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速递 | 穿越时光的符号——中亚岩画解读

穿越时光的符号——中亚岩画解读

Symbols through Time——Interpreting the Rock Art of Central Asia

基本信息:

作者:【波兰】安杰伊·罗兹瓦多夫斯基

译者:肖小勇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3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3

印次:1

定价:42

展开剩余87%

页数:150

内容介绍:

本书旨在通过民族、宗教与经济传统的多维棱镜,揭示中亚大量岩画图像背后的符号基础。民族、宗教与经济的动态交互作用,构成该地区整个的历史传统。文章首先简要介绍考古发现、研究史和最早的岩画,然后追溯印欧人迁徙的时代,通过印欧人的宇宙观和关于宇宙起源的描述,提出岩画的符号论新认识。文章的第三部分讨论伊朗突厥“早期游牧人”的艺术。最后,参照拉乌努兹仪式、萨满教与伊斯兰神话的互动和景观的象征意义,分析古代艺术的持续性问题。全书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和神话等方面的材料,从岩画角度构建起上迄石器时代,下至历史时期的中亚史。

作者介绍:

安杰伊·罗兹瓦多夫斯基,波兰波兹南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东方研究所研究员,世界著名的艺术人类学家、中亚学家、民间宗教学家、岩画学家和萨满教研究专家,主要从事包括中亚、西伯利亚在内的世界不同地域的岩画以及丝绸之路宗教信仰等研究。他的足迹遍及北美、南美、非洲等地。主要著作有《往昔的图像—岩画解释学》(2009)、《穿越时光的符号——中亚岩画解读》(2004)、《印度伊朗人:艺术与神话—中亚岩画》(2003)、《精神与岩石——中亚与西伯利亚的萨满教与岩画》(2002)等。

译者简介:

肖小勇,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岩画(中英文)》期刊编委。曾参与康家石门子岩画、河南具茨山岩画调查,曾出版<span lang='EN-US' style='background: white;margin: 0px;color: rgb(51, 51, 51);font-family: ' 14pt;'=''> 《具茨山岩画调查述略》、《具茨山岩画调查报告》等岩画论文和著作。

本书目录:

致谢

第一章中亚与岩画

1.史前史与历史

2.研究简史

3.最早的岩画

第二章印欧人世界

1.青铜时代岩画

2.印度伊朗人

3.印度伊朗人的岩刻

4.印度伊朗人的宇宙起源论

5.“太阳神”之谜

6.萨满教问题

7.雨在岩石中?

第三章早期游牧人:鹿与狼的时代

1.动物风格

2.狼的传人

第四章民间信仰与伊斯兰教:老传统与新语境

1.纳夫鲁兹与传统延续

2.圣景

3.圣徒、苏菲教徒与萨满巫师

4.穿越时间的符号

图片

参考文献

地名、人名、术语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新书推荐:

作为肖老师的学生,在得知老师新书出版后,立马欣喜下单购买。不仅是为老师增加购买量,更重要的是拿到老师的学术成果,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对于岩画研究,我仅仅在研一时期张亚莎老师的原始艺术的课程上有所接触,此外就是从韩建业、魏坚、王晓琨、巫新华等人的零星研究中有所了解。而我导对岩画的研究,出版物不多,故没有太多的了解。

在拿到这本书时,我首先没有打开目录,而是检索了一下我自己的岩画认识,发现仅有张亚莎及陈兆复所提出的“三大体系(北方体系、东南沿海体系、西南体系)”——“四大体系(北方岩画系统、青藏岩画系统、西南岩画系统、东部岩画系统)”,以及苯教对西藏岩画的影响,还有阿纳蒂的岩画研究法——单个图像研究到利用“结构语言学”的整个岩画综合性研究。此外,也仅有韩建业先生对康家石门子岩画的研究,认为该区域的人物形象与欧亚草原地带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一致,是萨满教精神信仰的体现。在这些基本背景下,我打开我导这本并不厚的译著进行深入学习,进一步了解导师为什么选择这本书的理由,从这本书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在简单翻阅这本书后,总体来看,这本书主要想通过时间的轴线,正如书名——穿越时光的符号想表达的意境一致,将中亚地区的岩画进行串联,从而从岩画的形制变化来研究其精神信仰的变化。从目前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中国学界对于岩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史前岩画的研究,而地域则多集中在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而这本书从史前一直讲到了历史时期,利用岩画材料,说明当地经历的社会变革、精神信仰的变化。这本译著的出版,有利于边疆地区的考古研究者,了解西北边疆地区与中亚的联系和影响。这本书的体量不大,正文部分共计116页,但内容丰富,既具有研读价值。

目前,新疆地区的史前岩画的研究较为全面,其宗教认识的研究,主要是认为其是萨满教的精神信仰。此后的岩画则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这本书对整个中亚地区史前到历史时期的岩画材料进行了详细梳理,认为中亚地区的岩画,史前文明的早期可能是萨满教的宗教信仰,后期随着印度伊朗人的迁徙,受到吠陀经文的影响,其后又受到了早期游牧人(斯基泰、塞克——贵霜、斯基泰)的鹿和狼的图腾崇拜的影响。在历史时期,则融合了伊斯兰教的文化因素。这本书从岩画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中亚地区的精神信仰的转变,是一本兼具考古学和艺术史研究的书籍,也是一本宗教史研究书籍。

从研究方法来看,这本书是阿纳蒂岩画研究方法的集中体现,在研究史前文明早期的岩画时,本书注重单个图像的研究,而到了后期的研究当中,则注重图像组合性研究,如(牛-人、牛-马、人--马),从图像的组合来探究当时精神信仰。

综上所述,因为这本书观点独特、逻辑严谨,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辅助理解,学术性与通俗性并举。此书不仅填补国内有关这一领域岩画学译著的空白,更对中亚岩画学学术史研究、中亚考古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是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艺术史、宗教与岩画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作为肖老师这几年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生,我深感肖老师这几年的疲惫,肖老师作为民大考古文博系主任,系里面的行政事务繁杂,项目众多。这本书,是他在2018年完成湖北龙窖山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在短暂的春节假期,潜心在家完成的一本译稿,从18年春季到今日出版,我多次听到肖老师跟商务印书馆的王振华老师联系,对译著中的一些名称甚至是页码进行修改,肖老师踏实严谨的学术风格让我受益匪浅。此外,肖老师的审美观也是极好的,封面美观、章节目录清晰、插图排版整洁,符合他一贯的完美人格。

最后,还是恭喜肖老师的译著出版,也希望肖老师的译著能帮助各位有志研究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学者,进一步扩宽其研究领域。

开卷有益

首赞 +1
平台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猎人艺术的遗产——-《大兴安岭岩画与环太平洋岩画带研究》序
考古·岩画·萨满教——我的考古历程与学术认知(一)
张亚莎 张晓霞|岩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岩画研究为例
考古与萨满教
面具 世界上许多古老部族
远古神话人物之太阳神讨论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