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屏南:寻隐者篇

鸳鸯溪你在哪里

来自最美屏南

04:40


       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传统思想。对于一部分思想超卓、敏感锐利、洁身自好的士人来说,一则厌倦世俗应酬人事、维系关系网;二则不愿俯低身姿、为自己所不愿为。他们不愿、不想、不思、不欲趟那一滩的浑水,于是远离人群、寄情于山水、研习学问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还有一些隐士的事迹,咋一听,我也不太明白,比如有个著名的典故叫箕山挂瓢,讲的是上古隐士许由——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当地人看他用手喝水,很奇怪,于是在他屋旁的树上挂了一个瓢,意思让他喝水用瓢。结果许由看都不看。时间久了,风吹树上瓢,历历作声,许由觉得烦,随手扔了。(明·敬虚子《小隐书·许由》载)

  

        还记得小时候朗朗上口陶渊明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素了多么美的画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喧嚣。现代社会进步,车子代替了步行,电脑电视手机等流行,亚健康的人们越来越多。喧闹的城市让人迷茫,人们慢慢开始厌倦城市,检讨物质主义,批判消费主义,嘲讽享乐主义,寻找本心,追求过平静简朴的生活,返璞归真,寻找心中的那处世外桃源,渴望山边有座自己的房子,能与大自然相处,终老。

     

       屏南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平均海拔830米,山川秀美,群峰起伏,山谷盆地纵横交错。屏南是鸳鸯故乡,猕猴乐园,奇特的山脉孕育出绿色水流,晨间云雾缭绕,彷如人间仙境。

       

       有一日我同画友前往鸳鸯溪,倾听大自然的的声音,那山,那水,那瀑布,那鸳鸯,猕猴,鸟儿仿佛在与我们对话般,美妙至极。鸳鸯溪位于屏南县东北部,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是个天然大氧吧,我们好想要把这里的氧气打包带走……


        在鸳鸯溪我们偶遇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隐居在此,自己种菜,自己采野茶,采山草药。他们告诉我,他们愿意在此呆上一辈子,这里就是他们心中一直在寻找的地方。这里远离嘈杂、喧嚣、雾霾、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化学用品、电磁辐射。他们想要进山的怀抱,浸润在绿的海洋,沐浴着草木的香,享受着宁静和悠闲。

    

        他们在百丈漈瀑布下的山里有栋房子,叫做山里瀑下。


(ps:出自山里瀑下) 


还有一日,我同画友去双溪的大山里爬山,偶然发现一个老人家独居山中,陪伴他的唯有四条狗(其中一条是画友曾经留下的)。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他久居山里,仙风道骨,走起路来非常轻盈。


       他和蔼可亲,带大家参观了大山。他平时靠野菜,山里的土豆等为生,他热情的拿出他的食物与大家分享。画友们一度想要下次来带食物,他都婉拒。或许这就是隐士想要的生活,我们不应该去打扰……


       这里空气清新,就连蝴蝶都那么自由自在……     


        画友回来画了一幅画送给这个老人家……

自从鸳鸯溪一游偶遇几位超凡脱俗的山里居客,和一位深居山庙十几年的老者,他们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地生活,言行高洁,我想他们就是传说中的隐士吧。

早年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一本《空谷幽兰》翻开了中国不为人知的隐士面纱,在欧美引起了极大反响。比尔·波特在1972年离开美国来到台湾,在一座寺院中生活,他这样描述:“天亮之前就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痛了,或者对禅垫感到’深恶痛绝‘的时候,我就读书。”

此书内容简介:

比尔·波特用宗教徒般的虔诚孤身进入深山密林,寻访隐士及探究隐士文化,从神农架到秦岭,从楼观台到善导舍利塔,比尔·波特在这里遇到过各色各样的修行者,这些修行者有的五十年不下山,有的已活了近百岁。

这些人离群索居,或在山谷,或在崖边,或躬耕于农田,或寄身于庙观,他们眼眸清澈,笑谈自然,过着无拘无束,清闲自在的生活。

 这本书不仅满足了外国人对东方神秘文化的欲望,更激发了国人探寻五千年华夏文明根源的好奇和渴求。

终南山文化和隐士文化潜藏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里、文化里,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一旦你认识到,在迷惘时它们又像北极星一样引领着我们。


我总以为隐士多产生于北方,那里离庙堂近,姜子牙直钩钓鱼,诸葛亮三请不出,都是些想获得皇帝主子赏识的把戏,而在我们闽东一隅,这远离帝都的山沟沟也有这些隐士,让我对隐士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而是在网上搜索到以下寻访隐士的书籍,觉得很好。

《寻访终南隐士》

作者简介:张剑峰,终南文化行者,多年行走终南山至昆仑山深山大泽寻访隐士高道,传承道家多派法脉,熟悉道家实修道统。

内容简介:

比尔·波特说这本书让他重温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还有许多自己未曾目睹的传说故事。

张剑峰说,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和科技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和飞跃,但是这里山没有变,这里的隐士精神也没有变。

他们就这么矗立着,坚守着,与我们有所联系又独立昂然。

当我们跨过渭河,穿过能生长麦子、玉米和水稻的田地,向南望去,那里长满蒲公英和何首乌,偶尔从山谷深处升起一缕青色的炊烟,炊烟下几间茅屋。

如果幸运,你还会看到拿着经书的隐士坐在泉水边的石头上笑谈着松风下山色的变化。


《岭上多白云》

作者简介:南山如济,名马嘉善,字守仁,别署冷香斋主人、如济居士、煎茶翁等。现任中华茶道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煎茶道—南山流”宗主。平生无他好,唯嗜茶、书而已。读书之余,坐而瀹茗;煎水之暇,起而读书。以为人生乐事,不过如此。曾有诗偈曰:人生有真味,趺坐瀹茶汤,亦日常生活之写照也。

内容简介:

南山如济,一生嗜茶,他说自己是水命,所以注定和茶有着难解难分的宿命。他在茶香的弥漫中寻求着身心的安稳,冀望着在烧火煮茶,谈玄论道中坐看云卷云舒,坐等时光的片片凋零。

南山如济生性恬淡,厌倦了尘世的繁芜,面对光电信息的时代,他在山林里放逐自己,追求物我两忘的逍遥自足。于是在终南山的山谷里修葺了一座茅棚,又在距离茅棚不远处搭建了一架茅亭,取名南山亭。取义于陶渊明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中花开》

法顶禅师(1932—2010),韩国当代著名高僧。经历了战争之后,开始思索生与死的问题。大学在读期间的某一天,他突然决定去寻找真理。1956年在松广寺晓峰大师门下出家。20世纪70年代居住在奉恩寺茶来轩,致力于韩文版《大藏经》的翻译。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法顶禅师所有的精华文章,包括大师三十多年来所写的随想录、法文等菁华作品及大师在山居生活中感悟到的高深禅理,是一部灵动的思想传记,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灵光。

书中谈论了很多关于生命意义的话题。禅师说单纯才是幸福,人生的价值绝对不是纯粹的为了满足己欲,那只是昙花一现而已。欲望会因为心得刺激而产生更大的欲望,禅师告诫我们要不断的给生命做减法,让生活如日日抽出新蕊的鲜花一般,只有这样才能永葆新鲜。


《名山游访记》

作者简介:高鹤年(1872-1962),一生的事业主要有两件:一是行脚参访,探索佛法真理;二是赈济救灾,拯护斯民于苦难。他以百折不回的真心,悲天悯人的情怀,勇猛无畏的实践,树立了一个践行大乘菩萨道的完美人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谷幽兰》不管是大隐隐于市,还是小隐隐于山,最终都殊途同归
终南山的那些人那些事<十>:空谷幽兰终南山
追寻终南山隐修者
遇见终南山隐士(旅人萍踪)
传说终南山中有五千位隐士,实际上真正的隐士不超过十个
我在终南山寻找隐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