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产这个行业为什么一定需要创新


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讨厌干了吧唧的干货,以及毫无建设性的教条。


这些东西会慢慢把人腐蚀得过于理性,从而缺乏感性,从此看到美丽的人儿不会笑,看见悲伤的事情不会哭,想想就很可怕,这和《生化危机》里的僵尸末日没有什么区别。


你也许会说,理性是职场新人类所必备的啊,深信职场不需要眼泪,所以捧起那些厚黑学、成功学仔细研读,恨不得明天上班前就变成没有感情的狼,这一点在推崇狼性的房地产行业更加突出。


可是,太过理性,缺乏感性的话,在你成为狼之前,你就会被这个机器和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中随处可见的计算机和外包取代。


地产这个行当的确也需要创新,不是为了更多地盈利。


而是让这个行当里的人不至于被快速取代。


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写过一篇:未来属于“高感性族群”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我也十分同意其中的观点:


过去几十年属于某些具有特定思维的人,即编写代码的电脑程序员、起草协议的律师和处理各种数据的MBA。然而,事情正在发生改变,未来将属于那些具有独特思维、与众不同的人,即有创造型思维、共情型思维、模式辨别思维或探寻意义型思维的人。


大概二十几年前,我出生在一个十分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一个铁路职工,当时那辈还流行子承父业的说法,家里对孩子们的期望大多都是考上个好大学,学一门有用的专业,找一个同样老实的爱人,踏踏实实地过上一辈子。


这种工人思维,在20世纪8、90年代依旧很流行,主要是因为那时候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虽说是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但说实话,那个时代的创新和革命是建立在无数劳动力的基础上的。


后来,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主要在于学生们自主意识的崛起,当时报考大学的时候,我们那拨人也都是变着法地要背井离乡,越远越好,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而不是留在家乡按照父母的路子走下去。


这条新兴之路大致是这样的: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再找一份适应新兴经济格局的好工作,成为一名会计师、律师或工程师,做一份需要全新思维常规认知技能而非常规体力劳动的工作。


于是我就选了建筑学,因为我很喜欢,同时也因为听说建筑设计工作很好找。选择这个,就等于给了父母一个交代,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但是,时代在不停的改变,一切为了满足过去和当下意愿的决定,在未来,都有被一夜之间颠覆的风险。


上大学之后的几年中,我看到规则又发生了改变,就像工人是铁饭碗这种思维被光速淘汰一样,成为工程师、会计师、律师,已经不是过上稳定生活的不二之选。


相反,你的工作越专,生活越稳定,你就越容易被淘汰。



建筑师同样属于地产,同样是一个太专太专的活了,几乎是个封闭的小圈子,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只要踏踏实实的干活好像就不用担心有人能来抢你的饭碗。坏处也很可怕,封闭的圈子隔绝了人的流动,同时也隔绝了信息的流动。不知道外面变成了什么样,在信息为王的时代,每一天都在落伍。


另外,建筑设计师看起来是个感性的活,但是在中国当下的大环境里,是不需要创新的,建筑师就成了一个按部就班,强调理性和执行力的体力活。


建筑师和很多现代白领岗位一样都是技术型专才,放在父母的观念中固然很好,但是未来先被取代的很有可能就是这样一批人。


罗振宇最近有个言论很火:

「大城市真正的社会底层,其实是那些5A级写字楼里、每天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饭的」


我认为这里的“社会底层”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眼界、阅历、思维被收到狭窄的办公空间后,一群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焦虑白领。


为什么焦虑?当你觉得你随时可能被取代,就一定会有不安全感,焦虑就随之而来。


现在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去做一些很难被外包给低价供应商的工作,我们需要真正的创新工作、很难转变为软件里几行代码的工作,以及为客户提供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已然错过的东西。


总之,工作内容越理性化,越容易被取代。


不是被人,而是未来职场人类最大的敌人——计算机。



20世纪,机器取代了人力,21世纪,软件则取代了我们的大脑。到目前为止,软件能取代的大脑工作还仅限于常规的计算型工作,比如销售、会计和律师的很多职能。在未来,甚至还有可能会取代基础设计工作。


传统的左脑技能虽然重要,但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如果持续爆炸,那就有可能具有所有的左脑技能。如果人不想被取代,那么就需要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更重要的技能——右脑技能,即艺术感、共情感、创意及全局思维能力。


右脑的技能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这种思维应该叫“X思维”。


很显然,从我们父母那辈得到“工人思维”,到我们学生时代的“白领思维”,再到现在的“X思维”,这是一种进步趋势,我们几乎都在顺应这个潮流,逆反这个潮流的人自然会感到焦虑。


当前的世界经济困境深化了右脑思维趋势,加快了它的步伐。在困难时期,公司往往为了节俭资金,会将大量工作外包,使更多常规工作自动化,这就更加凸显了“X思维”的价值。


如果有了“X思维”,再加上六种关键能力,大概就能对抗焦虑,并让自己具备了不可取代性。


丹尼尔.平克在文章中对未来人才需要的六种关键能力进行了很好的总结:


【六种关键能力】


在高感性时代,我们必须在左向推理之外,补强六种关键右向能力。它们将协助我们开发新时代不可或缺的全脑新思维。


一、不只有功能,还重设计。


光是提供堪用的产品、服务、体验或生活型态,已经不够了。如今无论为赚钱或为成就感,都必须创作出好看、独特,或令人感动的东西。


二、不只有论点,还说故事。


现代人面对过量信息,一昧据理力争是不够的。总有人会找到相反例证来反驳你的说法。想要说服别人、灌输信息,甚至说服自己,都必须具备编织故事的能力。


三、不只谈专业,还须整合。


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需要专业和专才,但随着白领工作或被外包出去,或被软件取代,与专业相反的才能也开始受到重视:也就是化零为整的整合能力。今日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综合──综观大趋势、跨越藩篱、结合独立元素成为新好产品的能力。


四、不只讲逻辑,还给关怀。


逻辑思考是人类专属能力之一。不过在一个信息爆炸、分析工具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光靠逻辑是不行的。想在未来继续生存,必须了解他人的喜好需求、建立关系,并展现同理心。


五、不只能正经,还会玩乐。


太多证据显示多笑、保持愉悦心情、玩游戏和幽默感,对健康与工作都有极大好处。当然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不过太过正经对事业不见得有益,对健康更有害。在感性时代,无论工作还是居家,都需要玩乐。


六、不只顾赚钱,还重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为充裕的世界。无数人因此挣脱了营生桎梏,得以追求更深层的渴望:生命目的、处世意义,以及性灵满足。


而这六种关键能力又来自两种感知:高感性与高体会。


高感性——指的是观察趋势和机会,以创造优美或感动人心的作品,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结合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转化为新事物的能力。


高体会——则是体察他人情感,熟悉人与人微妙互动,懂得为自己与他人寻找喜乐,以及在繁琐俗务间发掘意义与目的的能力。



中国已经来到了一个时代的转折点。我们开始超越常规的、批量的大规模生产,转而需要更强的判断力和创造力以及应对复杂工作的能力。


上一个时代所标榜的技能,即驱动信息时代的“左脑” 能力,在今天依然是必要的,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我们曾经蔑视或认为无足轻重的能力,即“右脑” 的创造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将越来越能决定谁会蒸蒸日上,谁将举步维艰。对任何个人、企业而言,无论是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还是得到个人的满足,都需要具备全新思维。


想起著名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过一句话:


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地产这个行业为什么一定需要创新。





部分观点来自:丹尼尔?平克:未来属于“高感性族群”


以上为正文,文字来自杨六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未来世界属于高感性族群
这6种能力,决定你有没有前途?
未来世界属于谁?
这6种能力,是你决胜未来的利器
这六种能力,决定了你有没有前途
《全新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