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之比较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之比较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相对于定额计价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它体现平等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原则,体现风险共担、机会均等,减少纠纷、控制造价等一系列优点,国外一般都是清单报价模式,不存在定额计价情况。定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从前苏联引进的计价模式,定额计价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吊诡的是,在中国,定额计价仍然是主要的计价方式,似乎还不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清单计价在中国推行是极不成功的。
其原因之一是中国不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至少不是成熟市场经济,仍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市场竞争不充分不公平不透明。
其二,是中国处于新旧体制的交替和转型时期,历史具有巨大的惯性力,定额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完全抛弃过去那种定额计价方式,它有一个漫长的过渡时期。人们长期浸淫于定额计价模式之中,熟悉和习惯于定额计价方式,从心理上对清单计价有种天然的抵触情绪。习惯势力是强大的,有时是不可抗拒的,人都是有惰性的,一般不会自行淘汰和抛弃旧的知识和技术。
其三,企业定额缺失,没有企业定额能取代政府定额。中国政府比较强势,而相对来说,建筑企业就比较弱势。政府定额种类齐全,具经常更新换代,而企业定额却付之蹶如,一般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力量编制符合自己企业生产力水平的定额体系,所以只能依赖于政府定额,这就是政府定额仍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其四,中国不成熟不完善的清单模式相对于定额计价方式更繁琐,工作量更大,造价控制难度更大,如招投标时按清单,在结算时推倒重来按定额计价,或者在结算时既有清单,也有定额,不修改部分按清单,修改部分按定额。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定额计算规则不同,如清单一般是按净量,土方不计算工作面和放坡,平整场地不外扩,而定额计价按定额计算规则,需要计算工作面、放坡和外扩,存在二次计算问题。
其五,中国普遍存在“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设计修改频繁。招投标阶段的蓝图漏洞百出甚至于没有蓝图,没有正式的设计图纸怎么能进行清单报价?设计一直修改,清单报价将失去意义,最后仍要回到定额计价。
其五,为什么国外清单计价比较成熟而国内却步履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材料价格经常是急剧波动,如钢材价格从每吨3000元仅半年可以涨到每吨6000元以上,隐藏着无限的市
场风险,正如中国的房子一天可以涨每平米5000元,比股票市场的风险还大,而国外材料价格比较稳定,所以实行清单就没什么障碍。
六、清单计价在中国作为新生事物,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和局限性,缺乏可操作性,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单计价的推广。
凡此种种,清单计价的实行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2003年7月1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全国实行,这是中国造价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清单计价规范于2008进行改版,补充完善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约定、工程计量与价款地支付、索赔与签证、工程价款调整、竣工结算、工程计价争议处理等条文规定,明确风险责任的划分,规定了不可竞争项目如税金、规费和人工单价。如果人工单价都不能充分的市场化竞争那还叫市场经济吗?不同的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是不同的,建造同样的房子所消耗的人工是不同的,人工的消耗取决于管理、技术和工人的工作热情,而这些是企业竞争的比较优势之一。其次,新清单计价规范更强化了政府定额的作用,但由于外部环境没有根本性改变,所以清单计价的实行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清单的推广。
清单在上海的应用率极低,除规范强制规定的国有投资项目外其本上定额计价模式的天下,即便是执行了清单计价规范也是形式上是清单,实质上还是定额模式,换汤不换药,挂羊头卖狗肉。清单计价的有限强制性,反而给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与其使用不够成熟的清单计价不如用定额轻车熟路。
在上海更多的项目结算还沿用上世纪的93综合定额,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但任何事情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和理由。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上海的情况确实是非常特殊。一方面为了显示市场经济化程度很高,率先发布量价分离的2000定额,尔后撤消定额站,既不修正旧的定额也不颁布新的定额,淡化定额的作用,让定额退出历史舞台,让工程计价完全市场化,政府不干预工程计价活动,不再解释定额,也不调解计价双方因为对定额的不同理解所引起的纠纷,表明与计划经济决裂的决心和勇气。另一方面上海也没有一部像样的定额,也没有企业定额,如果真的废止了93定额,那么岂不产生定额的真空?毫无疑问,93定额太陈旧,代表上个世纪的消耗量水平。当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93定额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但怪异的是,不论是旧工程还是新工程,只要不是政府投资的工程人们一般都乐于采用93定额,93定额成了工程计价的首选定额,虽然93定额早已废止,但人们依然置之不理,很显然,在这里,政府的权威性受到质疑。人们对93定额依然乐此不疲,不管它与实际如何的脱节,也不管它如何落后于形势,人们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它,也许在上海真的是别无选择!93定额是唯一的选择。
广东省是最早试行工程量清单的省份之一,早在2001年在广东顺德搞清单试点,应该说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作为同样的发达城市,上海清单计价明显落后于其它省市,与国际大都市极不相称。2003年7月1日之前广东推行的是2001定额,它已经有清单的影子,全统清单正式发布之后,广东为适应清单的要求,对整套定额进行结构性调整,及时推出2003综合定额。但随着清单计价应用的逐渐深入,2003定额已经不能适应清单计价方式的要求,2006年广东又再次推出2006综合定额,取消了不符合现行施工管理要求和过时的定额子目,增加了近500项新材料新工艺子目,重新调整安全防护、文明施工等措施项目,不同程度地增加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管理费,最大程度接近工程实际,第一次把造价文件的编制原则和工程价款的支付方式列入了定额,规范和推动建筑招投标市场的有序竞争。新版2008清单计价有很多内容是汲取广东等省市的清单推行的先进经验,今年准备推出2010定额,比以往的定额更合理更完善,在这方面,上海是没有任何值得书写的贡献,并且上海是腐败重灾区和高发地,众所周知,腐败越严重,清单推广的阻力就越大。
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不作为,市场经济是指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不能干预自由竞争,但如何保证市场经济正常活动,作为政府需要制定规则,需要监管,如果没有规则和保障机制岂不乱套。
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有一整套完善详细的游戏规则。外国虽无定额之说,但它们的行业管理相对比较严格,也会定期发布工程价格指数供参考,国外清单报价一般是投标人自己在招标清单上填工程量和单价,无需综合单价分析,而中国清单计价规范要求进行综合单价分析,应该说是多此一举的,但为什么清单计价规范还要如此强调呢?其原因是组成单价的内容是经常要修改和变化的,这是为调整综合单价作铺垫,提供依据。并且更重要的是外国施工企业有自己的企业定额!所以说没有官方定额不等于没有企业定额,没有定额,没消耗量如何组价?
虽然清单与定额相比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由于上述各种原因,清单的推广仍然任重而道远,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将长期共存。
2010-4-21上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清单与定额的区别3
原创|PPP项目工程费用计价方式探讨
建安企业:企业定额的内涵和编制方法
清单工程量和定额工程量是一回事吗?
工程造价的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两种计价之间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