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如何判定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3要素具备

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人们普遍采用尖状器在各种载体上进行操作、刻画,考古学界将之称为“刻画符号”。在江苏、浙江、陕西、河南、湖北以及山东等地都出土过玉、石、贝、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如果说这些刻画符号是不是文字尚存争议的话,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甲骨文肯定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字体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故它是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

商代不仅有甲骨文,还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商周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鼎是西周青铜礼器的代表,而钟则是西周青铜乐器的代表,故历史上有“钟鼎”之称,所以“金文”也称作“钟鼎文”。

虽然商朝以前已有青铜器,但在青铜器上铸文是在盘庚迁殷(约在公元前1300年)后。商末铸有金文之青铜器日多,但初期只有寥寥数字,所述十分简略,多为铸者或其先祖之名讳。至商亡时,方有文章出现,然其时最长之文,仅有四十余字。到了西周,出现了字数较多的记事铭辞,最多者毛公鼎长达近500字,记录了周宣王任命毛公为执政大臣的册命,以及对毛公的告诫,内容与《尚书·周书·文侯之命》相近,已具有典籍的雏形。据孙稚雏《金文著录简目》统计,现已发现有铭文的古代青铜器物共7312 件,包含单字约 3500 个,目前已能辨认的约有2000个。春秋时期,晋国和郑国曾把国家整部法律铸在鼎上,称为“刑书”“刑鼎”。作为“国之重器”,鼎被视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在鼎上记载法律条文,具有晓谕全国、昭示后代的意义。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所以到了秦代以后,人们便逐渐用石质材料取代了青铜器。秦统一后,碑刻逐渐盛行,秦始皇曾多次到各地巡狩,每到一地均命人树碑刻石,颂扬他的文治武功。汉、魏以后的碑刻除纪功纪事、表彰功德外,还有诗文法书、名人手迹、神道墓志等。在种类繁多的碑刻当中,以记载儒、佛经典的“石经”规模最为宏大,如北京房山区云居寺的石刻佛经,刻石15000余块,包括佛经1000余部,分藏于石经山九个石洞及云居寺佛塔旁地穴中,现仍保存完好。

唐代初年,在陕西凤翔发现十只鼓形石,上面刻有古代文字,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刻石文字。每个鼓上刻有一首四言韵文,十首成一组,它所属时代大约是春秋初年至战国初年。后来,人们便把这些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称为“石鼓文”。石鼓文是“千古之谜”,历经岁月侵蚀,上面的文字现存已经非常稀少,难以辨认,人们只能确定字体,但刻记的内容却有众多的版本。现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些文字记载着秦王游猎时的心情和沿途的美景,描绘了环境优美、兵强马壮、人民生活安定的愉悦景象。

此外,著名的石刻文字还有出土于河北平山县古中山国的《守丘刻石》,文字镌刻在天然的卵形石上,铭文与墓葬有关并且比较简短。另外,山西侯马、河南温县出土有诸侯大夫之间盟誓信物的盟书,盟书又叫载书,是朱书或墨书在玉片、石片上的文字,其中以圭形为多。

内容来自U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金文三十种
中国书法史概要之:金文,这些背后的冷知识你学会了吗?
金文成语:饮飨共舞,一定要擦亮双眼看清楚!
甲骨文与金文
怎样临习《大盂鼎》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