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出门不吉利?诗词为证:古人清明都踏青

黄河新闻网讯 “清明”在眼前,又迎小长假。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清明节要祭祖上坟。因而不少人把清明节当做“鬼节”,认为出行“不吉利”。

事实上,在古代,清明节又称“踏青节”。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有诗为证: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蝶恋花》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而且,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大诗人王维曾写过:

《寒食城东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所以说,少年,大胆的去看世界吧,别给自己的懒找“烂借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利的事多做,不吉利的不做
【夜听】有些事,要先做,再学怎么做
春意盎然踏青去
踏青
风起寻春‖文/日月经天
清明踏青防湿寒侵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