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不会凋零——一个华北农村的样本观察
userphoto

2023.01.29 河北

关注

文/竹林

疫情三年过去,2023年的春节想必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已经回家过年。由于疫情防控的影响,过去的三年中,大部分人基本上没有回过家,平时也只能通过电话跟家里人互相联系问候,对于老家乡村的情况也只能零星了解。今年的春节,是在完全放开之后,人们不必再顾虑防控政策,人们在阳过之后,也有了比较严谨的自我防控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春节回乡大迁徙场景再现。我也一样,在法定假期开始之前,又请了几天假,提前回到自己的家乡。

常常看到有很多声音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担忧,从之前的三农问题提出至今,各种涉及到农村发展的声音绵延不绝,但是对于农村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者少,悲观态度或者说是担忧者多。即使是国家历年的一号文件锁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规划也在实施,但或许是农村发展的速度仍然赶不上人们的预期,所以很多人仍然担心农村发展的问题。

甚至包括我自己,多年来也对自己的家乡乡村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感到迷茫。但是我这次回家,看到了很多之前没有看到的新现象,对于家乡后面的发展感觉有些清晰了,心里的迷茫也变少了,我们家乡又具备一个典型北方农村的特点,所以我想把我这次回家所观、所谈、所想梳理出来,作为一个微型所谓的农村标本,来给关心农村发展的人们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

要介绍老家的情况还是分类来写比较好,我就从生产、生活、人口及教育、观念及传统几大方面来分别描述。

首先,生产方面。我的老家地处华北平原,冀鲁豫交界处,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华北农村,大平原、黄土地是我们那边最典型的地貌特征。自从明形成有村落以来,几百年来世代农耕,夏季小麦,秋季玉米,从我记事起,大概有十来年的时间,还种植过经济作物——棉花,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地发展塑料大棚的种植技术,全县渐渐地成为一个蔬菜瓜果的种植基地。

我是从2001年到省城上大学开始,算是真正离开生活了18年的老家。那一年也是世纪初,这个时候家乡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种植大棚蔬菜,也开始有规模不一的养殖。主要是养鸡,开始是肉鸡,后来扩展到蛋鸡,包括我家,记得也养过几年的鸡,家庭养殖规模不大,几十平方米的面积,养殖二三百只鸡,养殖规模大点的能达到五六百只,一个乡镇也就一两家成一定规模的小型养殖场。虽然这种方式挣钱不多,但是也比只靠种植主粮收入多。发展到现在,村里面养殖的少了,一般几个村会有几个养殖大户,规模也就是五千到一万只左右。长期的养殖基本上也就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养殖技术也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了。

比养殖更大的其实是蔬菜瓜果的大棚种植,对于家里有中青年劳动力的家庭来说,这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一亩地的大棚,如果赶上蔬菜价格上涨,有可能年收入可达到五六万以上。现在由于大量的中青年外出工作或者打工,再加上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支持,村里出现了非常普遍的土地包租现象。

大棚种植户开始租用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大棚种植,对于没有精力管理土地的人家来说,租给别人,一年拿到千元左右的租金,比自己种植两季主粮要划算得多,而租赁方又能通过规模生产提高效益,这是一个利于双方的模式。我们村的大棚大概占了耕地的一少半,但是产生的效益预计会占到一半以上。其余的土地其实还是用来种植主粮。这一点上倒是非常符合国家的政策思路,并没有因为大棚挣钱多而停止主粮的生产。临近村庄,大棚有的会更多些,当然伴随的是收入会更多,对于很多村的种植户来说,年纯收入几十万的大有人在。

农村的收入有粮食种植、养殖、蔬菜瓜果种植这几项,但并不仅仅限于这几项,为之配套的一系列工作,也成为其余非种植户的收入来源,比如农资批发、运输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前两个很好理解,重点说下这个配套服务,比如养殖户的鸡到了应该售卖的时候,就会有专门抓鸡的队伍为之服务,而成员则大多是农村闲散劳动力;大棚的配套服务也是类似,因为规模扩大,靠自家人的一家之力已经难以承担,而瓜果蔬菜的生长采摘又是间歇性的,这就促成了同样服务于大棚农户的队伍,种植、施肥、采摘等各种零散的活都需要在一两天之内靠较多的劳动力完成。

服务的队伍也是闲散劳动力,所以现在农村基本上已经没有闲人,即使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是身体条件允许,就可以加入到这种队伍。按照工时来计费,一小时收入目前大概在10元左右,虽然比不上在城市工厂的收入,但是一个月下来,也能抵得上在县城工厂的收入了。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几项带有农村色彩的生产活动之外,各地都有的工商个体户以及小商户也很多。乡镇上已经扩展的街市两旁的各种商店、超市、饭店等已经比多年前规模更大,甚至有的村里的商店,营业面积也达到了将近300平米,这个规模已经不亚于一个城市小区的小超市了。

总体看下来,我老家农村的生产情况,仍然是农业为主,乡镇上以及村里有小规模的商业,也有一部分以运输为业的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留守的人们只要有劳动能力也都有收入的渠道。

其次,生活方面。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首先是路。我在村里生活的十几年,进村没有任何的硬化路面,都是土路,更别说街道和胡同了,一到下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泥泞。虽然地处平原,但是之前交通并不发达,直到上世纪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活动范围才开始逐渐扩大,直到现在已经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都已经有了村里出去的人。所以现在我们村也和全国各地的农村一样,一到过年的时候,街头会停很多挂各地牌照的车,那都是在外工作的游子们回家的标志。

自从本世纪初新农村建设以来,村里先是修了柏油路,走了多年之后,发现柏油路其实不太适合乡村,即使是经过修补,但是由于农村排水以及载重车辆的影响,也会很快就坏掉。柏油路也就变得坑坑洼洼。这次回家发现除了村东头的主路县道还是柏油路之外,到村的路已经换成了水泥路,这样的路面不怕水,不怕压,更加适合乡村。车辆开在上面,竟然平整度还很好,比有的城市里的道路都好。这里不得不给老家山东的道路建设水平点赞。除了水泥路面,道路建设也延伸到了胡同这个农村的毛细血管,胡同的硬化稍微低些,全部使用砖铺路面,这已足够避免泥泞。

城市里新建楼房讲三通,通电通水通气,现在村里各家各户三通也能达到。通电不用说,通水(自来水)也是十年前的事了,只不过水质偏硬可能和地理有关,也可能与水处理的技术使用有关。家家通气则是去年的事情,胡同里能看到黄色的天然气管道通往各家各户,现在农村做饭竟然用上了集中供气,也真是几年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华北农村冬天很冷,这个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大问题,曾几何时,环保一刀切,基层政府也三令五申不允许农村住户使用炉子,不许烧炭烧柴,而且还用无人机航拍进行监控。去年华北有多地因为不能取暖的新闻,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今年回家,发现这方面已经不再一刀切了,家里也能正常通过烧柴、烧炭进行取暖,也没有见空气质量因为烧炉子而变差,家乡的夜空能看到的星星还是比城市里多。

此外,农村厕所改造的政策也支持对之前的各家厕所进行了升级改造。每家的厕所都用上了冲水的马桶,但是由于农村是院落,很多还达不到自动冲水,而且也没有集中的排污管道,需要通过暂存化粪池,再由人统一抽走。

关于垃圾处理,各村街头胡同口都有垃圾桶,定期会有垃圾车收走,运作模式已经与城市一般无二。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农村竟然有个小小的休闲广场,面积大概有百十平米,上面也安装了六七个体育锻炼的设施,和一个小区里面的休闲小广场差不多。这应该是政府对于农村建设的直接投入,从这点上来看,现在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们可以玩的地方就比我小时候好得多了。

在农村生活,优点就是地方大,家家有院落,缺点就是由于我们地处华北,黄土地仍然会有较多灰尘,虽然硬化了路面,但是土地要种植,是不可能硬化的,而北方干燥,风一来不可避免会有扬尘。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到乡镇和县城买房了。这次回家我发现小时候的玩伴直到年三十下午才回到家,说是早就来到了,仔细聊起来才知道平时就在县城自己买的楼上住,回家过年开车回村三十分钟,就跟在城市里上班通勤的时间差不多了。更有条件好点的青年(非大学毕业后工作的毕业生),已经在地级市甚至是省城买房,由此也可见人们总会向条件更好的地方聚集,城市化的进程仍然会进行。

第三,人口及教育方面。

我们村是个小村,大概也就是六百人左右的规模。几十年来,很多人通过上学、打工等已经离开村庄,在外定居,户口已经迁出。另外就是女青年出嫁到了别的地方,男青年结婚会有女青年补充进来。目前为止,村里人口的规模增加了很多,从两个方面可以直接看出来,一个是村里的房屋以及住人的院落比之前增加不少,大概居住区二十年来增加了有五分之一,在土地管控不太严格的那几年,还有些迫切结婚的青年占用了一些耕地盖了新房。

再就是我这次回家看到了村里的微信群,里面足足有接近五百人,这就说明,与家乡直接有较多联系的、会用微信的人就有这么多,再加上没进群的、不用微信的老人小孩,人口应该再加上三百人左右。当然这只计算理论上的村里人,实际户口在村里或者户口在县里的都算上,人口应该扩展到了八百人。

现在青年人普遍已经生了二胎,一胎小孩的已经算是少数了。从这点来看,村里的人口数量暂时还不会萎缩。虽然村里面还有一些闲置的院落,也有些老人逝世后破败的院落,但这个数量已经相比一二十年前少多了。

大多数青年人虽然在外打工,但是只要是没有在外买房落户,最终仍然还是会回归乡村,寄希望于下一代跳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出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或者打工青年在城市定居的,是城市的第一代,只有走出这一步,下一代人才会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融入城市。

因为很多青年人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老家的不在少数。本村的小学早已经合并到邻村的中心校,乡亲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每家几乎都会尽己所能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去。

甚至有的条件稍好的家庭从小学开始就送到县城的学校上学。如果孩子大一些,父母又常年在外打工的,就会把孩子接到工作所在地就读,幼儿园小学都可以这么做,但是到了初中,这种方式就会受到限制,因为孩子学籍仍在原地,中考、高考时会被要求仍回到学籍地参加考试。于是随着孩子年级增长,家长会再让孩子回到老家学校就读。

几个村所共用的中心小学条件也比之前大有改观,校舍已经从之前的砖瓦房变成了两栋三层楼房,我从一个当小学校长的表哥那里了解到,现在农村学校的各类设施也在逐渐靠近标准化,一些遗留的面积较小的小学,也面临被合并的命运,这其实也是教育资源集约化利用的一个必然要求。

家乡县城的高中近些年据说还算不错,每年都能有几个考上北大清华的学子,考上双一流的比例应该仍然不低,这是老家教育发展的一个成果,至少教育仍然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上。

第四,观念及传统方面。

老家人观念虽然仍然传统,但是一直以来非常务实,很少看到网上经常说的那种在村里显摆的人,这可能与我们村庄长期以来的务实传统有关。

能生活在这样的农村中,我感觉也是一种幸运,家家户户都量入为出,不会过度消费,也不会为了面子而做无意义的事情。即使是人们之间有攀比,也是会努力去追赶,而不是超出能力范围去攀比。乡亲们都知道埋头苦干,只要肯干实干,总不会生活太差。

家里人也会催婚催生,这并不是落后观念,而是一种父母亲友对所在乎的人的一种责任,一种牵挂。收入在老家也并不是一个禁忌话题,人们相互之间只会正常讨论,不像城市里这么禁忌。

家里的各种传统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所谓的传统文化,其实也就是一种仪式感。过年期间,是各种传统集中表现的一个时期,老家年三十吃饺子,起五更的传统也继续保留,早早起来,吃过饺子之后出去拜年磕头。

现在网上流传的各种山东拜年磕头的视频有失偏颇,我只能说那不是我们那边的情景,我们那边磕头不会在院子里,更不会在大街上。而且磕头的动作姿势都有讲究,这个可能一些朋友并不太认同,这里就不在多说了,我现在认为磕头是给长辈表达尊重的一种仪式,并不是封建迷信。

过年后的走亲访友是另一个重要传统,即使是平时没怎么走动甚至一年都没联系的亲戚,在这个时候该走的还要走。现在这个传统仍然保留,所改变的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礼物方面,之前穷,会拿很多馒头加两包果品,其实亲戚并不会全部收下,只会收一包果品,还会返回一块大肉。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普遍提高,礼品也变成了成箱的奶、饮料等物品,东西就直接全部给亲戚,也不会有返回的东西了。

走亲访友的时间,之前是从初二开始,而且最多一天两家,早晨如果走一家则是较远的亲戚,时间大概从七点半到九点半;中午一家是重要的亲戚,会从大概上午十点半待到下午三四点,初一这天是完全的休息,是不做任何事情的。

后来渐渐地初一走亲戚的也多了,而且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很多时候是放下东西,说几句话就走了,这也和现在人们忙,很多人假期不多,要急着赶回或者要忙着去干活有关。近些年来,普遍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家也就不以为意了。

年后很多返乡的青年会逐渐开始返程,家里也会渐渐地回复正常的生活。从老家近些年的发展来看,乡村的建设正在进行中,村容村貌也有显著的变化。乡村发展的快慢也和政策的力度有关,老家的人们仍然会坚守在故土一如既往地辛勤劳作。

有很多学者提到乡村的广阔潜力,尤其是在我国目前大力推进内循环以及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大背景下,乡村发展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激活。

我也很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变得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青年人返乡,从而形成一个正循环,促进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发展水平。至少从目前我老家这个小村庄的情况来看,乡村并不会凋零,只会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农村做什么生意好?15个农村开店项目
越走越近的“幸福乡村”
搞农业投资,我们不要情怀,我们要效益
7种模式!阳泉要培育100个示范!
最新小县城创业赚钱项目精选
适合在农村创业当老板的项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