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晓燕教授分时间论治内伤杂病经验总结

中国最早记载时间与疾病相联系的论著是《黄帝内经》,其中记载了五脏疾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进一步丰富了分时间论治疾病的理论。王晓燕教授是陕西省名中医,西安市首届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王晓燕教授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气一元论”理论,对分时间论治内伤杂病形成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1 时间医学与“气一元论”

“气一元论”认为元气在人体生理变化过程中,通过气机的升降浮沉作用化生成五脏之气。左升之肝气,右降之肺气,上浮之心气,下沉之肾气,脾胃之气位居中以升清降浊,为升降的枢纽[]。五脏之气实为一气,只是元气在不同阶段的体现。元气通过升降浮沉来完成自身的周流,循环往复,如环无端。而元气又分阴阳,阳化气,主温煦、推动、固摄等功能;阴成形,主濡养、滋润等功能。把一天的时间看成一个小的循环,元气在人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完成着自身的周流,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特征性变化,古人根据这些特征性变化,总结出了子午流注及六经欲解时的相关规律。王晓燕教授认为子午流注理论更多是指气血、津液等阴性物质在人体随着时间在十二经脉中周流的规律;而六经欲解时理论更多的是指阳气随着时间在人体周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病邪位于某一经时,如果经气充足,在内正邪交争剧烈,在外则表现为症状的改变,正所谓“有诸内必行于诸外”。可以根据疾病的外在症状,快速确定病位,提高的临床辨证效率。兹将王教授分时间论治失眠、头痛及发热的经验总结如下。

2 分时间论治经验总结 2.1 分时间论治失眠 2.1.1 治疗方法

“入夜则寐,入昼则寤”,子时为入夜之时,从子时到寅时属于夜间,为最佳睡眠时间,寅时之后阳气渐盛,人也随之觉醒。子时到寅时无论入睡困难还是眠浅、梦多、易醒,均为失眠的表现。子时为胆经当令之时,此时阴阳交际,在子时出现的睡眠不佳往往表现为阳不入于阴的入睡困难,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证加减为主。全方敛阳入阴,镇心安神以定魂魄,从而使眠得以安。丑时为肝经当令之时,此时阳气渐长,血液回归肝脏而养神。在此时出现睡眠障碍多为肝胆疏泄不利,气机失调,相火内郁,寒热格拒及肝血不足,神失濡养。临床表现为睡眠质量差、梦多易醒。方用乌梅丸及酸枣仁汤加减,寒热并用,调和气血。寅时为肺经当令之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此时患者的表现多为醒后不能再次入睡,多因肾水不足不能藏龙,阴不敛阳,阳气生(升)发过早,使人提前觉醒而不能再入眠。常选用引火汤温补肾水,敛降浮火[]

2.1.2 典型病案

患者女性,37岁,2018年6月初诊。患者2年前因与家人争吵后出现睡眠不佳,入睡困难,每于凌晨1~2时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心烦多梦,晨起头昏沉,疲乏无力,后自服阿普唑仑片,入睡困难好转,但仍于夜间1~2时醒。平素下肢畏寒,纳食不佳,大便调,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边尖红有齿痕,脉沉弦细重按无力。

处方:细辛3 g,肉桂10 g,黄连6 g,黄柏6 g,当归30 g,党参30 g,乌梅23 g,花椒6 g,制附子15 g,酸枣仁15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清半夏60 g,甘草20 g,茯苓30 g,生姜15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2诊:患者诉服上方后睡眠改善,夜间早醒次数减少,睡眠时间增加,嘱其继服上方14剂。

3诊:患者诸症缓解,睡眠基本如常,后嘱其自服附子理中丸调理脾胃以善后。

按语:患者每于夜间1~2时易醒,发病具有时间规律,夜间1~2时属于肝经当令之时及厥阴欲解时,选用乌梅丸和酸枣仁汤加减,方中乌梅丸寒热并调,清上温下,酸枣仁汤调补肝血,加用龙骨牡蛎重镇安神,敛阳入阴。方中重用清半夏,此为王教授多年临床用药经验,可以帮助患者快速入睡,同时涂莉[]对半夏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半夏中所含葡萄糖醛酸衍生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的作用,可以帮助快速入睡。

2.2 分时间论治头痛 2.2.1 治疗方法

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劳动力带来危害[]。头为诸阳之会,头面部是人体三条阳经汇聚之地,临床中的头痛也多见于三阳经病变,头痛若发作于3~9时,此为少阳经欲解时。少阳为小阳,此为阳气初升之状态,在此时出现头痛症状加重,多由于情志不畅,导致少阳经气升发不利,不通则痛,多在头痛时伴有头昏沉麻木等症状。少阳与厥阴相表里,病久者,损伤肝血,又会造成不荣则痛,选方多用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等方和解少阳,疏肝解郁。损伤肝血者加当归、酒茱萸、鹿角胶等药。若头痛发作于9~15时,太阳病欲解时。太阳为巨阳,太阳之气,敷布体表,抵御外邪。此时间段内出现的头痛多有外感风寒邪气的病史,风寒之邪蕴于肌表,太阳经经气旺盛之时,正邪交争剧烈,故症状较其它时间明显,临床多选用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桂各半汤等温经祛寒止痛,根据感邪的深浅,灵活选方。若头痛发作于15~21时,为阳明病欲解时。阳明为二阳,为人体阳气最盛之时,因阳明属里,无所复传,此阶段的头痛程度多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此类患者往往都存在腑气不通,大便不畅的情况。多选用葛根汤合承气汤类方等通腑泄热,解肌止痛。此次虽主要论述三阳经感邪后导致的头痛,但阳经与阴经相表里,“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伴有互为表里两经的共同症状,因此在临床中要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2.2.2 典型病案

患者男性,42岁,2018年7月15日初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胀痛,每于午后17时过后头痛明显,严重时持续4~5 h,口服止痛药物片后,疼痛缓解,行头颅电子计算机扫描(CT)示未见明显异常。近1个月来,口服止痛药物效果不佳。平素饮食不佳,食后腹胀,夜休差,眠浅易醒,大便3~5 d 1行,质干,小便正常。舌红,苔黄腻少津,舌体胖大少许裂纹,脉弦滑。

处方:葛根30 g,桂枝15 g,白芍30 g,枳实30 g,厚朴30 g,酒大黄15 g(后下),杏仁20 g,大枣30 g,生姜15 g,甘草15 g,川芎15 g,清半夏30 g,炒白术30 g,当归30 g,黄连6 g,玄明粉6 g(冲服)。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2诊:患者诉头痛程度较前缓解,大便每日1行,睡眠改善。上方减去玄明粉,减轻酒大黄、白芍用量,加党参30 g,干姜20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嘱其继服7剂。

3诊:患者头痛基本消失,未再复发,睡眠、大便基本正常,嘱其服用麻子仁丸及香砂养胃丸善后。

按语:患者头痛在阳明欲解的时间段内加重,可以断定为阳明经证。头痛部位以前额为主,属于阳明经循行的部位,加之患者排便困难,存在阳明腑实的问题,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会出现夜休差,综合考虑为阳明经腑证,方用葛根汤、黄连泻心汤合大承气汤加减,升清降浊,通腑泄热,解肌止痛。加杏仁肃降肺气,以通大肠之气;久病入络,加当归、川芎行气通络,润肠通便。2诊减轻通腑之力,恐伤胃气,加理中汤及生龙骨、生牡蛎,温补脾胃,重镇安神助眠。随后以麻子仁丸缓缓润下,香砂养胃丸健脾益气善后,使邪去而不伤正。

2.3 分时间论治发热 2.3.1 治疗方法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或症状,它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症,也可以兼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引起发热的原因错综复杂,临床中许多发热都与时间有密切联系,从时间论治发热,往往可以迅速找到辨证的突破点,提高辨证效率。上午7~12时之间出现的发热多为气虚发热或气郁发热,此段时间为脾胃经当令之时及少阳欲解时。气虚发热的热势多不高,以低热为主,多因劳累后加重,伴有气虚的症状,因脾胃气虚,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故发热。选方多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加减。气郁发热的热势较气虚稍高,且多伴少阳经气不利的表现,因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气郁化火;或因恼怒过度,肝火内盛所致,此类发热多伴有肝郁化火的种种表现,方药多选用丹栀逍遥散、四逆散、小柴胡汤等。下午15~21时的发热即日哺发热,热多发于日哺,为阳明欲解时,阳明之邪气,将盛于阳明。多由于伤食,导致饮食积滞,也可由其它原因导致腑气不通,积滞蕴结肠腑,郁久化热而发热,方药多选用枳实导滞丸及承气汤类方等。

2.3.2 典型病案

患者男性,19岁,2018年6月5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口苦,口干,每日下午15~17时出现发热汗出,自觉忽冷忽热,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被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予以口服维生素B1、B2等营养神经药物,效果不佳。故前来就诊。平素饮食多生冷,油腻,睡眠质量差,大便量少,小便黄。查舌尖红,体胖,苔中根厚腻,脉弦滑重按顶指。

处方:醋柴胡15 g,酒黄芩6 g,清半夏15 g,党参20 g,酒大黄15 g(后下),白芍30 g,枳实30 g,大枣15 g,生姜15 g,炒白术30 g,厚朴30 g,焦栀子9 g,淡豆豉15 g,炙甘草15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2诊:患者服上药后,每日大便量增多,发热次数及程度减轻,睡眠改善。上方减白芍15 g,酒大黄6 g,加干姜20 g。继服7剂。

3诊:患者发热症状明显好转,因其将要返校,不能继续口服中汤药,嘱其口服院内自制中成药砂半理中片及枣安胶囊。嘱其少食寒凉。后随访其发热未在复发。

按语:患者发病原因无从考证,症状上表现为口干、口苦、寒热往来的少阳证,又从其发热的时间论属于阳明经欲解时,即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方用大柴胡汤加减。患者舌尖红,胸中郁热扰神,加焦栀子、淡豆豉清热除烦,改善其睡眠状况。2诊减轻泄下之力,增加温补中焦的力量,助脾运化。患者平素多食寒凉、油腻之品,造成脾胃损伤,寒湿内蕴,中焦阻滞,泄下不足,故大便量少,属腑气不通的表现。先泄其积滞,以散其热,后以温补脾胃,以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而治其本。

4 小结

中医的时间医学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随着研究深入,其在人体生理、病理、养生及疾病诊治等方面的显著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分时间论治疾病以一种新的角度认识疾病,扩宽了辨证思路。临床疾病病机错综复杂,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一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把握大方向的同时,观其脉证,随证治之,灵活辨证。中医时间医学体前景可期,值得进一步研究学习及推广。文章仍存在一些不足及局限之处,尚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聂莉芳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
王庆国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经验总结
毛德西:半夏泻心汤方证应用
2个毫不相关的病,居然用同1个古方
半夏厚朴汤加减可以治什么病
困扰患者两年的腹胀,一张补中健脾的中草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