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有如走路的速度。














文字|『谁最中国』清子  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生活在别处。


诗人兰波的这一句话,跃纸而出之后,迅速成为了一个风声赫赫的口号。几乎无人不信奉,所以有人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而我见过一个最北京的女孩,她却说,“我的生活从来都不在别处。”她叫谢飞。她的生活,有如走路的速度。






见到谢飞之前,我想象的最北京的生活,是一群大爷端着茶壶,架着鸟笼,在胡同里四处悠闲蹓跶着,街头巷尾逢到熟人,扬起下颌招呼一声;遇着新鲜事情,驻足停留半日。未曾想到,八零后女孩谢飞的生活倒是相差无几。



皇城脚下,胡同深巷,青木盛开处,便是谢飞的家。



谢飞家的小院

屋顶上的猫

院子里的鹦鹉


推门可见一个阔大的院子,午后的阳光懒洋洋落在院子里的石砖之上,猫咪亦是懒洋洋,慵懒喵叫一声以示友好;鸟站在笼子之上,俨然一副主人模样;谢飞正与她的大狗畅谈人生与狗生。像是寻隐的贾岛,不期然间,恍如进入了一个城中桃源。




在北京最幽静的胡同里,年轻的谢飞和老旧的日子异常匹配。闲暇时候,逗猫遛狗,与鹦哥拌拌嘴,与邻里拉拉家常,看北京四方天空里的云起云收,趁着兴起便骑着单车在胡同里围着故宫看个遍。生活像是一袭水流,徐徐缓缓,却又总有新的惊喜。



很多人都憧憬过这样的生活,而对于谢飞来说,这只不过是她的日常。她从未创造过什么了不起的奇迹,只不过是把生活过得像生活而已。






曾经看过是枝裕和的一本随笔,书名便是《有如走路的速度》,用在谢飞的身上,倒是十分贴切。




谢飞爱走路,得空的时候总会揣着相机,在北京的四方城里蹓跶,随手拍两张熟悉的与不熟悉的北京。


北京的天,北京的胡同,北京斑驳的墙角,北京的人闲桂花落,北京的俗世烟火,都成为了谢飞框在相机里的风景。这是慢慢走路的妙处,谢飞深谙这一点。


 

生活,便有如走路的速度。走得快的或许会早一点到达终点,走得慢的却总能看到更别致的风景。


对于谢飞来说,生活并不是一场要赶着进场的展览,而更像是一场旅途本身。好的事情,便像是旅途中的风景,都是乍然相逢、不期而遇的。






看过电影《蓝色大门》的人可能都会记住里面的一段台词:


“我似乎看到多年以后,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



谢飞(右)与闺蜜(左)


在最单纯的年纪里,我们或许都曾好奇过,年少的梦想会不会真的实现?我们会不会真的成为那个想要成为的大人?

 


被问及这个问题的谢飞,略微思索,眼中带着温暖而坚定的笑,是的,我实现了,我成为了那个我想要成为的大人。



谢飞的工作室一角


艺术专业出身的谢飞,如今和先生一起经营着自己的影视工作室。但她还在做着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


在她的工作室里,常能见到各种手工艺人,木作、陶器、花艺、园艺、烘焙、品酒……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在这个空间里,自在呼吸,自由生长。她给这个空间取名,【小班儿】。

 

咖啡课程上品种各异的咖啡


小班儿里面,各式行当都有,各式器物都有,木质的温润,瓷器的光晕,繁花与美食……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生活的光彩异常鲜活。



在蒙昧的童年时期,谢飞最憧憬的是开一间杂货铺子。或许这也是很多人童年时代的梦想。琳琅满目的杂货铺,实际上便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的多彩。


空闲时候的工作室常被用来开设一些手工课程


虽然没有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杂货铺老板,但谢飞却拥有了另一个独一无二的杂货铺。在小班儿这个铺子里,生活中有意思的一切,似乎都陈列出来。


谢飞花一天时间制作的手工木勺


阳光下,打磨一件木勺,做一枝木簪,绣一方帕子,或是亲手研磨一杯香浓的咖啡,品一杯陈酒,喝一碗新茶,生活的趣味也被无限放大。





 

正如谢飞所说的,好的事情都是不期而遇的。

 

开设手工作坊也只是源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当时是家里在装修,见木工师傅刨木头,觉得十分有意思,便想要自己尝试。”木材被刮出花来的声音,在静静的午后,带给谢飞一种从未有过的安稳感,瞬间有了一种岁月悠远的感觉。



从那之后,她开始了解木艺,也接触一些木器制作人。与他们接触越多,她越想要将这些有意思的事情分享给更多人。于是,有了第一次木艺课。



最初不过是小伙伴合力玩耍的模式,由谢飞提供场地,木艺手作人来负责教授,感兴趣的朋友便可以来参加。慢慢地,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许多陌生人也开始加入,谢飞才慢慢将这种模式推广起来,木艺课之外,也多了更多有趣的课程,也有了家庭手工作坊的雏形。


木艺制作的材料


对于未来的事,她从不做过多的预设,只是沿着想走的路朝前走而已,走得慢走得快也都无关紧要,最终都是会走到终点的。梦想应是如此。在谢飞看来,心怀最朴素的梦想,一步一步耐心地走下去,最终这些梦想都会成为真的。


成形后的木器


日常的饭蔬食也洋溢着生活的光






久居一处的人似乎总是向往远方,而对于谢飞来说,远方这个词并不梦幻,家这个词才更加深刻。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谢飞不向往远方,反而更加迷恋北京。


三十多年,除了工作需要,她基本不会远离北京。她不爱四处流窜式的旅行,更愿意花时间去看胡同里的老砖墙,去收集最北京的北京。她甚至把工作室也安在了故宫脚下。对这个城市,她从未远离过,却又时时刻刻都深深眷恋着。



站在二楼便能望见故宫的工作室


“很多人去旅行其实就是想把自己从日常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但其实抽离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要是空间上的抽离,还可以是情绪上的,感觉上的抽离,看待事物的视角上的抽离……


我不是很迷恋物理空间上的抽离,也并不觉得千里之外才是诗和远方。我一直都觉得诗和远方是断章取义,诗难道就必须在远方吗?眼前的不都是苟且,眼前也同样有诗意的生活。”




其实,我们总有一种错觉,熟悉的地方有熟悉的风景,有熟悉的味道,所以它是没有新鲜感的。但实际上,当你换种方式去重新与熟悉的城市会面,像一个初次到访的游客,满心满眼都是惊奇。一个普通的胡同,也可能会走出百年光阴的感觉。



世界上变化的事情太多,追求变化的人也太多,变化是常态,不变反而更奢侈,做一个追求不变的人未尝不是一个挑战。谢飞的生活,正是因为这不变,而变得精彩。因为真正好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在别处。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再抒情的时代,但依然有人把生活过成诗歌。


谢飞如是,我们亦可如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生活在别处
与他的木艺相比,我更喜欢的他的工作室,有这种木工场所我比他强
生活不在别处,当下即是全部
行行摄摄(11)——生活在别处
生活不在别处
那个你想要成为的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