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赤枯病来袭,诊断预防攻略

最近很多农户向小益反应自己家的水稻前阵子还绿油油的,没几天就叶子发黄烂根,仔细看叶色浓绿带黑,叶尖色红,叶身有红斑。

扒开土壤仔细看一下根系,如果根部黑根多,白根少甚至无白根,并且过段时间看水稻的地上部叶片停止生长或生长慢,5-7天不能生长片叶。

这种现象八成是“坐蔸”,坐蔸又称“赤枯病”或“铁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生理性病害,如不及时防治,对产量的影响很大,一般可减产10%~20%,这种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慢慢整蔸枯死,严重降低产量,甚至颗粒无收。

坐蔸远看类似于火烧。

拔起坐蔸病株时,可见根部老化,整个根系呈黄褐色至暗褐色,新根和须根没有或很少,有的稻株根部发黑甚至腐烂,发出硫化氢臭味等。

坐蔸一般在秧苗移栽后15天左右开始发病,常发生在深、冷、烂、毒、缺素等特性的田中。

坐蔸一般可分为:

1、冷害型

栽后迟迟不返青,不走新根,根系老化。该类多发生在冷浸田、冷水田、背荫田。因长期淹水,(导致含锌、铁、钙元素的物质下沉,不能被秧苗吸收利用)、土温低,在连续的阴天低温寡照天气下更易发生坐蔸。

2、毒害型

多发生在长期淹水的深脚田、土壤通透性差的烂泥田、房前屋后的大肥田。这类田块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有机酸等有毒物质,毒害水稻秧根,阻碍根系吸收磷钾等养分。症状主要表现为黑根、黄僵根。

3、缺磷型

缺磷的稻田,秧苗叶片暗褐色,新根少,根系细弱,根褐黑色,秧窝呈簇状。

4、缺钾型

缺钾的稻田,根系生长很弱,叶短而暗绿,老叶有赤褐色斑点,叶片易折断,主叶脉发黄。

5、缺锌型

缺锌的田块,秧苗心叶卷曲,不易抽出,苗期叶面出现失绿条纹,根短而少,叶片发红。一般硝田、冷浸田缺磷,死黄泥田、白鳝泥田缺钾,碳酸盐紫色土、大肥田及长期大量施用磷肥的田缺锌。

6、瘦痨型

发生于冲刷严重的粗沙田、高塝田以及熟化程度低的新改田。由于土壤氮素严重缺乏,其它营养元素也不多,导致秧苗栽后返青慢,症状表现为叶片发黄,根系发育差,僵苗不发蔸。

防治方法:

坐蔸的原因很多,常常一块田多种原因并发。因此,防治坐蔸以预防为主,针对病因综合防治。

1、完善排灌体系,做到能灌能排,实行干干湿湿管理,浅水勤灌;(对已发生“坐蔸”的田块,须立即排水晒田1--2天,增温透气,消除毒物。灌水时最好先过一遍水,然后再灌水,)排水晒田时撒施草木灰,即能增温,还可补充钾。(叶面喷肥和追施锌肥铁肥相结合,必要时可亩用25公斤过磷酸钙拌5--7.5公斤尿素撒施,促使秧苗尽快恢复生长。)

2、培育壮秧,增强秧苗抵抗力。

3、适时浅栽,保证栽插质量,提倡半旱式栽培,防止坐蔸并增强蓄水抗旱能力。正确施肥,增施磷、钾和灰肥,补充微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赤枯别忙着用药救治,看准发病症状查原因,5项措施防治好
水稻“赤枯病”全介绍!
求助!水稻不长是撒原因
水稻根系发黄无新根
雨后暴晴,稻叶卷,暂缓施肥
大面积水稻叶尖黄枯,管水养根防早衰青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