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疗(实用总结)

一: DIC诊断:

1:临床表现可有或无:皮肤瘀斑、穿刺点瘀斑出血、结膜出血、鼻出血、咯血、便血、尿血等。

2:实验室指标为诊断依据:

①PLT<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纤维蛋白原(Fib)<1.5g/L或进行性下降;③PT延长3s以上,APTT延长10s以上。④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

上述有4项化验指标出现3项异常者可诊断DIC。

二:DIC治疗:先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和红细胞、后抗凝 两步走

1)补充凝血因子 应尽早补充凝血因子(如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原)。

新鲜冰冻血浆(FFP)(包含全部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PT或APTT>1.5倍时输入3或6u,1u(250m1)FFP提高凝血因子3%,首次输15ml/kg(3u),有证据显示30 ml/ kg(6u)矫正凝血因子水平更完全,要求ABO血型同型输注,输注前不必交叉配血实验,之后再根据监测的凝血指标追加200~400ml,将PT、APTT恢复至正常水平。(凝血因子水平保持在30%以上凝血功能能达到正常)

纤维蛋白原:输入新鲜冰冻血浆后仍严重低Fib< 1g/ L,可予纤维蛋白原浓缩剂治疗3 g提高1g/ L

2)补充血小板:血小板<50×109/L,即可输注1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1u血小板理论上可提高血小板(10~20)×109/L,输注1h后复查血小板计数,评价疗效。(尽可能ABO同型输入RhD阴性尽可能输RhD阴性防输注无效、无出血血小板输注阈值为<10x109/L、输注时间应在30分钟以上、用标准的血液输注装置,已经用于输血的装置不能用来输血小板;输前病人不应常规用皮质激素及扑尔敏)。

3)补充红细胞悬液:急性失血血红蛋白《70g/l或休克时输入(1u=200ml全血的红细胞量总量也为200ml)

4)后抗凝:

抗凝时机:D-二聚体显著升高,在积极补充凝血因子后早期给予抗凝治疗。

常用抗凝药物及用量:

(1)低分子肝素:每日总量100~200U/kg,分2次皮下注射,1次/12h。

(2)普通肝素:临床主张采用微量泵静脉泵入给药,每日总量为1.5~3.0mg/kg。(具有半衰期短和可逆性优点)(在使用肝素抗凝治疗时APTT监测结果为基础值的 1.5~2.5倍为宜,也就是60-85秒之间、不在范围时4-6h检查一次APTT、在范围之间1天查一次)

如有活动性出血(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且出血量较大(每日输注2个单位红细胞才能维持患者Hb)时停用或暂缓抗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案例】高凝还是低凝,替代与抗凝相结合治疗高危出血患者1例
重症病人中的出血和凝血病(一)
需有创操作的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识别与处理
大量输血推荐方案
肝功能不全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围手术期诊治
内科输血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