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者必敬顺天时,《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

《黄帝内经》是东方医学之根,成书于2000多年前,是以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的,为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巨作,被称为中医经典之圣经。《史记》称黄帝“以土德王,故号黄帝”。传说中黄帝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为五帝之首。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黄帝在位时间很长,国势强盛,文化进步,政治安定,有很多发明和创造,如指南针、医学、算数。黄帝被后人称为中华医学的鼻祖,其医术被称为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强调“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这就是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养生整体模式,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明确指出人与日月相应也,人与日月相参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是天人相应,这是整体和谐的养生思想。

他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奠定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告诫医生和患者,不仅要进行有效治疗疾病,更应该重视防患于未然,未病先防,防微杜渐。这是预防为先的思想。

《内经灵枢.本神篇》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就是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顺应时节变化而养生,就会长寿。同时指出人的生命是“天地合气”的结果,蕴育着四时节律:“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适者生存”,是适者健康、适者长寿的意思。这是顺时养生的概念。

《黄帝内经》说:养生者必敬顺天时。类似《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养生的核心是“顺生”。以顺应天体宇宙生态规律,顺应人体生命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人与宇宙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皆属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变化的影响,因而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这是按四季物候规律养生的概念。

古代先贤们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才大致上摸清天地运动的基本规律。于是就有了一年24个节气的说法。24个节气的更替,用今天的话说,是天地间磁场、气量从量变到质变的24个大的转折点。古人认为这就是阴气和阳气的交替变化。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为人类指出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生原则, 其超前的养生理论实为华夏民族之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密码——《黄帝内经》
灵枢附录:《黄帝八十一难经》
读《黄帝内经》有感(二)
中医养生“治未病”
王充有五验之法,是哪“五验”?
黄帝内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