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说,如今流行佩香囊?

有一种美

叫做绣线与香料的相遇

绣线五彩斑斓

香料沉朴含蓄

绣线勾勒着灼灼芳华

风情绮丽

香料则蕴藏着千千心结

深情厚意

一针一线,一贯一扎

缕缕幽香,越千年而未泯

这就是香囊

香囊,又称香袋、花囊

本是用于盛放香料的小囊

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衣衫

也有系于床帐或车辇

香囊有着多种形状

常见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石榴形、

桃形、方腾形、腰圆形等等

顶端有便于悬挂的丝绦

中间留孔,用于散香

而下端系有百结丝线或流苏

谐音百吉,蕴含福意

立夏已过,桑葚泛红

糯米飘香,龙舟鼓响

记忆中的端午

是绑在手腕的五彩丝线

是挂在门外的祈福艾草

也是跳跃在娃娃胸前的小巧香包

在众多节日习俗中

最具有浪漫气息的

也莫过于端午佩香囊

香囊虽小

其工艺却极其繁复

过样、打样、扩背、上样、

绣花、状物、成果、打扮……

道道工序,步步讲究

每针每线都含着细腻和耐心

一丝一苟,做到极致

一块绸布,几缕绣丝

浓浓心意,穿针引线

或古朴传统,或婉约精巧

互相掩映,互相成全

佩戴香囊的习俗

由来已久

据《礼记·内则》:

“子事父母,左右佩用;

……衿缨,以适父母舅姑。”

指青年人见长辈时要佩戴“衿缨”

即编织的香囊来表示敬意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

“避疫气,令人不染”

香囊在此时已有了防病治病的作用

宋代《岁时广记》中记载:

“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

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将白芷、藁本、苍术、细辛、

菖蒲、丁香、甘松、雄黄等

纳入其中

中药香囊便在手中而成

香囊在清代成为防病措施之一

乾隆皇帝也会在端午时节

佩戴“龙舟荷包”“五毒荷包”

端阳采撷(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在素雅中沉静

在温婉中含蓄

历经千百年的岁月变迁

传承着旧时光里的韵味

将藏在心底深处的乡愁

诉说得淋漓尽致

衣香人影,暗香盈袖

纫秋兰以为佩

是《离骚》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为《定情诗》

如果说

瓷器是最美的中国符号

香囊便是最美的端午符号

可香囊又是独特的、低调的

不争华服之璨

不压首饰之美

若缀胸前

便紧贴胸口,日暖心扉

若挂衣襟

便寸步守护,一生相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分钟做一只小金鱼端午香包,史上最简单的香囊教程!
中国古韵——清代香囊
自制香囊 | 端午节正确的打开方式
端午香包的做法
冯章成 || 端午(外一篇)
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为什么戴香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