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曹雪芹毒杀雍正帝”的争论(之九)

红楼梦》中对曹、竺除雍所作的种种隐喻之一

                   ——“刺客”“杀贼王”的隐喻

    (一)竺香玉被喻作“船上要离”

戚序本第四十七回有回前批曰:

 

不是同人,且莫浪作知心语。似假如真,事事应难许。着紧温存,白雪阳春曲。谁堪比,船上要离,未解奸侠起。

 

这段批语中使用了一个典故:“船上要离”。要离,是春秋末年吴国人。据传,他被伍子胥推荐给吴王,以便由他剌杀在卫国的公子庆忌。要离要求吴王砍掉他的右手,并杀掉他的妻子。之后,他便假装逃走。逃到卫国,见到公子庆忌,又假意献上破吴之策,以便亲近庆忌。后来他和庆忌二人同舟渡江,当船到江心时,便趁机刺死庆忌,他亦自尽身亡。

这个典故,与《红楼梦》小说无关。作者令其出现在批语中,是为了向读者暗示:书中“船上”之人便是“要离”那样的刺客。

书中谁是“船上要离”呢?

第五回,“太虚幻境”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三为:

 

    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诗: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望遥。

 

这首判词是属于探春的。本书第二集《红楼梦>里的二玉与四春》一文曾论述探春背后所隐写之人是竺香玉,乘船远去是对其嫁入清宫的隐写。至此,问题已明朗:竺香玉便是嫁入清宫,刺杀雍正的“要离”!

       (二)荆轲、聂政的寓意

第五十七回写道:邢岫烟住在迎春那里,每月只有二两银子,还要给父母一两,所余月银,不够打点婆子丫头的,只好当了棉衣作贴补。湘云知道此事后,便要去骂那些婆子、丫头们,黛玉说:

 

“你要是个男人,出去打一个报不平儿,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真真好笑。”

 

这里把湘云比作荆轲、聂政。荆轲、聂政是怎样的人呢?

荆轲(?-前227),原是卫国人,称作庆卿,游历到燕国后,称作荆卿或荆叔。后来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派他去刺杀秦王政(秦始皇)。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他带着秦国逃将樊於期的头和夹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当打开地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拿起匕首向秦王刺去,未中,结果被杀。

聂政(?-前397),战国时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韩烈侯时,严遂和相国侠累争权结怨,求其代为报仇。他寻机入相府刺死侠累,后自杀。

如上所述,荆轲和聂政都是刺客。小说中的湘云只是个打抱不平者,与刺客何干?黛玉将湘云的打抱不平,以荆轲、聂政作喻,显然这种夸张已达到不适当的程度。作者正是利用这种不适当的夸张,向读者暗示,作为十二钗之一的湘云背后,隐写着一个刺客。

        (三)谁“杀了贼王”?

庚辰本第五十八回,芳官和她的干娘为洗头水吵架,晴雯说道:

 

“都是芳官不省事,不知狂的是什么,也不就是会两出戏,倒像杀了贼王,擒了反叛来的。”

 

所谓“狂”也就是傲气。傲气和杀贼王是完全不着边的两码事。芳官是《红楼梦》中六十钗之一,隐写着竺香玉。“贼王”、“反叛”则隐指雍正。作者设法令人道出芳官似“杀了贼王”之人,隐写着雍正系由竺香玉所除。

    上述三节有个共同点:都是以年轻女子比喻刺客或杀“贼王”者。而这诸多年轻女子,背后所隐写的均是竺香玉。其中所隐喻的正是:竺香玉即置“贼王”雍正于死命的孤胆英雄。

 

                                        霍国玲、紫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雪芹家被抄隐情为写红楼梦与秦可卿生私子
荆轲领衔春秋战国最有名气四大刺客 个个名垂千古
【音频版通鉴之战国时代】43 整天醉熏熏的乐队主唱不是好刺客
香港无线巨制《大刺客》:荡气回肠的七大刺客列传,童年的最爱
雍正暴死之谜:到底是病死还是他杀?
你们的四爷是怎么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