康缘药业,作为中药现代化创新的头部企业,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10月,3.2类中药新药散寒化湿颗粒获批上市,该药用于寒湿郁肺所致疫病,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推荐药物,也是继2021年获批的“三方”(清肺排毒、宣肺败毒、化湿败毒后)的又一剂重要药方。12月28日,3.1类中药新药苓桂术甘颗粒获批上市,该药为国内首个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

业内专家指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方向是,要与时俱进,在汲取古人经典名方的基础上,还要结合现代人群病症特点创新,同时要不断提高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这也是未来我们中国中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医药板块整体承压 中药领域“寒风瑟瑟”

2022年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医药支持政策频出。“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今年3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炉,明确指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并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药创新、中药质量提升和中医药改革等多个方面做出规划部署,为“十四五”中医药发展做出了全局性、战略性、保障性谋划。

然而,面对资本市场寒冬,医药板块整体呈现弱行情的局面,即使在政策利好之下,中药板块也吹起瑟瑟寒风,市场细分领域开始进入洗牌周期。

2022年全年,在70余家中药上市公司中,约七成上市公司总市值缩水,市值跌幅超过30%的企业总计16家,其中不乏亚宝药业、仁和药业、中恒集团等知名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市值“腰斩”的企业为吉药控股。受业绩亏损影响,今年6月29日,吉药控股公告称,由于公司存在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情形,吉药控股6月30日复牌时股票简称由“吉药控股”变更为“*ST吉药”;随后,公司原董事长孙军,原董事、副总经理王德恒因涉嫌职务犯罪被批准逮捕的消息,更是引发资本市场哗然。

即使是头部中药上市公司,也基本无法幸免,Top10药企除了以岭药业和华润三九,其余8家企业总市值均出现下滑。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虽然在2022年依然占据前三席位,但对比2021年总市值,三家企业总市值合计蒸发超过1200亿。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片仔癀作为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当之无愧的“一哥”,在2021年曾经走出一波独立行情,在被市场疯狂炒作和抢购之后,其市值曾经一度高达2966亿元。然而,在迎来历史高点超490元/股的“天花板”之后,片仔癀一路下行,整个2022年总市值蒸发近900亿元。

云南白药的情况同样被资本市场广泛关注。2022年全年,云南白药市值下滑365.5亿元,仅次于片仔癀。今年年初,云南白药因为炒股亏损近20亿元而引发市场热议,作为业内公认的白马股,尽管云南白药承诺将严格控制二级市场投资规模,逐步减仓,不再继续增持,但今年以来云南白药的业绩表现很难说服投资者。

同仁堂的市值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但今年以来,企业经营状况同样没有让投资者满意。公司在 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2.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3亿元,同比增长9.01%;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3.93亿元,同比增长2.09%,但是归母净利润仅实现2.59亿元,同比下降 12.33%,和第二季度 3.44 亿净利润相比,环比降幅达24%。另外,年底延伸酒业领域投资湖北京宜生物“告吹”,也让资本市场捏了一把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个中成药厉害了!康缘、以岭、人福……猛攻3700亿市场,8款中药新药冲刺上市
213家上市药企市值排行!
卖“伟哥”的白云山咋就干不过卖牙膏的云南白药?
华润医药资产整合大幕拉开三九或收双鹤|资产质量|医药板块
[转载]中药股注定领风骚若干年(不倒翁)
中国股市:新年新气象,时来运转“药”到病除?2022布局医药板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