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的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前几天去了趟德国,看到满地的奔驰、宝马沦落街头。而这些车到了国内却摇身一变成为高端车型,有的甚至一车难求。而我们的本土品牌却被丢弃一旁鲜有问津。究其原因,无非是本土品牌的性价比不高,产品附加值不够,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用车需求。由此,不禁深深地感慨,中国汽车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万般皆因果,为什么会这样?且听我细细道来。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西方国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进入机器时代,大量机器取代了人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公司和戴姆勒公司同时推出了汽油内燃机车,是世界上第一批汽车。后来两家合并就是现在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那时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天朝时代,自诩天子,狂妄自大,视一切外族为异类,完全看不到也不想看外面的世界,妄图永远这样自欺欺人的过下去。但历史的车轮可以碾压一切,你不想面对,现实就会逼着你去面对。终于,鸦片战争中我们自认为天下无敌的红衣大炮终敌不过西方的现代化武器,被打的一败涂地。自此,顽固的闭关锁国被撬开了大门,一发不可收拾,资源被掠夺一空,毫无发展的机会。也有些后知后觉的有志之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党等想趁机学习西方科学,师夷长技以制夷,但都是杯水车薪,大势已去。

时至二十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提出:中国要建立民族汽车工业。这应该算是中国汽车工业最早的战略规划。1928年,张学良将军在东北设立民生工厂,将造车梦想付诸实施。随后,民国的第一辆民生牌75型汽车于1931年5月正式下线。该车是以美国瑞雪号汽车为原型进行1:1仿造而来。但可惜的是,时局动荡,东北随即沦陷,民生工厂全部落入敌寇之手,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再反过来看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德国1908在年汽车厂已达53家,1914年汽车年产量为2万辆,1960年已达200万辆。法国仅雪铁龙一家年产量就以突破10万辆。美国更是在1913年就已实现汽车流水线装配。

就这样,我们在连年的战乱中错过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意义上开始发展汽车工业。1953年,中国一汽动工建设,1956年,短短三年的时间,我国技术人员克服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困难,成功制造出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毛主席亲自为其命名为“解放”。全国人民深受鼓舞,同年5月,一汽又成功推出新中国的第一辆轿车——“东风”,随后又推出了“红旗”等经典车型。

美中不足的是,虽然连续推出了多款车型,但都是工人们敲敲打打手工制作的,质量参差不齐,无法量产。而当时中国和国际没有沟通,信息比较闭塞,这种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我国汽车工业再一次被日益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新的契机。高速发展的经济和落后的产能不成比例,国外的各种新技术,新装备疯狂地涌入我国。中国汽车工业走上了与外资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看到中国庞大切空白的市场,纷纷赶来投资建厂,中国汽车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拿市场换技术”的合作模式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企业的发展受到压制,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没有技术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资金投入研发,这像一个魔咒把自主品牌牢牢困住,无法脱身。直到四十年后的今天,这一现象仍然十分明显。而我们的国人,也依然迷失在合资汽车品牌的光环里,不愿意给自主品牌任何机会。

尽管如此,众多自主品牌也从未放弃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也算小有成就。例如奇瑞、吉利、长安、长城等车企,在市场中也都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拿来主义”的大环境下,奇瑞汽车算是一股清流,它是中国唯一一个坚持正向研发的车企,不管技术如何,单是这个态度就值得尊敬。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汽车工业终将走向世界担当重任。“拿来主义”逆向研发也终将无路可走,要想实现超越,勇争第一,正向研发是唯一的途径。汽车工业如此,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脱胎换骨看吉利:唯有创新最美丽
巴西汽车制造血泪史:合资,中国汽车死路一条
汽车自主品牌发展
吉利的一步登天好棋?李书福第二次大获成功
自主品牌频繁被指“山寨”,模仿之路是好是坏?
【图】身份特殊的中国品牌 东南汽车历史回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