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忆针灸大师王居易

人生难得一知己,
踏遍千山难寻觅;
三十年前促膝谈,
君子之交记心里。

王居易老不幸远去天堂,幽讯飞来令人肝肠寸断!近三十年的一位针灸界的老友,便这样默默无闻地走了,留给自己的是深深的怀念!而在自己的心中,王居易老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针灸大师。能被自己这样称谓者,为数不多!

王居易老是北京著名的针灸学家,学验具丰。不仅是北京针灸临床经验厚积的名家,而且曾经担任《中国针灸杂志》的主编多年。看病大家只要跟着一位名师,只需要三到五年,均可成为名医。而《针灸杂志》的主编则非同小可,必须有渊博的中医、针灸与西医相关的系统知识;而且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方能把握好杂志的质量。

王老八十年代末期在针灸界身居高位,而我隐身山林。由于八十年代初从事耳针研究并参与耳针的推广,和中国针灸学会与王岱教授任职的针灸骨伤学院接触较多,了解到王居易老是北京针灸界名家。心存仰慕虽有谋面,但所交不多。



1990年后写了一篇”腹针疗法原理“的长文,发给《北京中医杂志》等待数月之后,收到修改稿件的建议书。文章的审稿人是王居易教授他的修改意见非常简洁:这是我近年来看到的,难得的一篇好文章,可惜文章太长,建议一篇改写三篇。

腹针疗法是1992年发明,王老提出的建议后,于1993年又发两篇文章。其中”先天经络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也在其内,还有一篇”腹针对机体稳态的影响“是在王居易老的建议下,进行分解后较早发表的文章。对于王老的提醒一再感恩,并多次在后来的交往中当面致谢!

由于在学术思想上,王居易老和自己对中医的感悟非常贴近,所以大家以文会友,成了莫逆之交。总是在各自推广自己学术思想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与支持。对于王老近些年来一直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奔走深受感动,他在美国多年推广针灸也留下了极佳的口碑,只要偶然相遇大家都会非常热情地深度交流。

中医针灸界流派众多,理法各有千秋,方法各成流派。而脏腑与经络之间的研究,思想方法最彼此接近者:莫过于王居易老和腹针疗法的整体观。因此,我们是针灸事业上的莫逆之交与几十年肝胆相照的朋友!


与王居易老相识近三十年,大家都是道中人。尽管彼此间谈得非常默契,遗憾见面不多。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上次相会给他去祝贺王居易老的国际经络研讨会,不觉已经四年。


中医是经过两千多年,经过临床经验积累与理论总结不断完善形成的医学巨系统。针灸是其中分科很早的经典学科。

针灸历史悠久系统庞大,如果把针灸的知识进行分类,基本可以用理、法、方、穴、术各方面的知识或技术类型进行概括,无论在任何方面,只要有所造诣都可以成为名家。

术精成名家:曾经老一代针灸界名家中,由于当年处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医疗环境下,急性病居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经络理论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的指导。如何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家发现手法技巧是影响疗效的要素,所以许多名家都关注于手法的研究。许多当年的名医都掌握了不同的针刺手法技巧使针灸的临床疗效大大提高。因此产生了许多侧重于手法研究的流派,成为当年针灸界的一道风景线。

穴精也名医:当所有的医生都深入进行手法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虽然针刺技巧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因素,但有时穴位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针灸入门学习便离不开对穴位特异性的学习,如”四总穴“;”千金十要穴“;”马丹阳十二穴“等。精研十几个穴位便可以传世。如:张世杰老先生便以太溪穴的临床研究而成名;山西省中医学院的李定明教授则以”深刺风府、哑门治疗急性脑出血“而闻名。也有许多的老前辈以研究穴位而成名,可以用非常简洁的穴位治疗许多的疾病。

研方人已稀:针灸从古代便留下许多的治疗原则,属于大法的范畴。至于处方也仅仅处于个性化的经验方阶段,对于能够被人们广泛认同和使用的处方甚少,如金针王乐亭老先生的腹部十穴方。只要能够发现几个疗效确切的处方,便可以给大家带来取之不竭的财富。因此,成为名医更在情理之中。

研法高一筹:古往今来从针灸技术到针刺穴位,再研究疗效确切的处方,已经为数不多。但是,从五十年代以来属于针灸创新井喷的时代。山西的尚古愚老先生研究的《同经相应取穴法》是传统针灸学中的佼佼者,五十年代流传至今,在针灸临床中仍然被广泛应用。其他如法国医学博士鲍尔·诺杰尔发明耳针后、头针、新九针、眼针、腕踝针、小针刀、腹针等疗法进入创新的高峰期。

针灸是实践医学,真正从临床进入理法探究者少之又少。而二十年前与王居易老的探究却在理论层面,大家都发端于临床提出一些相互理解的自己不同的见解。


针灸是实践医学,真正从临床进入理法探究者少之又少。而二十年前与王居易老的探究却在理论层面,大家都发端于临床提出一些相互理解的自己不同的见解。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在针灸界,王居易先生是一位得道高人。经过几十年临床与理论的不断感悟。他提出:”五脏育精而主命,经络灌注而主生“。把中医的核心理论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述的非常通透。

王居易建立了经络学说的“缝隙理论”,认为经络是存在于身体各组织器官中的缝隙,内含气血等精微物质(包含人体内环境之体液、血液、淋巴液及流动于其中的细胞因子、递质等生命信息物质);这些精微物质在活体的生命活动中才能流动,形成各种组织器官之间、各个细胞之间以及细胞生物膜内外的电势、渗透压差,进而在人体各个组织结构间形成灌渗、流通的网状结构,完成人体基本和高级的生命活动过程。

所以说,经络就是人体的内环境,就是内环境中发生的多途径、多层次的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因此,所谓“经络”,即是人体与生俱来生命活动的场所及其活动过程,是人体科学中最基本的科学,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伴随生命而来、亦伴随生命而逝,对它的认知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刻体悟。



王居易一直强调经络系统的结构及其气化功能是人体生理机能、病理状态的调整核心,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其“缝隙理论”即是在人体不同组织之间、由不同组织外壁所围绕而成的缝隙、孔道,大至皮、脉、肉、筋、骨等组织之间的缝隙、小到单个细胞之间的间隙,人体无处不有“缝隙”、人体无处不存经络!

腹针提出:以神阙调控系统为中心的经络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最早的全身调控系统。人体是以脏腑为核心的脏腑经络系统。而王老的:”五脏育精而主命,经络灌注而主生“。是对脏腑为核心的经络系统的深度解读。



腹针提出:以神阙调控系统为中心的经络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最早的全身调控系统。人体是以脏腑为核心的脏腑经络系统。而王老的:”五脏育精而主命,经络灌注而主生“。是对脏腑为核心的经络系统的深度解读。

腹针研究发现腹部经络是多层次的立体空间结构。是一个伴随着生命存在的,有着发育期、成熟期、衰老期的系统。而且,在腹针疗法的机理中已经谈到:腹部经络对人体稳态的影响,说明了人体是一个开放性巨系统,从五个方面对脏腑经络的功能进行了阐述与王老的观点极其相似。

大道至简,莫过于此!这些才是真正的对中医的感悟,建立在临床基础上的理论才可能厚实,而技术的学习则是另外一个问题,需要时间去打磨!

潜心治学作文章,
临床研究细思量;
难得默契三十载,
愿君走好入天堂!

针灸大师王居易教授一路走好!您活出了针灸人的精彩!使世界针灸界永远铭记!相信会有更多您的学术后代成长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针灸三通法原理
岐黄针发明人陈振虎谈经与穴的关系
推翻经络学说,明确针灸治病的科学原理
方药辨证理论适合针灸临床吗?四位针灸大咖深入探讨
针灸为何能进补
名老中医之路之( 25)杨永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