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雕的“三七”法


没有人一开始就爱上原石,经过玉雕的阶段,才会转入对其钟爱,而我国玉雕历史悠久,玉不琢不成器,长期的历史中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无数雕琢规律,其中就有一条叫“三七” 规律,你听说过吗?


三分形似,七分神似

意思是玉器雕琢不需要过度追求形象的真实和逼真,但在神态刻画上一定要细致入微,这种艺术思维不仅在玉器雕琢中出现,其它艺术形式亦有,这是中国特色的传统,即通过简单的勾勒,以小见大,所求意境之美。


三分皮色,七分玉体

玉是体,皮是衣,先有玉,而后有皮,皮依附于玉而存在,因此在雕琢中,要突出玉质之美,皮色则是点缀。这也是对眼下过度重皮色的反思。


三分细腻,七分流畅

玉器雕琢不宜过分细腻,费料费工不说,且过于细密的线条会让玉器显得“伤痕累累”,丧失了浑然一体的感觉,因此玉雕不追求线条的繁杂,而是讲究线条的流畅和简练。


三分辅,七分主

玉器雕琢布局也大有讲究,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主体部分只占七分,还有留三分作为点缀,起衬托之用,辅助部分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少了没有渲染辅助作用,多了则喧宾夺主。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师级的作品,多是按此规律雕成。


三分眼  七分玉

在玉雕中,打眼也同样大有讲究。眼打在什么位置,打多大,打多少,都直接关系到玉雕作品比例与完美。如果一件作品上打眼超过了作品体积的30%,那么就会损害和田玉的自然之美,一件比例协调,重力均衡的玉雕作品才能体现玉雕作品的大气、意境、神韵,“琢”无痕而显生命力。


作为玉雕人、艺术家,很多国内顶尖大师都已明确表明:没有不好的玉,只有拙劣的心。中国的玉雕文化要承前启后,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所以玉雕人肩上担负着沉重的责任。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分雕刻,七分留给藏友想象,玉雕里的“三七定律”你知道吗
翡翠玉雕的5个“三七定律”
买玉器,行业内的“三七定律”你了解多少?
翡翠的三七定律,你听说过吗?这也太神奇了……
​中式的风雅,从一块和田玉牌开始……
“谈玉说蝉”浅谈中国当代玉雕艺术“玉蝉”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