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拍照变成了信仰,我们再来谈何为摄影人文

拍照四十多年,摄影从我的工作、兴趣,已转为理想与信仰。常年透过拍照体悟人生,摄影对我不只是艺术表现,也是人格养成。写书、展览、教书、办杂志,都是希望传播自己深信的价值观





阮义忠

(1950-)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木匠人家。台湾当代著名摄影家,是少数被选入美国权威的《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华人摄影家之一。在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他一直坚持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专注地用镜头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



《人与土地》



阮义忠高中时开始阅读文学、哲学书籍,同时开始画钢笔画,许多作品后来都用作书籍封面设计和杂志插图。




《人与土地》



阮义忠早期任职于《幼狮文艺》撰写介绍摄影师的专栏,后将文字集结出版,有了这本书《当代摄影大师——二十位人性见证者》。该书1988年在大陆出版,成为一代摄影师了解西方摄影的必读书目。




内陆版封面



台湾版封面




我一直认为,摄影的本质是发现与记录

也就是向外观看,找到事事物物之间的关系

将其捕捉,把意义传达给更多人知道


文学、艺术的价值正是在此

让别人的生活经验成为自己的成长参考

然后把刻骨铭心的领会表现出来

供另外的一些人借镜

有人共鸣的世界才是温暖的、幸福的

也才能看到希望






《八尺门》



离开《幼狮文艺》之后阮义忠开始了三年服役生活。在军中他开始写诗及小说,并做了一系列海外中国画家通讯访问。退役后,任职于《汉声杂志》,开始摄影生涯。




《失落的优雅》



三十多年来,他的镜头以台湾百姓日常生活为主,跋山涉水,深入台湾乡土民间,寻找动人细节,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作品也成了台湾独一无二的民间生活史册。



《失落的优雅》



自从计算机及数码相机、手机摄影普及后

摄影的技术门槛变得非常低

却也使得人们开始不尊重对象

不珍惜快门机会与缘分

一位再了不起的摄影师

充其量也只不过是百分之五十的创作者

另一半的功劳

应该属于镜头前的人事物




宜兰头城,1989



宜兰南澳,1989



1975年担任电视周刊社《家庭月刊》的摄影并撰写摄影报道文章,也是在这一年阮义忠开始致力于推动台湾摄影的发展。1981至1987年,制作电视节目。发表“映像之旅”、“户外札记”、“大地之颂”、“灵巧的手”等两百多部纪录片。




宜兰四季,1990



摄影也是一种价值肯定

是打开视野、心门,与外界沟通的管道

能肯定外在的好,自己的内在也会更丰富。

仅在意表达个人的巧思、观念,轻忽对象的意义

易使影像沦为手段而非创作目的

当然,并非纪实才叫人文,任何摄影手法

只要表达出对生存环境的珍视

对人间事物的关怀

都是富于人文精神的




屏东三地门,1990



1992 -2004年,阮义忠在台湾创办了中英文杂志《摄影家》杂志,杂志一共出刊62期,旨在将中国的优秀摄影师介绍到西方。杂志从组稿、挑选照片,到设计乃至和印刷厂的沟通,都由阮义忠一人完成。也是由于阮义忠的努力,让在《摄影家》上发表的作品的一系列摄影师,在中外扬名。




《摄影家》杂志第28期封面:西藏,高波作品,1993-1995



《摄影家》杂志第24期封面:母亲的手,Antanas Sutkus作品,1966



青年时期的阮义忠



个人从拿起相机的那天开始,始终如一

摄影增加了我的生命宽度

我也应该在有生之年为它多尽一分力

基于许多朋友、学生的鼓励与支持

我决定成立一个摄影人文奖

期望对目前摄影表现失衡的状况稍作平衡





为什么是摄影人文奖,不是人文摄影奖


关于定名“摄影人文奖”而非“人文摄影奖”,组委会在经过讨论后一致倾向于“要尽可能地在各个面向上做到开放,不僵化;我们不鼓励模仿,不鼓励重复,而是鼓励讲述你自己的语言,要对自然、对人有新的认识、新的看法。这几乎涵盖了生命所有的一切。”哲学家斯宾诺莎说:“智者不是对死亡的思考,而是对生命的思考。”所谓人文,就是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对生命的向往。


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设为每两年一届。经由初审7位评委、终审4位评委而最终选出获奖者1位,并授予10万元整人民币(税前)的奖金。于年底颁奖,前三名参与颁奖典礼,地点在木心美术馆。

征稿起止时间:2016年6月1日启动征稿至9月30日24时(北京时间)截止



评选说明


经由初审 7 位评委、终审 4 位评委而最终选出获奖者 1 位,并授予 10 万元整人民币(税前)的奖金。评选分为初审和终审两个阶段;最终选出第一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获得者一名;人文奖前三名将获邀参加颁奖典礼;所有环节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征稿细则


①  不限地域,两岸三地、乃至全球华人摄影师均可投稿;

②  不限年龄,符合当地法律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均可投稿;

③  富于人文精神的摄影作品,包含纪实摄影却绝不仅限于纪实摄影,任何摄影手法,只要表达出对生存环境的珍视、对人间事物的关怀的摄影作品均可参加;

④  每组作品须提交 20-40 张照片、创作自述 500 字内、个人简历 500 字内,均为数码档案形式;

⑤  截稿日期:2016 年 9 月 30 日 24:00(以北京时间为准)。

⑥  注意事项:阮义忠摄影人文奖终审评委、初审评委及组委会人员的直系亲属谢绝参赛。


征稿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和他的人文情怀
【他山之玉】摄影美学七问I 知性女声朗读版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关于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选标准的判断
梁达明
2013金瞳奖获奖名单(朱诗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