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脏腑——小肠、大肠一、小肠小肠是一个...
中医脏腑——小肠、大肠

一、小肠

小肠是一个相对较长的管道器官,位于腹腔之中,其上口在幽门处和胃的下口相连接,称之为幽门,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相连接。在五行,小肠与心有经脉络属关系,故而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的意思就是接受,以器皿盛东西的意思。化物则是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的受盛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明小肠是接受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的器皿;而是说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所以《素问 · 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泌别清浊

泌,指的是分泌的意思;别则是分别,分开的意思。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离成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

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

三是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所以又有“小肠主液”的说法。

张介宾在注解《素问 · 灵兰秘典论》中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这就进一步说明,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与尿液量的大小有关。例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如果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赤,也就是说,小肠内的水液量大小与尿量有关。临床上常用的“利小便而实大便”的治疗方法,就是这个原理。

根据上面的介绍,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功能,在水谷化为精微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这是脾胃升降清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小肠的功能失调,就可能会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病症,又可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泄泻等病症。

二、大肠

大肠和小肠一样,同样居于腹中,上口在阑门处和小肠连接,下端和肛门连接。从五行来说,大肠与肺有经络络属关系,故而与肺互为表里。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然后再吸收残渣中的多余水分,最后形成粪便,经由肛门排出体外,所以《素问 · 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就是接上传下的意思。变化出焉则是将食物残渣化为粪便。

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同时也与肺的肃降有关。如唐宗海在《医经精义 ·脏腑之官》中说:“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府。肺气下达,故能传导”。此外,大肠的传导作用,也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故而有“肾主二便”的说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理论_课程电子讲稿2-3_藏象-六腑奇恒之腑
中医养生入门:小肠在人体的作用
六腑-小肠
第23 讲 六腑:胃(二)、小肠、大肠
泌别清浊
每日科技名词|分清泌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