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寸匠心:诗心品红画境寻梦

诗心品红 画境寻梦


来源:中国集邮报2018-04-03 作者:林霄红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系列邮票最早发行于2014年,自2016年发行的第二组开始,由萧玉田先生设计。他用工笔重彩经营布局,勾勒渲染,画风别开生面,妍丽中挟带着清奇,严谨中蕴含着灵气。人物塑造力求人各有貌,风神迥异。邮票发行后,获得了全国邮迷的喜爱与热捧。

   201713月,在先后出席承德市、河北省和全国三级人大代表会议后,萧玉田先生开始酝酿《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邮票的创作。4月初,他曾发微信告诉笔者:“'红楼梦(三)’还未动笔,除去忙,还因眼睛视物模糊,不时出现双影。在第三组图稿未完成时,我的楔性白内障手术难度大于云翳性白内障,不敢轻易手术,如出意外术后恢复不好,不能完成邮票设计,不仅会打乱发行计划,还会令期待这组邮票的邮迷失望。我计划本月中旬后坐下来起草稿,本组只有一幅可参照我1998年旧稿稍做变动,其余四幅均需重新构思构图,工作量大于第二组(第二组有三幅是在1998年旧稿的基础上略做调整完成的),争取6月中旬或下旬动笔画正稿。”

   8月下旬,萧玉田先生在微信上向我介绍了他邮票设计工作的进展:“因画'红楼梦(三)’,暂时未做手术。但频繁出现双影,模糊,画得很吃力,画了两个月了,只勾完了线稿,小型张着色完成了一半。'红楼梦(三)’完成后先去做较严重的右眼手术看看效果,如果效果理想把左眼也做了,效果不理想,就先画《红楼梦》第四组、第五组再说。”
   2017910日,在南京第三届集藏文化博览会期间,我到萧玉田先生下榻的玄武湖假日酒店去拜访他。他为我详细介绍了“红楼梦(三)”的创作过程。这组邮票内容取自《红楼梦》全书第三十七回至第四十五回,分别选取了“雅结海棠社”“妙玉奉茶”“惜春画图”“平儿理妆”“夜探潇湘”五个经典场景,充分展示了宝玉、宝钗、黛玉、妙玉、探春等少男少女的文心雅兴,充满诗情画意,构思也围绕这些展开。
      “雅结海棠社”“妙玉奉茶”两幅图稿,均以“雅”字为主基调。前一幅“雅结海棠社”为小型张,画幅较大,因而安排人物较多,计有诗社发起人探春和李纨、宝玉、黛玉、宝钗、迎春、惜春七位创社人物(不含后加入的湘云),以及为丰富、活跃画面而作为陪衬的四位侍女。诗社因探春起意并在探春居处秋爽斋创办,探春自然是主角;李纨是出题人又主动张罗着评阅优劣,宜居次席;迎春是限韵者,亦不容忽视,故将探春、李纨、迎春三人安排为一组;若论作诗水准,当推宝钗黛,亦应与探春并列,但视线均投向探春,不抢探春的风头。其中宝玉是发起人探春专函邀约又热列响应者,诗社之名与诗题又与贾芸孝敬他的白海棠相关,与探春相邻顺理成章;又因他毫不避讳对黛玉的真心爱恋,对黛玉的诗思文彩也是真心服膺倾慕的,故将他二人安排在一起;宝钗虽爱慕宝玉又故作矜持,与宝黛姑舅兄妹两小无猜不太一样,与宝玉欲近还离,需拿捏一定分寸。有研究者认为李纨出题并自荐评委,特别是当众口一词都道是黛玉所作海棠诗“为上”时,李纨力排众议推宝钗诗为第一,是为了抬举宝钗,贬抑黛玉。联系到后文咏菊时,仍是李纨当评委,评林黛玉魁夺菊花诗且连中三元,萧先生认为李纨是公允的,充其量是在钗黛中找平衡,李纨褒钗抑黛说有些穿凿,故构图时有意把宝钗与李纨的距离拉远,不附会此说。画中人物位次的安排颇动些脑筋,至于是否准确,且容邮友们见仁见智了。画面配景,因主人自称“蕉下客”,芭蕉是免不了的;又有“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的描写,梧桐也是必画之物。悬崖菊的出现也点明结社的季节。结社赋诗,乃高雅的文人韵事,全画色调追求清丽清雅,是为了突出个“雅”字。
      “妙玉奉茶”题材选自“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节。书中描写此回出场人物有贾母、刘姥姥、妙玉、宝玉、黛玉、宝钗等,萧先生只画了妙玉、宝玉二人。他认为,书中描写了妙玉用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斟茶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宝钗、黛玉)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读红楼梦此回,万不可忽略这两句话,这里析出三点重要信息:一为此绿玉斗是远超钗黛二人所用古玩奇珍级茶具的价值,甚至是连贾府这钟鸣鼎食之家都未必能有的珍稀之物;二是此绿玉斗乃妙玉本人常用茶具,而妙玉是有洁癖的,其程度远超同样有洁癖的黛玉;以本人常用又是珍罕无比的茶具奉茶与宝玉,可见宝玉在妙玉心中的地位,此为其三。妙玉在红楼梦中地位有些特殊,她是唯一一位没有贾府血统又非贾府主子或亲属,而列入金陵十二钗“正册”且排在第六位之人,居迎春、惜春、王熙凤之前。她出身仕宦名门,自幼饱读诗书,擅弈棋,通琴韵,有洁癖,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是个高雅高洁之人。因幼时多病,被送入庵寺带发修行,以避病厄。不料父母双亡,无所依傍,而皈依佛门正式出家,与青灯黄卷为伴。但她身在槛外,心系红尘,对宝玉暗生情愫,又碍于身份不能明言。萧先生画妙玉奉茶与宝玉,画面仅画两个人物,既是出于如上所述对红楼梦的深度解读,也是因为邮票艺术语言需要高度凝练,构图需要极简极精的缘故。画面上,妙玉头佩妙常巾,身穿月白衫,外罩青色水田比甲,以清冷的色调刻画妙玉的孤傲清高,宝玉服饰的色彩与妙玉相协调。画面效果也是求雅不求艳。
       “惜春作画”是画家、工艺美术家乐于表现的红楼梦题材,出自第四十二回。李纨遵循贾母意见,让惜春依据为元春省亲建的大观园,传移模写,补上人物,作一“行乐”似的工细园林界画。因为画工细园林耗时费力,惜春拟向诗社告一年的假,黛玉说“论理一年也不多……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功夫呢”,可见惜春作画是个大工程。惜春单纯、寡淡,有些孤僻,但喜欢画画,也展现了她的天分与悟性。萧先生画惜春手执画笔,头微侧,端详着画面,若有所思,既表现了惜春凝神构思、笔不妄下,也着意刻画了惜春年少、天真、娇羞的神态。李纨、宝玉、宝钗、黛玉等在周边围观指点,在体现大嫂、哥哥、姐姐们对小妹关注、关爱的同时,也传递了他们高雅的精神取向与审美追求。为了使4枚邮票构图有繁简变化,萧玉田先生在画此图时,多画了几人。但毕竟画面容量有限,人物画得太多、缩小印刷到方寸大小时就会影响观赏效果。萧先生在经营布局时匠心独运,由外窥内,且将暖香坞花窗裁去部分,把画面引向画外,也把观众的联想引向画外,使画中人物以少示多,拓展了画面空间,给人以启发。前面已叙,惜春作画用时可长达年余,那么,画面季节安排似乎春夏秋冬皆可。画面桂花、芙蓉等点景花卉,表明这是惜春开笔作画的时节。
        “平儿理妆”的故事发生在第四十四回。平儿是王熙凤的陪房丫头、贾琏之妾,聪慧俊俏,心地善良。贾琏偷情,凤姐泼醋,夫妇二人拿平儿出气,平儿委屈,大哭一场。宝玉将平儿劝至怡红院,宽慰平儿,并尽心侍奉平儿洗去泪痕,敷粉理妆。体现了宝玉对平儿深深的悲悯、理解和眷顾,从又一侧面展示了宝玉“女儿是水做的,清纯干净,不像为仕途经济奔忙的男人那样腌龌龊”的观点和因此乐于亲近女孩的行止。此画是本组图稿中唯一与诗画无关的题材,画面屏风上用小篆体书写的是宝玉咏怡红院的诗句:“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一是表明理妆地点在怡红院,二是让诗情与画意贯穿本组选题始终。
        “夜探潇湘”是原著中宝黛情感线上重要的一节。秋风秋雨夜,秋花惨淡,风雨凄凉,黛玉触景悲秋而发于章句,闷制风雨词,抒发“牵愁照恨动离情”的愁苦之情,正当泪洒窗纱之际,头戴大箬笠、身披蓑衣、脚踏木屐的宝玉来了,令黛玉哑然失笑,驱散了黛玉的悲秋情绪,而脱口而出的“渔翁”和 “渔婆”的戏言,仿佛最不经意的对话,最不经意的动作,却暴露了黛玉的心曲。二人心照不宣,令窗外的凄风苦雨一时都变得温暖起来。黛玉由悲转笑,宝玉无疑是她的开心果。为烘托宝玉的到来驱散黛玉凄凉的心境的特定情境,特意安排了暖色的灯光和宝玉的红色上衣,为清冷的画面增添一些暖色,以打破画面为表现“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营造的清冷凄苦的氛围。但宝玉的红袄绿裤,色彩对比过于强烈,似乎更类似戏剧舞台效果,为使画面色彩和谐,压低了红绿两色的明度,减弱了对比度,避免了色彩的跳跃。
    这组邮票从20174月下旬起稿至113日才交稿,历时大半年。因为萧玉田先生眼睛出现重影,有些画面只能反复起稿,创作过程异常艰难。他克服困难,“静境写心”,用精致的工笔画法创作“红楼梦(三)”。在他的笔下,爱博而心劳的宝玉、多愁善感的黛玉、熟谙世故的宝钗、温柔良善的迎春、精明能干的探春、孤僻冷漠的惜春、心性高洁的妙玉、端庄贤淑的李纨、飘逸洒脱的湘云、心存淳厚的平儿、温顺谦恭的袭人跃然纸上。笔墨莹润灵幻、淡雅弥永,形象俊丽飘逸、动静有致。一幅幅画面,充盈着诗意,透出红楼女儿浓浓的贵族气息和青春活力。画中人物、服饰、衣冠发型的刻画,厅堂楼舍、水榭亭台、画案琴几的营造,无不考究精工。而工笔重彩的使用,使画面色泽艳丽、工整潇洒,邮票显得格外精致。
   (注:剩下文字见文后评论,可能遇到敏感词,发不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陵十二钗邮票磁性书签
红楼梦诗词鉴赏(中)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特620 中国古典小说邮票-红楼梦(104年版)
邮票上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
《红楼梦》重要情节简述(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