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 教育大会:未来学校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格子匠:帮助有教学资源的机构和个人,快速搭建在线教育平台系统,打造知识店铺】

近日,在第四届“互联网+教育”大会上,未来学校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未来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将深度融合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引导未来学校教育创新,推动未来学校建设和信息化2.0建设。

未来学校协同创新中心主要以未来学校八大中心的应用研究和落地实践为方向,依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优以及教育的前沿技术,整合协同集成各种优质资源,解决未来学校建设与运营中的现实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表示,重新认识学校,未来学校将会有几个方面的变化。

未来学校的目标以人的成长为核心。在能力、思维、道德、情感、艺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其形式将是开放的;学习方式以体验为主、群体技术提供支持、游戏化、项目式学习;同时是基于场所的学习,连接真实世界。

王素认为,智能时代的未来学校,应该是“云教育+实践场”的形式。

云教育用智能化技术使得学习方式、学习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学习相关成长记录、资源、管理、评价。

育人的部分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过去的学习是学科学习,未来需要强调跨学科的学习,因此要强调场所的变化。核心是解决怎么在真实的场景中解决,未来学校会是混龄的,而不是按年级分班。对于比较危险的环境,可以用VR等方式来进行有情景、沉浸式的学习。

教师的角色可能会改变,变成教练。优秀教师会有更多辐射作用,教师未来一定是和人工智能共存的,

将来的平台不仅有学科学习平台,还要有项目式学习平台。“泛在”学习,包括微课、智慧课堂、基于大数据个性化学习、远程教育、双师模式等。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对学校的建设都会产生影响。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不一定都在校内完成。

王素指出,目前学校内部、外部的产品并没有打通,很难对学生有全面的画像,未来在这方面,应该有更多作为。对于学生评价,包括学业评价、课堂评价和成长记录,其中,成长记录做的还不够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项工作任务!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 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
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河南课后服务先行者 课程之家在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力大会大放异彩
第二届国际互联网产业科技创新大会暨互联网创新产品展览会成功召开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蔡伟】
“互联网 BYOD” 支撑校本“六艺”课程再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