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北外到耶鲁MBA,她的家庭阐述了:榜样比严厉管教更有效



北外退学前往美国有“南方哈佛”之称的莱斯大学,毕业后申请MBA,与耶鲁结缘。作为一个孩子,一个学生,我一路成长,一路反思。

我的父母很伟大,也很平凡,他们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想提供给子女最好的东西,他们也是最普通的人,也会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这里和大家聊一聊几点我父母对我影响较深的地方。


榜样的力量比管教更有用

从小我就是个被“流放”的孩子。父母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我。

上幼儿园时,放学后老师要陪我等一两个小时才能等到有人来接我。从小学开始我就自己上下学了。下大雨时同学们都有家人来接,只有我总是一个人淋雨回家。

就算生病,父母也不允许我请假。一方面是对我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是确实没人能在家照顾我。

第一次请假是在上小学时,出了水痘怕传染给别人。老师要求我回家休息,我竟然因为不能上学而委屈的哭了出来,因为之前的意识里从来没有“缺课”这个概念。

后来到了初中高中,父母对我的“流放”更是变本加厉,常常晚上10点以后才回家。我基本没吃过几顿妈妈做的饭,晚饭全靠外卖和食堂解决。等他们回家时,我常常已经睡着了。

出国那年,父母抱着我在机场大哭,说觉得很对不起我,一直没有时间照顾我。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从来没有埋怨过他们,反而很享受被“放养”的状态。

我的妈妈从小对我要求很严格,自从她没时间管我以后,我简直像重获了自由。放学后,可以和小伙伴们站在学校门口聊天一小时再回家。回家后,再和同学煲煲电话粥,写写作业,看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虽然他们没时间管我,我也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

而就算他们来管我,又能给我什么帮助呢?既辅导不了课,又打乱我自己的计划。一个孩子不想学习时,家长勉强的太多反而会让他厌烦学习,没有人是喜欢一直被别人管教和批评的。

我的表弟日子就过的比我“苦”多了。他的父母不像我父母这么忙,一门心思全在他的学习上。他的周末和假期全部被课外辅导班占满了。他在房间里写作业,家长就坐在外面看着。聊天时一言不合就变成了他不好好学习的批斗大会。

当然他并没有因为这些管教成绩就神奇转好,反而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玩”在他心里变成了一件特别渴望的事情,他恨不得抓紧一切机会偷偷摸摸的多玩一会儿。父母在房间外以为他在学习,其实他都在发呆或着看课外书。他当然也很难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和他们的矛盾越来越大。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凭什么去要求孩子呢?

回头看,我的父母虽然没有太管我,但是潜移默化中对我的影响很大。

直到我上大学,我们家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家里电视很少有人开。从小我在家里看到大多数都是他们工作和看书的状态。他们也很少自己在外面玩,晚归的原因都是因为工作。

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我的教育当作家里的头等大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在哪儿上学,我们家就搬到哪儿。他们总想给我最好的教育,把我送进最好的学校,找最好的老师。

说起来好笑,我老妈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带过我的每一个班主任,都能跟她成为 best friends,比跟我还要熟。

小时候我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是他们省吃俭用,花高价给我报纯外教的英语班,每周风雨无阻带我去老师家上小提琴课。

从小他们不允许我买太多漂亮衣服和玩具,所以一直到大学我穿衣服还特别土。记忆里,唯一有求必应的东西是书。我常常在图书大厦一坐就是一天,然后带着一大兜书满载而归。

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家用电脑还不普及,他们为了让我学好计算机,更是用几个月的工资给家里买了台电脑,安上了拨号上网。

因此,我从小对教育就有一种敬畏感。他们的重视程度让我觉得,教育也是我学生时代的头等大事。

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母亲的榜样力量更是重要。我的母亲是一个working mom, 她是一个非常有能力,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从小耳濡目染,我觉得自己对于责任心的概念都是从她那里学来的。

更重要的是,她从来没有让我觉得女孩不如男孩。她从来没有告诉我“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或者“女生数理化不如男生学得好”。从小在我的心里,一个理想女性的形象就应该是独立的。

这种榜样的力量不只是在学习工作里,更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母亲带我去买书,出了店门才发现店员多找钱了。这种情况可能很多人都选择直接走了,但是母亲坚持要把钱退回去。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很深,也从小就树立起了我的诚信和道德意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小时候在我的卧室里,摆着一个白色的大书柜,里面放着上百本书。一个人在家里无聊的时光,就是靠这个打发时间的。

也许是因为每天看着这堆书耳濡目染,从小我就很喜欢书。

在字还认不全的时候,我喜欢拿着图画书玩一个游戏,假装自己是老师批改作业,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圈出来,查字典把读音注在旁边。

后来认的字多了,更是手不离书。坐车时,睡觉前,甚至走在路上都喜欢捧着一本书读。

如果出去旅行,我也一定要带几本书在身边。

前面提到,我的父母在书上总是满足我最大的要求,每隔几周就会带起去图书大厦采购一番。

他们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是开拓眼界最好的方式,在上大学离家前就带我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新疆、青海、云南、贵州、甘肃、湖南、四川、安徽……

培养自主意识,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是一个崇尚“自己做选择,然后为选择负责”的人。而这种理念的来源,是因为我的父母从小就给了我很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只要是关于我的事情,都让我自己做决定。

家长觉得自己的人生经验更丰富,当然都希望能帮孩子做出最好的选择。

是我的父母比其他家长更能放的开手吗?其实也不见得是这样。

在我妈妈的计划里,她已经帮我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设计好了,在哪儿上学,做什么工作,在哪个城市定居,甚至是几岁结婚她都有计划,只是谁知道我把“自我选择”贯穿的这么彻底,每一步都没有按照她的计划走。

也许这种民主只是一种假象,但是这种意识的培养却对我的影响很大,为我树立起了一种“自己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虽然在我做过的决定里,结果有好有坏,但是我从不后悔,因为这些都是自己选择的,不是别人勉强的。

这也让我从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是有些叛逆和倔强的。对我来说, “why” 比 “what” 更重要,做事之前我会把原因想的清清楚楚。如果没有让我信服的理由,就算是我的父母也很难勉强我做任何事。

也只有想明白原因了,做事才有充分的动力。

上小学时是我父母管我最严的时候,但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对学习的逆反心理很严重。暑假时他们把我关在家里,让我每天背五个成语,五个俗语,一首诗词。但我总能找到办法偷懒,当时背的东西现在也不记得多少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当时根本就不理解为什么要背那些东西。初中后开始知道好好学习,是因为我终于意识到了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年在耶鲁的学习结束后,我和当初面试我的面官,也是现在耶鲁管理学院的代理院长 Anjani Jain 有了一次长聊。

Jain 作为我的面官,对我的资料背景一清二楚,他对我说:

“You have remarkable resilience and courage. Those are rare among people. Some people say human characters are born, but I think they are built among choices.''


(你的韧性和勇气非同一般,这在人群中很少见。有人说人的性格是天生的,但我更觉得性格是在选择中铸成的)

Jain的话让我思考了很久。回头想想确实是这样,如果当初我没有自己做出从理科转到文科的选择,我就不会知道自己是有独立做选择并对选择负责的能力,也就不会有后面走出的每一步了,我的人生也许就和现在不一样了。

也许我本不是一个天生拥有 resilience 和 courage 的人,而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铸就了这样的品质。

而这样历练的过程,别人没办法给你,只能是自己去思考,去体会,去承受。

所以,每一次选择,无论成功与否,在选择和反思的过程中,都是一次更加了解自己的机会。

培养独立的能力

前面讲到,我的父母很少有时间管我,这就要求我在生活上很独立。

而他们也在有意识的培养这个意识,告诉我真正能永远依靠的,只有自己。

他们甚至不止一次“威胁“我说,在升学上工作上不会给我任何帮助,工作后也不会给我任何经济支援,一切都要靠我自己。

而这就是我努力的最大动力,不努力以后没办法照顾自己。

这也许和有些家长的理念不同:女孩子只要乖乖的,以后找个好老公照顾自己就行。

但是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从小就教会我独立。

很火的电视剧《欢乐颂2》里,安迪评价樊胜美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

樊胜美一直都在想要嫁一个好男人,来改变自己窘迫的家庭背景带来的压力。然而从20岁到30岁,他既没有找到那个可以改变她贫寒出身的男人,事业上也没有太大大起色。

后来终于遇到了小学同学王柏川,于是把自己所有的生活希望都寄托在他的男朋友身上:在上海买房,承担娘家的经济压力。虽然她的男朋友已经看起来比一般人要努力很多,她还是觉得不够,不停施加压力,连朋友都看不下去。

而很多时候她又是很可怜的,靠自己,看起来很累,其实活得最轻松。

鼓励比批评更有用

我成长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我的母亲相信“严师出高徒”,对我非常严格,很少表扬我。

如果考试考了第二,她会问我第一是谁。我在学校主持活动,她说耽误学习。有人夸我漂亮,她会说他们说的不是真的。也许她的内心是骄傲的,但是我很少在她的脸上看到骄傲的神情。她怕我翘尾巴,总是马上提醒我还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

如果我和别人发生矛盾,她从不护着我,一定只批评我一个人。

我中学时的老师也是,以为我这样的好学生一定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生怕我骄傲,时不时就把我叫去训话,很少表扬我。

很多人可能会想,就是这样的严格教育才让你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啊。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也让我成为了一个 self-doubt (自我怀疑) 和self-criticism (自我批评)特别严重的人。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获得了成就我会比其他人的喜悦感更小;别人的夸奖我会觉得不是事实;犯了错我会比一般人更加责怪自己;如果和别人发生矛盾,就算不是我的错,我也会不自觉的责怪自己。

也许如果我待在自己的舒服区里,就不会感受到这么强烈的自我谴责。但同时,我又会不断推动自己去做一些舒适区以外的事情,遇到挫折要求自己马上重新出发,同时又不断感受这种自我批评的痛苦。

而这种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需要我在成年后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纠正过来。

记得小学时计算机比赛,我拿了第一名。在同学和老师的欢呼声中走上台,老师开心的为我鼓掌,“来欢呼庆祝一下。”而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我都做不出来。

后来我来美国上大学,需要独自面对更多挫折,这种对自己过于苛刻的问题更是被无限放大,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身上有self-criticism的问题。还好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心理,学生遇到任何烦恼,小到学习压力,大到面对亲人的离世,都有非常专业的therapist来帮助。

这是我非常感谢美国教育的一个地方,它鼓励学生去深刻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刨析能力越来越强。其实国内也有很多学生有着各种各样心理上的问题,但是却鲜有人重视,甚至是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而主动提出问题的人,或者被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或者很难有充分的资源去帮助它。

我的治疗师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和赞扬,她教会了我如何对自己好一点和很多提高自我同情的方法。

但是这种“自我苛责”的态度还是像住在身体里的一个小怪兽一样,时不时的就出来烦扰一下。

很多人以为,我拿到耶鲁的通知书时应该是欣喜若狂,但其实那段时间我是在痛苦中度过了,花了两个月才有所好转。为什么呢?说出来你们可能会觉得我矫情,但这是很真实的自我斗争,因为我被哈佛拒了。

哈佛MBA的2+2项目非常难进,每年只录取极个别的中国学生,很多还都是哈佛和耶鲁的本科。而一旦拿到面试,有50%几率拿到最终offer。当时在我的身边,甚至不认识任何拿到过面试的人。

当我拿到面试时,感受最强烈的不是开心,而是自我怀疑。我觉得一定是自己踩到狗屎运了才拿到这个面试,其实自己根本就不配进哈佛。身边那么多优秀的人都没有拿到面试,凭什么我拿到了?一定是招生官看走眼了。

直到面试的前一天,我都无法说服自己是凭借实力拿到了面试。

这种怀疑导致我在面试的时候非常紧张,大脑一片空白,面试的就像车祸现场,非常糟糕。

走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没有机会了,于是心里更加责怪自己:“为什么这种一半的几率都能被我错过?我就是这种努力很久然后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也许就是注定了我永远做不到最好''。

我每天都被这样的想法折磨着,直到两个多月后才有所好转。

在耶鲁的这一年里,我变得对自己越来越宽容。也许是因为短期内我受了很多挫折,学会了不得不对自己好一点。也许是因为领导力课程上,我们做了很多自我同情的练习。也许是因为这里的朋友们给了我很多肯定和鼓励。

很多人以为上了名校学生应该都自我感觉良好。但其实,在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有自我批评的问题,而几乎全部出自批评多,表扬少的家庭。

我们无一不觉得,有很多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很害人的。祖宗们所崇尚的那些批评为主严格的家庭教育,反而可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甚至疏远亲子关系。

鼓励的力量其实比批评更大,就像给孩子形成了一个自我肯定的良性心理循环,成年后他也会成为一个更容易满足,更不容易焦虑的人。

我们常说对他人的同理心(sympathy)的重要性,自我同情却被提及的不够多。我在耶鲁的领导力课程里学到了很多练习self-compassion的方法,觉得很有效果,前两天读到 作者Sheryl Sandberg的新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给孩子做出榜样
总习惯性否定自己,做这 3 件事,会好起来
我给你说个人生赢家的故事,关乎抉择、勇气与坚持
七年 — 从插班、退学、被边缘化到耶鲁MBA
8年前打出轰动世界的一巴掌,她凭什么是最牛“护夫猛女”?
中国教育扼杀创造力?请不要指责中国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